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4日,記者從山東工會參與鄉村振興戰略十項措施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目前,我省農民工總數已達2337萬人,為積極參與鄉村振興戰略,更好地服務農民工、凝聚農民工、發揮農民工作用,省總工會研究制定了《山東工會參與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十項措施》。十項措施內容如下: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發揮工會優勢助力鄉村振興。各級工會組織和工會干部要充分認識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對于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重大意義,從新時代鞏固工農聯盟、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的高度,將參與、服務鄉村振興作為工會重大工程,充分發揮工會組織緊密聯系職工群眾的政治、組織、宣傳優勢,做好鄉村振興戰略的宣講者、推動者、參與者;突出農民工這個群體,積極引導、支持、鼓勵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投身家鄉建設,動員社會力量廣泛參與鄉村振興工作;加大對推進鄉村振興新形勢下農村、農業、農民問題的研究,緊緊抓住新時代農村勞動力轉移和農民工返鄉創業的機遇,及時有效地建立鄉村工會組織,跟進開展鄉村工會工作,在實現鄉村振興的進程中開拓工會工作新領域,不斷取得工會工作新成果。
二是建強一線陣地,推進工會工作向鄉村延伸。在第二、三產業相對發達,且農民工較為集中的村,成立村級工會;在農業專業合作組織、家庭農場等規模經營主體中,成立工會組織。持續深化農民工集中入會行動,創新入會方式,最大限度將農民工吸收到工會組織中來。以鄉鎮黨群服務中心、特色小鎮、產業集聚區、工業園區、骨干企業的職工服務中心、站(點)為依托,推進工會服務進鄉鎮、進園區、進鄉村企業。
三是強化教育培訓,建設農業“新六產”農民工主力軍。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進入農民工工作生活的企業、車間、班組,教育引導農民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推動政府和企業搭建農民工技能學習和交流平臺,建立健全技術工人培養、評價、使用、激勵機制,鼓勵農民工自主學習,幫助農民工提升崗位專業技能。依托工會培訓機構,有計劃地對返鄉就業農民工、農村轉移勞動力、就業困難人員實施“訂單式”“定向化”崗位技能培訓,促進就業能力和就業質量雙提升。
四是開展勞動競賽,激發涉農企業創新創造活力。以“當好主力軍、聚力新動能、建功新時代”為主題,聯合相關部門在當前鄉村振興急需的交通通訊、農田水利等建設和參與農村“七改”(改路、改房、改水、改電、改圈、改廁、改灶)的企業中開展立功競賽,推進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圍繞發展現代高效農業,開展崗位技能競賽,推進質量效益提升;圍繞發展綠色農業、智慧農業,開展職工創新競賽,催生農業新興業態,壯大鄉村企業;在鄉村企業中廣泛開展安全生產競賽,實現安全發展。在廣大返鄉就業創業農民工中開展“五小”(小發明、小創造、小革新、小設計、小建議)競賽,激發他們的創新創造活力,為鄉村振興建功立業。
五是實施精準扶持,幫助農民工成功返鄉創業。依托各級“工友創業園”、工友實訓基地等工會創業平臺,通過政策指導、技能培訓、資金扶持、基地孵化等措施,扶持有創業意愿和能力的返鄉農民工在農業生產、加工、物流、研發和服務領域實現創業。組織農民勞模、企業勞模和新興農業組織帶頭人,以及愛心企業和勞模企業,以項目指導、技術服務、資金參股、貿易合作等方式,對口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項目,幫助初創企業培訓技術人才,解決技術難題,實現成功創業,振興鄉村經濟。
六是依托扶貧機制,打造工會幫包村振興樣板。積極選派優秀工會干部到貧困村擔任第一書記,集全會之力支持第一書記開展工作。狠抓村兩委干部調研學習、村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和各項規章制度健全完善,增強基層組織活力,提升治理水平。積極協調推動各村道路硬化、村容美化和文明鄉村建設等項目落地落實,改善幫包村生產生活條件。積極爭取政策資金,引進適合幫包村發展的休閑農業、鄉村旅游、扶貧車間、光伏發電等扶貧項目,推進農村電商、微商發展,建設美麗鄉村,實現可持續發展。
七是履行維權職責,切實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不斷增強農民工的法治觀念和依法維權意識,指導農民工與用人單位依法訂立和履行勞動合同。創新農民工參與民主管理的形式,堅持和完善企業職代會制度,完善政府、工會、企業共同參與的協商協調機制,參與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協同政府有關部門開展農民工工資支付專項檢查行動,加大對拖欠農民工工資行為的查處力度,健全源頭預防、動態監管、失信懲戒相結合的制度保障體系。加大對農民工群體的法律援助力度,根據需要免費為權益受到侵害的農民工“打官司”。積極推動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機構和人民法院為農民工勞動爭議案件開辟“綠色通道”,按照“快立、快審、快結、快執”的原則及時化解矛盾,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
八是普惠特惠結合,提高工會服務農民工質量水平。深化工會就業創業服務月、“春風送崗”“民營企業招聘周”等活動,完善各級職工服務中心、工會網上服務等就業對接平臺,線上線下相結合促進農民工就業。將符合條件的入會困難農民工納入職工幫扶救助體系,并在“冬送溫暖”和“金秋助學”活動中突出出來。關心關愛戶外農民工工作生活,將其作為“夏送清涼”的重點群體,協調各方力量推進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建設。督促企業落實農民工與城鎮職工在社會保障、查體、療休養等方面享有同等待遇,加強對農民工的人文關懷,每年為農民工相對集中的企事業單位送400場次以上(省總工會送50場次)心理健康公益巡講,并開展心理咨詢活動。繼續深化關愛農民工子女上學、農民工平安返鄉等主題活動,努力增強農民工群體的獲得感、幸福感。
九是加強結對共建,助推城鄉互補共贏協調發展。開展“城鄉工會手拉手”活動,組織縣以上地方工會和省屬大企業工會與鄉村企業工會結對幫扶,幫助鄉村企業工會建起來、轉起來、活起來。鼓勵工會志愿者對接幫助困難農民工,多層面促進城鄉產業、人才、文化互補交流。引導返鄉農民工在倡樹喜事新辦、厚養薄葬、節儉養德、文明理事等移風易俗文明創建行動中起帶頭作用。在職工療休養活動中,積極組織新農村建設成就觀摩等體驗活動,促進職工了解農村,促進城鄉交流,支持鄉村旅游事業發展。
十是實施正向激勵,激發全社會參與鄉村振興積極性。大力選樹為鄉村振興做出突出貢獻的農業勞動模范,加大培養、選樹和宣傳返鄉農民工創業創新先進典型,積極發現、培育、推廣在鄉村振興中涌現出的農村工會組織。省總工會每年表彰一批優秀農村工會組織、一批返鄉創業“農民工之星”,授予五一勞動獎,并給予物質激勵。各市總工會結合本地實際,制定相應獎勵措施,激勵基層工會在鄉村振興中蓬勃發展、奮發有為,激發廣大農民工踐行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發動廣大職工群眾為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作出積極貢獻。
記者 劉一穎
[編輯: 張珍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