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合組織青島峰會期間,青島藝術博物館(魚山路37號)舉辦了故宮文物精品展等系列展覽,展示了中西文化、多樣文明包容發展的理念。為使更多的市民近距離鑒賞精美文物,博物館于即日起至7月28日,對故宮文物精品展等展覽預約免費參觀。展覽包括故宮博物院藏中國傳世精品文物展、齊風魯韻展、新編鐘展、光影百年全景影像展、青啤百年體驗展等,開放時間為上午9:00至下午5:00 (4:30停止入館),每周一閉館調整。開放日上午9:00、10:00、11:00,下午1:30、2:30、3:30有統一講解。
故宮文物精品薈萃青島
中國傳世精品文物展包括 “琴瑟和鳴——古琴展”“凝華煥彩——宮廷琺瑯器展”“紫禁城與絲綢之路展”“青出于藍——明清御窯青花瓷器展”等4項展覽。
“琴瑟和鳴——古琴展”主要展出兩琴一瑟。兩張古琴中一張是南宋“清籟”琴,仲尼式,曾為乾隆皇帝御賞;另一張為明萬歷的“蕉林聽雨琴”,蕉葉式,曾為成親王和左宗棠舊藏。展出的黑漆彩繪云龍紋瑟為清代制作,乃清宮宮廷樂器。為配合營造文藝高雅的展出氛圍,展場以故宮館藏賞琴圖大幅噴繪為背景,遴選出11件最為精美的乾隆工琺瑯器和官窯瓷器、宮廷玉器為配器,以假山、修竹、插花、香具點綴,并有古琴非遺傳承人現場演奏古琴曲,再現古人書房余音裊裊的疏朗格古情致。
“凝華煥彩——宮廷琺瑯器展”按工藝品種的不同,分為掐絲琺瑯和畫琺瑯兩個展出單元,展出了元、明、清三朝最富代表性的159件套古代官造琺瑯器。展場置于羅馬廳,與古琴展里外呼應,在各個展室按照歷史發展脈絡逐一展現掐絲琺瑯的發展和畫琺瑯的不同類型,輔以知識點說明,并穿插部分剔紅漆器,豐富觀眾參展感受。展覽以地跨歐亞的元代引入的掐絲琺瑯開篇,以開光西洋景畫法的畫琺瑯結束,使觀者了解我國古代琺瑯工藝品的發展遞嬗與時代風貌,并感知中國古代宮廷用器的華美精工。
14種手工藝展“齊風魯韻”
齊魯大地自古以來名匠輩出,戰國時期著名的木匠魯班被后世尊為 “百工之祖”。“齊風魯韻展”以體現中華文化傳統、代表山東省和青島市優秀傳統文化以及傳統制作技藝水平的精品項目為主,薈萃了山東省最具代表性的當代手工藝作品。
展品主要包括曹州堆繡和面人 (菏澤)、濰坊風箏、宗家莊木版年畫(青島)、魯錦(菏澤)、魯繡(濟南)、剪紙(青島)、皮影(泰安)、膠州秧歌(青島)、貝雕(青島)、鍥金畫(青島)、瓷器(淄博)等23類。
博物館山門大廳為 “齊風魯韻展”序廳,屋頂懸掛著濰坊風箏“四龍捧珠”,4條祥龍由竹子巧工扎制,寓意“四海歸一”。兩側山墻懸掛大型剪紙“福壽雙全”,“福”“壽”兩個字里剪出了“齊風魯韻展”展示項目中的鍥金畫、鏤勝、膠州秧歌、膠州剪紙、平度年畫、淄博陶瓷、博山琉璃、青島貝雕、泰山皮影、東明糧畫、魯錦、曹州面人、魯繡、濰坊風箏14種手工藝制作畫面。
古老編鐘煥發時代活力
此外,藝術博物館還同時展出“新編鐘展”“紫禁城與絲綢之路展”“青出于藍——明清御窯青花瓷器展”。
編鐘是古代中國的禮樂重器,新編鐘保持了古代編鐘原有的形制、紋飾等諸方面的青銅工藝特色,按照現代標準化樂器性能,給不同規格、數量的編鐘分別配置大小不同、配重相宜的鐘錘,運用計算機集成控制科技,將鐘錘連接到集成器鍵盤上,通用鍵盤界面控制鐘錘敲擊編鐘。新編鐘使觀眾感受到古老編鐘煥發出的時代活力,奏響盛世強音。
“紫禁城與絲綢之路展”,通過“絲綢之路”上的陶瓷、玉器、琺瑯器、鐘表等文物,集中體現了中國明清時期與外部世界的商貿和文明交流與互動。唐三彩壺、廣彩碗、乾隆御題詩玉壺與1.2米的西洋大座鐘、金星玻璃瓶等富含西域元素的20件文物爭奇斗艷,展現了中國與世界的交流。
素有“國瓷”之稱的青花瓷器已成為古代中國的“代言人”,明清兩代專供宮廷使用的青花瓷由景德鎮御窯定燒。 “青出于藍——明清御窯青花瓷器展”遴選出最能代表明清御窯工藝水平的明宣德、萬歷青花和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官窯器16件,端莊雋永的造型和繁密艷麗的紋飾盡展瓷器之美。
百年光影展現城市魅力
2017年10月3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最新聯合國創意城市網絡成員名單,青島被授予“電影之都”稱號,成為中國首座世界“電影之都”。這標志著青島電影的文化底蘊、發展戰略和發展潛力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認可。
藝術博物館設置 “光影百年全景影像展”,展區布展面積160平方米,以先進的光影秀布展理念,打造一場關于青島城市與電影的視聽盛宴。展區分為兩個區域,入口序廳主要營造整個展廳主題形象墻,突出展廳主題。主展區主要通過LED融合顯示技術,充分利用墻面及頂面,打造全環境式的沉浸空間,通過播放6分鐘的特效影片,讓觀眾感受青島的百年傳奇歷史與未來嶄新的城市魅力。
“百年青啤體驗展”則以“百年青島百年青啤”“中國質造”“中國品牌 享譽全球”三部分介紹了青啤的百年發展史,展示“一瓶啤酒連接世界”的品牌文化。
記者 單蓓蓓
圖片為青島藝術博物館提供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