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網8月1日消息 每位畫家都是不同的“樹葉”,有的人強調繪畫的過程,有的人看重最終的成果,但是每一幅展出的作品,都是畫家千挑萬選能打“高分”的作品。8月3日,2018青島首屆四川美術學院師生優秀作品展將于即墨開展,近500幅作品靜待與市民相見。展會上,市民不僅可以免費近距離欣賞四川美院師生們的高水平作品,還能現場與創作者進行交流,分享他們的創作歷程,回溯這些優秀作品的創作脈絡。
《縈紆》許晴 120X120X4 布面油畫
四川美院的許晴是油畫屆新人,今年剛剛研究生二年級,本次會展中,她帶來了三件自己滿意的作品。“算是從大三開始綜合創作后,目前為止讓我比較滿意的作品吧。”性格有些靦腆的許晴告訴記者,這幾件作品代表了自己的創作脈絡,從學習繪畫開始,每個時間段所要表達的內容不一樣。“這個內容可能是心情,可能是某個點的感受,沒法去具體的形容。”許晴思考了片刻后,用了“感性”來形容創作時的心路歷程。
許晴是一位安靜、靦腆、婉轉的女畫家,她的作品中也充滿了對生活的態度和感悟。“我對于畫面最后是沒有預測的,都是隨著自己的想法來創作。”許晴說,她的作品強調繪畫過程而不是結果,這些作品會跟當時那幾天的心情有關,可能也會跟自己剛剛看到的一場話劇中某個動人的情節有關。“不是特別的華麗,作品中也有喜怒哀樂,有些人可能看不到,但是他們能感受到畫的不同。”許晴說,她將這些感覺用毛筆畫表達出來,運用潑、蘸、染、調等技法,造就了現在比較豐富的畫面。
生活中的許晴也喜歡音樂、喜歡舞蹈、喜歡話劇,有時候她會和同學們相約去看一場話劇、聽一場音樂會,這些點點滴滴也是她搜集素材發現靈感的一個途徑。“一幅畫的靈感并不是直達目的,就像是一篇小說,可能某一個點會突然讓你有所觸動。也可能今天做了很多事情,會讓腦海中突然浮現幾年前的一幕場景。”許晴說,繪畫需要積累也需要感悟生活,同時還要和社會、時代相融合。“就像我們張院長說的,現在的創作更加需要社會化、時代化,因為每個人都離不開大的背景環境。”
許晴告訴記者,這次參加青島畫展對她來說是一次難得的機會,所以參展的每幅作品都是精挑細選。“我現在相對其他青年藝術家來說,參展的次數、作品還比較少,希望這次畫展能給大家帶來一個美好的感受。”許晴說,她參展的這些作品價位都在單張兩三千元左右,也希望到現場的參觀者和藝術愛好者能夠喜歡。
記者了解到,本次畫展共征集到國畫、油畫、版畫、雕塑等近500件作品。其中既有在校學生和老師的優秀作品,也邀請到部分青年藝術家參展。畫展將于8月3日在即墨區藍鰲路786號德馨大廈德馨藝術中心舉行,8月12日結束,歷時10天,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到場免費參觀。
記者 宮昌樂
[編輯: 王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