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一段時間,遼寧多地持續高溫,局部地區最高氣溫甚至突破了40攝氏度。
罕見的高溫使得海參養殖產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擊... ...
在遼參的主產區大連,就出現了海參大量死亡的情況。
在記者身旁的海參池面積在50畝左右,養殖人員說,這里每天打撈出來的死亡海參都在2000斤左右,有更多的海參因為溫度高,還沒來得及漂到水面上就已經在水下化掉了。
大連海參養殖戶 于暢介紹:海參怕高溫,不怕涼。高溫它會一點點化成水,看不見了。
于暢在大連從事海參養殖已經有10多年的時間了,養殖總面積在1000畝左右,年產四五十萬斤海參,不過,今年的高溫天氣可能讓他90%的參池絕收。
于暢說,往年海水溫度正常是25、26度,今年持續高溫,下午兩三點能達到36到37度,30度海參就已經承受不了了。
記者從漁業部門了解到,受持續高溫影響,遼寧多地的池塘養殖海參從7月23號開始出現缺氧、化皮的現象,到7月28號,水深在7米以內的養殖池就出現海參大面積死亡的情況。
于暢介紹,打撈上來的海參達不到上市銷售的品質,只能加工后自己食用或送給親友,按照目前遼參在市場上銷售的最低價格來計算,今年損失要超過千萬。
于暢還說,秋天賣參是60多元一斤,就按最低標準50元一斤,損失50萬斤相當于損失2500萬元。
現在,很多養殖戶都在雇潛水員進行搶救式的打撈。有潛水員介紹,不少死亡的海參都已經變成膠黏狀態,抓不上來了。
大連海參養殖戶 王明圣介紹,這個參池在搶救,別的池現在海參已經滅絕了,一個都沒有了。
大連瓦房店市海參協會會長 王明利說,好幾個養殖戶哭了,目前該區域圈養海參應該50萬畝左右,損失程度達到90%。
記者從遼寧省海洋漁業廳了解到,全省海參養殖面積184.4萬畝,其中池塘養殖面積98.5萬畝。目前初步統計,海參受災損失面積95萬畝,損失產量6.8萬噸,直接經濟損失68.7億元。
池養海參損失大 底播海參沒影響
在調查中,記者了解到,目前,遼寧地區90%的海參養殖都選用“池養海參”的方式。而此次高溫侵襲帶來的損失,主要就發生在這些池養海參中。不過,另一方面,使用“底播海參”的養殖戶,卻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
記者見到孫剛的時候,他正在海上檢查網箱內的海參苗生長情況。而在網箱下30米深的海底礁石上,成品參正在夏眠。
大連長海縣海參養殖戶 孫剛說,因為屬于開放式海域,每秒鐘海水都在流動,由于受到外圍高溫天氣影響,所以每天在測量,目前溫度都沒問題。
我國養殖海參方式主要有:
底播海參、池養海參以及棚養海參。
池養海參和棚養海參生長條件優越,生長速度快,但海水流動性差,海參容易受到外界影響。
而底播海參是天然長成的半養殖模式。雖然成活率、回捕率低,但海參生存能力強。
因此,這輪高溫天氣對底播養殖的海參沒有造成任何影響。
據了解,從2014年起,遼寧大連開始試點海參養殖海水溫度指數保險業務,海水溫度過高造成經濟損失時,保險公司將給予賠償。目前一畝保費在100到300元,最高可賠6000元,但今年全市投保養殖戶僅有2家,目前理賠程序已經啟動。
大連海洋大學教授 周瑋提醒,養殖戶要注意,提高保險意識
圍堰海參養殖出現災情 漁業部門加強技術指導
從記者獲取的數據中我們看到,這一輪的高溫天氣,給遼寧一半以上的海參養殖造成了損害。對于出現的災情,當地相關部門又進行了哪些有效的應對措施呢?
為了挽救剩下的海參,現在養殖戶們想了各種辦法來為池水降溫。甚至有人將冰塊投入養殖池中。不過專家表示,這樣的做法可能降低海水鹽度,給池中幸存的海參造成影響。
大連海洋大學教授 周瑋告訴記者,如果往養殖池里投冰塊,即使是海冰也屬于淡水,可能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損失,現在最好的措施就是有潮的時候積極換水。
為了避免養殖戶“有病亂投醫”,近期,遼寧多地的海洋漁業部門邀請專家,深入一線指導養殖戶生產,并組織技術人員幫助養殖戶監測塘溫、檢查海參落礁情況。
盤錦市遼河口海洋漁業局技術工程師 林云介紹,投放的是氧片,增氧片和肥水措施,海參的死亡率就能夠延緩。
大連海洋大學教授 周瑋說,對死亡的個體和出現死亡的池塘要及時處理,不然二次污染會影響別的池塘。因為是高溫導致海參死亡,二次污染可能造成細菌感染死亡。
目前,部分地區的海參協會也在積極奔走,希望相關單位幫助養殖戶渡過難關。
大連瓦房店市海參協會會長 王明利告訴記者,下一步將積極跟科研院所溝通,再跟政府協商。是不是有一些銀行能站出來,給養殖戶進行貸款,讓他們有一個再生產的能力。
[編輯: 宗瑞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