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3月30日“捐獻者緬懷紀念日”,都有“移友”前往福寧園奉獻林紀念碑前緬懷逝去的捐獻者。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徐軍
小九月患病離世卻在人間留下大愛的故事,感動著島城眾多市民,同時,也喚起了一個特殊群體的回憶和感恩之心。他們就是器官移植的受捐者。他們曾經是徘徊在生死邊緣的重癥患者,在疾病帶來的痛苦與死亡的威脅中,渴望著生命的延續,向往著回歸沒有疾病纏擾的健康生活。瀕臨絕望之時,器官移植成為他們最后的寄托。而正是有著同小九月一樣的捐獻者,給了這些受捐者重生的機會。因為感恩,他們很多人也加入了遺體捐獻志愿者群體,要將生命在大愛中延續下去。
兩年前受益器官移植
如今要當捐獻志愿者 “青誼之家”是青大附院器官移植中心組建的一個器官移植受益者聯誼會,接受過器官移植的受捐者,在這里尋求醫生的健康指導,和病友們相互支持。
52歲的青島人裴先生是“青誼之家”的一員,如果不是器官移植,他的生命很可能會停止在2016年。
裴先生長期患有乙肝,但因為沒有很好的堅持正規治療和保養,乙肝加重變成了肝硬化,多年飽受病痛的折磨。隨著病情加重,裴先生越來越希望尋求徹底擺脫病痛的方法。
“打聽了好多地方,最后經過朋友介紹,我就去了青大附院就診。”裴先生告訴記者,2016年2月16日,他住進青大附院。幸運的是,僅僅4天后,他就等到合適的肝源,接受了肝移植手術。“住院33天,身體恢復得很理想。在家休養3個月后,我就回到了工作崗位上。”迎來新生,裴先生和家人一度布滿陰霾的生活重新迎來了溫暖的陽光。
移植手術已經過去兩年多了,裴先生對于當年醫護人員的敬業精神和無微不至的照護念念不忘。同時,對于那位不知名的捐獻者,裴先生總是心懷感恩和敬意。因為器官捐獻的“雙盲制度”,裴先生不知那位捐獻者的姓名、年齡、是哪里人、遭遇了什么……“但是他(她)讓我的生命得以延續。”
最近,在看到關于小九月的新聞報道后,裴先生很受感動,“向孩子和她的家人致敬,向幫助了孩子的醫生、報道這正能量的媒體表示感謝。”曾經接受了他人最珍貴的饋贈,裴先生成為器官捐獻的受益者。如今,裴先生有一個強烈的愿望和堅定的想法:自己也要成為一名捐獻志愿者,將來自己去世后,“也把角膜、腎臟等能用的器官,捐獻出來再救治別人。”
不忘無名器官捐獻者
希望更多病患獲新生 “孩子的媽媽很有善心,孩子去世卻又救了那么多人,做這個決定非常不簡單。”55歲的青島市民辛先生看到關于小九月的新聞報道后,內心受到了很大觸動。
6年前,裴先生查出患有肝癌,那時候他才49歲,正值人生壯年,上有老下有小。為了治療這個“癌中之王”,辛先生輾轉到北京、上海等地的醫院求醫。“非但病沒能治好,反而更嚴重了。”辛先生說,黃疸指數一度飆升到600多,是正常人的幾十倍,臉色泛黃,“連出租車都不敢拉我”。2014年底辛先生回到青島,器官移植成了挽救生命的最后一條路。
在青大附院住院十多天后,辛先生等到了合適的肝源。2015年1月1日,新年第一天,辛先生順利接受了移植手術。在醫護人員的精心照護下,辛先生很快康復,回到了工作中。“我剛生病的時候,兒子還沒有結婚。如今我身體康復了,孫女也已經三歲多了。”辛先生一家回到了幸福美滿的軌道上。
重獲新生,家庭美滿,但辛先生一直沒有忘記那位不知名的器官捐獻者。也正是因此,小九月的故事讓他格外感動。“經歷這么一次生死,很多事情想開了,人就要多做善事。我自己現在也有以后捐獻器官的想法。”辛先生說,他相信隨著人們思想的開放,會有更多人有這種想法,那時候,希望更多的重癥患者延續生命。
將大愛延續下去 青大附院器官移植中心副主任醫師饒偉,是“青誼之家”負責人。他告訴記者,“青誼之家”現有200多名“移友”,不少人有同一個想法:在將來自己去世后,將可用的器官捐獻出來,救治他人。
這些“移友”都接受過器官移植,是捐獻者給了他們重生的機會。在為自己感到幸運的同時,他們也從來沒有忘記那些不知名的捐獻者。器官捐獻和移植實行的是“雙盲制度”,因為不知是誰給了自己新生命,每年清明節前的3月30日“捐獻者緬懷紀念日”,都有“移友”前往福寧園奉獻林緬懷逝去的捐獻者,獻上一束花,深深三鞠躬,“移友”們對每一位捐獻者都深懷感恩之心。
也正因此,“移友”中不少人選擇在他們身后,要將自己的器官再捐獻給需要的人,將大愛精神一直延續下去。
[編輯: 張珍珍]
相關專題:
九月天使 大愛留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