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圖 沈嘉榮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這是唐代大詩人駱賓王的《詠蟬》詩。
說起駱賓王,可能不是人人皆知,但說起“鵝,鵝,鵝,曲項向天歌”來,卻是連娃娃都是能背得出來的,這就是駱賓王兒時的口占之作。后來這位神童長大了,當了侍御史,因為給武則天寫報告諷刺她,被下了監獄。駱賓王在牢房里聽到蟬知拉知拉地叫個不停,不堪煩悶,就寫了這首詩,被稱為詠蟬三絕之一。詩中的“玄鬢”之謂,就是蟬。玄鬢原來是指古代婦女把頭發簪成蟬的樣子,這在《淮南子•道應訓》是有記載的,反過來也可以指蟬黑色的翅膀。
五代•黃筌《寫生珍禽圖》局部
夏日燥熱,偏偏蟬又叫個不停,所以惹得人不高興。但并不是都這樣,我小時候被學校推薦到區少年宮美術組去學習,一路頂著烈日,在梧桐間蟬的叫聲中踢踏而行,成為我最快樂的記憶之一。還有在我考取了上海輕專美術專業后,也是在酷夏中步行二十里路,就為著想看看學校的模樣。而郊外的蟬鳴和蛙鼓就是那時的背景音樂。現在年齡大了,有了耳鳴,或如蚊叫,或如蟬鳴,蚊叫就煩,蟬鳴就不煩。
不煩的另一個原因就是童年的游戲粘知了。那時行道樹不打農藥,知了很多。蟬聲一響,小兒們就各作預備,有的找長竿,有的洗面筋。洗面筋是個耐心活,要一遍一遍地反復洗,黏性才好。面筋做好后把其拉長纏繞在竹竿的頭上。當發現傻叫的知了后,便輕輕靠近,用帶面筋的長竿快速粘住知了的翅膀。再徐徐將竿頭移下來,由另一個小孩把粘到的知了從面筋上摘下來。
知了抓到后小朋友各分幾個,裝在衣服布袋里,回到家里,把手伸入口袋,輕輕將蟬的兩側一捏,蟬就“扎”的叫起來,嚇得家人一跳,于是皮蛋們就“咯咯”地笑起來。
后來糧食不夠吃,就沒有面筋粘知了了。再后來砍行道樹,打農藥,知了聲也聽不見了。這幾年,大行綠化,人們欣喜地發現蟬聲又響了。過去在南方是不吃知了的,到了山東,發現老百姓把它當作珍饈,叫做“節(jie 二聲)六(liu 四聲)”,因為吃的知了都是剛蛻了皮的,所以又叫“節六猴”。一九七三年,我們到臨沂采風,節六和螞蚱都是主打菜,我卻不敢吃,生怕成了什么鳥。
過去只是山東人比較愛吃,現在知了已經成了國民美食,放上辣椒、孜然、花椒諸類,炸、烤、炒、燉,一個月能吃掉950萬只節六猴。據查詢,現在吃知了的冠軍是江蘇人。節六猴的價格也直逼大蝦,去年濟南海鮮市場的節六猴一度竟高達120元一斤。由于吃貨的追捧,知了已到了非要養殖的地步,在青島,有人靠它賺了40多萬。但兒童粘知了的情景卻鮮為人見了。其實粘知了是一種親近自然的嬉戲類游戲,可以使兒童引起對自然、對生物學的興趣。當然,粘知了要注意安全,保護樹木,最好在大人的組織下進行。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