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親歷改革開放四十年的媒體人,我覺得新聞的一大變化,就是從“慢”到“快”。
如果說時間是一條流動的河,那么在記憶的河床上,總有一些瞬間被定格為永恒——
過去的新聞,“怎一個慢字了得”。我剛參加新聞工作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那年夏天高溫,有一個鎮(當時叫公社)的食品收購站收生豬時發現,有的農民把豬從家里運到鎮上時,豬已經熱死。食品收購站為方便農民,從小暑這天起,決定由白天收豬改成夜晚收豬,這樣,晚上運來的豬就不會被太陽曬死。我們決定采訪這一新聞。從市里到這個公社雖說只有不到幾十公里的路,但當時要走兩天,第一天先從市里乘車到縣城,第二天從縣城再乘船到公社,采訪一天,回來寫稿件,寫了改,改了寫……這樣花了一個星期。寫好郵寄到報社,差不多又是一個星期。編輯出來用到報紙上,又差不多花了一個星期。這就一個月下來了。見報的這一天正好是立秋。當時報紙的影響很大,每個生產隊都有貼報欄,隔壁公社的一位老漢看到報紙后,覺得太好了,他正好白天沒時間,于是當天晚上就和老太兩個人用一條小船將自家的肥豬運過去。沒想到,晚上七點鐘開始搖了三個多小時,到了這家食品收購站,等待他的是一個告示:說今天立秋,收豬的時間又改過來了,夜晚不收,恢復白天收豬。老兩口和豬在船上折騰了一夜。豬賣了后,他寫了一封信給報社,這封信我印象很深的有兩句話:“新聞變舊聞,老漢我受折騰……”當時受折騰的可能還遠遠不止這位老漢一個人!
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中國的新聞改革從“快”字起步。1981年在新華社成立五十周年座談會上,習仲勛同志提出新華社新聞改革要抓住“真、短、快、活、強”五個字下功夫。《新華日報》在頭版推出一個專欄叫“今日快訊”,報道頭一天發生在全省各地的新聞事件,開了全國新聞之先河。《人民日報》“今日談”曾發文贊揚,此后,全國各媒體紛紛效仿這一做法。
“今日快訊”中的稿件大部分是通過電話發稿的。當時打電話很難,幾個辦公室合用一個電話。比如通訊員要電話發稿,首先搖總機,請給我接南京《新華日報》快訊組,掛了以后等回叫。坐在電話機旁等,有時連上廁所都不敢去,萬一電話來了沒人接,就會掛掉,等一個小時、兩個小時、三個小時也有……
等電話的心情不談,通電話的過程也很有意思。例如方言聽不懂,就是一個難題。一次,一位農民專業戶到鎮上開了一家店,這在當時就是新聞,這個農民姓韓,通訊員寫了篇稿件《農民韓某某進城開店》。當地方言中,“韓”讀“何”。報社這邊接電話的是一位外省剛分配來的大學生。她不熟悉當地方言,“韓”字怎么也聽不懂,問通訊員哪個“何”?對方說“何國”的“何”。聽電話的這頭,頭腦里轉來轉去,從亞洲到歐洲,從美洲到大洋洲也沒找出個“何國”呵。打電話的那頭,通訊員急得滿頭大汗,因為電話隨時會斷線。接電話的這頭怎么也搞不清“何國”的“何”怎么寫:“你慢慢講,這個字怎么寫,你一筆一畫地講。”
那頭開始數數說:“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十’,日月星辰的‘日’,下面再來一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十’,這邊偉大的‘偉’把單人旁去掉。”
“哦,這個不是韓國的‘韓’嗎?”
“對,‘何國’的‘何’。”
這是一個真實故事,今天說起來好笑,但當時就是這樣的。
后來,有了直撥電話,有了傳真,有了網絡,有了QQ,有了微信……
當年,《新華日報》創辦“今日快訊”專欄的時候,總編輯曾在報社大會上宣布,我們今天辦“今日快訊”是為了以后“消滅快訊”,什么意思?就是報紙刊用的稿件全部是前一天發生的新聞。當時我們覺得這怎么可能呢?如今早已成為現實。新媒體的新聞更快,美國等國空襲敘利亞,導彈剛升空,新聞就出來,有人形象地形容“新聞與炮彈同時發出”。2017年8月8日21時19分,九寨溝發生七級地震,二十五秒之后,機器人便寫成一篇新聞稿。
時效性,是新聞價值的重要內容之一。新聞“快起來”,除了新聞工作者新聞意識的增強,更主要的是由于通信手段的現代化,“快”是技術支撐的結果,是整個社會進步的縮影,是改革開放的成果。
《 人民日報 》( 2018年08月11日 12 版)
[編輯: 張珍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