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網10月10日消息 秋收時節,位于青島市城陽區上馬街道的鹽堿地稻作改良示范基地一片金黃,燦爛的稻穗隨風飛舞。經過專家測評綜合計算出編號為1083的水稻材料畝產261.39公斤,標志著耐鹽堿水稻在這片鹽堿地上試種取得初步的成功,下一步技術團隊將在區試和生產性試驗上繼續嘗試,早日通過國家品種審定。
測評會現場
5月28日,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在我國五大主要鹽堿地類型和延安南泥灣次生鹽堿與退化耕地共六地,同時進行水稻插秧,建立稻作改良試驗示范基地,開展耐鹽堿水稻品種審定區域種植試驗和鹽堿地稻作改良技術產業應用示范。
結滿果實的稻穗
城陽區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進入加速度。該區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總書記視察山東時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落實省委、市委工作要求,突出創新引領、實現三個更加目標要求,著力體現在青島市率先走在前列中再創輝煌的“城陽擔當”,以“陽光城陽”建設為總抓手,以知識、技術、信息、數據等生產要素為支撐,以鹽堿地改良等大項目抓手,全面開啟智慧農業4.0時代,土壤改良化、土地數字化、農業智慧化,將科技成果轉化到鄉村振興的具體實踐中,打造鄉村產業振興的“城陽樣板”。
收割現場
青島農科院趙愛鴻副院長、青島農業大學韓仲志教授、東營農科院婁金華院長和中科院東北地理所王志春研究員等七名專家組成的驗收小組,對這邊種植的水稻材料1803進行測評,為保證數據的準確性,這里采用人工收割的方式,現場測評小組對該材料分3個地塊取樣,經測量、收割、脫粒、稱重、去雜、水分測定等多道工序,專家組將所有數據匯總計算出畝產量。綜合計算出編號為1083的水稻材料畝產261.39公斤。標志著耐鹽堿水稻在這片鹽堿地上試種取得初步的成功,下一步技術團隊將在區試和生產性試驗上繼續嘗試,早日通過國家品種審定。
據青島市城陽區濱海鹽堿地稻作改良示范基地項目負責人陳超介紹,能在這里種出水稻已經是突破性的進展,該項目一期開工計劃1000畝,主要包括數字展廳、實驗種植田等內容,是城陽區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智慧產業舉措,未來還將探索發展都市田園綜合體,打造新型農業產業示范項目,加快建設“十里桃源、萬畝稻香”的美麗田園。
城陽鹽堿地稻作改良示范基地位于桃源河畔。一條桃源河,曾是王林莊社區的驕傲。河水沿岸土壤肥沃,既種蔬菜又種水稻,水稻結穗很好,在物質匱乏的上世紀50年代解決了不少人的生計,遠近的村子都很羨慕他們。上個世紀60年代的一場自然災害,海水順著河流倒灌進了已經抽穗的稻田,海水過了三四天才退去,即將收獲的水稻就這樣被泡死、稻穗被捂爛。又因為連年干旱,田里的鹽分一直排不出去,富集在表面,原來種莊稼的耕地,就這樣變成了“春天地堿白茫茫,夏天地澇水汪汪,秋天十種九不收,冬天地凍硬如鋼”的鹽堿地。
去年11月份,城陽上馬街道與袁隆平海水稻團隊——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達成合作,計劃開發這塊荒廢多年的鹽堿地,種植改造之前這邊的土壤pH值在8.1左右,全鹽含量達到5.3‰以上,屬于中度鹽堿地,只有在沿河周邊生長一些蘆葦,春天干旱少雨土壤表面白茫茫一片,踩上去硬邦邦的,夏天雨季因地勢較低容易引起水倒灌及黏土特性造成水汪汪一片。
在測定了桃源河兩岸的土壤養分、鹽堿度等指標后,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挑選了適合桃源河的耐鹽堿水稻(俗稱海水稻),并采用“四維改良法”將鹽度控制在6‰以下,整合要素物聯網系統、土壤定向調節劑、植物生長調節素改良鹽堿地。
據悉,就在這片稻田旁邊,城陽鹽堿地稻作改良研究所已基本完成主體的建設,這是以土地為核心依托華為公司的物聯網、大數據、移動互聯、云計算技術等為支撐的現代農業4.0樣板,正在助力區域萬畝鹽堿地改良成為十里桃源、萬畝稻香的田野。在此基礎上,城陽區正在進行智慧農業云建設項目,包括農業物聯網信息服務中心、大數據存儲分析系統、農田環境遠程監控系統、自動農機設備作業區、農產品質量追溯系統等在內的云平臺。未來能夠實現農業生產環境的智能感知、智能預警、智能決策、智能分析、專家在線指導,為農業生產提供精準化種植、可視化管理、智能化決策,實現“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過程質量追溯體系。
中國15億畝鹽堿地中,其中約2至3億畝具備改造為農田的潛力。袁隆平青島海水稻團隊由一粒稻種,通過推廣種植“海水稻”,讓億畝荒灘變糧倉,在國內外帶動萬億級產業,從品種研發選育到推動鹽堿地改良成套解決方案,在荒廢的鹽堿地上實現“中國芯、中國技、中國糧、中國夢”,為我國以及全球的糧食安全作出貢獻。
通訊員 王作巖 記者 徐圓
[編輯: 王君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