? 半島網12月25日消息 83歲的市民于爺爺(化名)既往高血壓病史,伴發作性胸悶、憋氣20余年。大約一周前,老人感覺心慌、頭暈癥狀加劇,上午尤為明顯,在家中自測脈搏有間歇。12月14日上午,老人被家人緊急送入市立醫院西院區心內科進一步治療。入院后,患者動態心電圖顯示,竇性停搏,最長R-R間期4.04秒,交界性逸博心律。
心內科病區主任仲玲分析,結合患者動態心電圖結果及心前區不適癥狀,診斷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竇性停搏、交界性逸博心律明確,是起搏器植入的I類適應癥。如果不及時手術,患者極有可能再次暈厥,甚至危及生命。仲玲主任詳細告知患者及家屬手術的必要性和危險性,患者及家屬同意手術方案。
考慮到患者高齡,心內科專家團隊術前充分評估患者病情,并詳細制訂手術方案及可能發生并發癥的防范措施。當天下午,由市立醫院集團心臟中心副主任、本部心內科主任兼西院區心內科學科負責人、首席專家王正忠主任與市立醫院西院區心內科副主任醫師廖鋒共同為老人完成了“雙腔永久性抗核磁起搏器植入術”。
為了保障術中安全,主刀醫生首先為患者植入臨時性起搏器。在臨時性起搏器的保駕護航下,歷時2個多小時,為患者成功完成手術。術后,患者程控起搏器工作狀態佳、恢復良好,無頭暈等癥狀,復查心電圖,竇性心律與起搏心律交替。
抗核磁起搏器與一般的植入式起搏器有何不同?仲玲主任解釋,隨著老齡化趨勢的增加,磁共振成像(MRI)已經成為重要的影像學診斷手段,涉及心血管、神經科、腫瘤、骨關節科等各個系統疾病的輔助診斷。然而,植入式心臟起搏器一直是MRI檢查的禁忌癥。抗核磁起搏器可以防止磁場對起搏器電路的干擾,阻止射頻信號干擾起搏器而發出異常電刺激,避免異常電刺激導致的心律失常,不影響起搏器的感知和起搏,可很好地保護起搏器。
今年下半年以來,市立醫院西院區心內科在學科帶頭人王正忠主任的帶領下,完成數項技術突破,其中包括首例冠脈造影術、首例冠脈球囊血管成形術+支架植入術、首例永久性心臟起搏器植入術及首例雙腔永久性抗核磁起搏器植入術等,標志著市立醫院西院區心血管疾病的診治水平整體上了一個新臺階,為西部城區心血管疾病患者帶來福音。
通訊員 謝小真 記者 孫貼靜
[編輯: 王君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