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爾吉斯斯坦電影代表與簽名T恤衫合影留念,紀念T恤衫將永久保存在青島電影博物館中。
文/半島全媒體記者 肖玲玲 孫豐欣 圖/半島全媒體記者 孟達
6月13日,上合組織國家首次電影盛會在青島西海岸新區啟幕。電影節的重磅活動——“聚焦國家”單元首場聚焦中國,開啟了上合組織國家電影節交流的序幕。6月14日下午,印度、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電影團成員依次與觀眾見面,展現各國電影的發展成就和電影藝術魅力。
“上合組織國家電影節本著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精神,旨在推動上合國家之間的電影合作與交流。”在當天下午的“聚焦國家”單元,山東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副局長鐘華表示,印度、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都與中國有著電影、文化方面的淵源,尤其是近年來,印度電影在中國市場持續升溫。“印度與中國電影的交流可謂由來已久。從上世紀50年代的《流浪者》首次引入中國,主題曲《拉茲之歌》被眾人傳唱;到上世紀70年代的《大篷車》譯制后風靡全國;再到近年來,多部印度影片在中國電影市場取得驕人成績,印度電影一直廣受中國觀眾喜愛。”本屆電影節,除了印度帶來了一系列優秀影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主創也都帶來了各自的優秀作品。“我相信這些多元化作品會讓中國觀眾對各國電影有更豐富的認識。”鐘華表示,同時增進對各國電影、各國人民的喜愛之情。而各國影人也紛紛表示中國電影市場潛力巨大,期待能有更多的交流與合作。
當天的活動現場,每一個國家的“聚焦”單元都有一個小儀式。大賽組委會為三國電影團分別準備了一件電影節紀念T恤,電影團的每一個成員都在上面簽下了自己的名字。據悉,紀念T恤將作為中國與各國友誼的見證,永久保存在青島電影博物館中。
“聚焦國家”單元通過對12個國家電影發展情況的推介和向觀眾展映各國影片,展現各國電影的發展成就和電影藝術魅力。在聚焦中國、印度、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后,接下來還將繼續聚焦巴基斯坦、俄羅斯、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阿富汗、白俄羅斯、伊朗、蒙古國。
“聚焦國家”單元精彩影片 ◎印度:
《摔跤吧,爸爸》《起飛》《鄉村搖滾女》《命中注定》《浸神像》;
◎哈薩克斯坦:
《鉆石寶劍》《大城市的小王子》《對峙》《尋母之路》《歸人》;
◎吉爾吉斯斯坦:
《夜間事故》《父親的遺愿》《天堂之下》《納濟克公主》《找媽媽》。
■聚焦印度 優秀影人分享幕后故事 近年來,多部印度影片在中國電影市場取得驕人成績。以《摔跤吧!爸爸》為例,該片2017年上映時票房曾高達12.99億元。這部影片也作為印度展映影片與觀眾見面。14日下午,印度電影代表團7名優秀影人亮相“聚焦”單元,他們7人還分別是影片《起飛》《命中注定》《浸神像》的主創。現場,他們也與觀眾分享了影片幕后的故事。
電影《起飛》關注了2014年人質危機。薩米拉是一名護士,嫁給了同事沙希德。他們搬到了伊拉克,這也是她最后悔的一件事。沙希德被叛軍抓獲,成為了人質。她就職的醫院很快被占領了。大使館極力斡旋,一系列營救行動正在展開……導演馬赫什·納拉亞南現場介紹該影片時表示,這部片子是一部關注社會問題的文藝片。他表示,很多商業片在制作中可能為迎合更多觀眾的喜好,加入了很多喜劇元素,但“我的電影中沒有喜劇元素”。
據介紹,印度電影在廣義上分為兩種:一是注重票房、明星云集、工業化的商業片,即眾所周知的娛樂性強、廣受歡迎的寶萊塢影片;二是關注社會、藝術等問題的本質和精神的非主流作者電影,通常受到國內外影評界贊譽。而“《起飛》是他彌合主流電影和文藝電影之作”。
談及印度電影為何受觀眾喜愛,馬赫什·納拉亞南表示,印度電影充滿了不同的情感,“每一部電影的拍攝都注入了很多情感,這是印度電影備受歡迎的法寶”。而中國電影市場是非常龐大的,“接下來,會有更多印度電影進入中國市場”。
■聚焦哈薩克斯坦 中哈合拍電影關注冼星海 目前,哈薩克斯坦有35家電影制作機構,每年生產超過250部作品,其中包括電視和私人項目,從短片到動畫片和故事片。每年發行35至40部大型專題電影和連續劇。由93家電影院放映電影,電影院設有247個大廳和368部移動式和固定式的電影放映裝置。
作為中亞地區領先的電影制片廠,沙肯·阿伊馬諾夫哈薩克電影制片廠的副總裁道爾連·謝里科維奇·阿布德哈米托夫,作為哈薩克斯坦電影代表團的一員來到現場并表示,“2017年,全國影視作品中有80%以上由我們制片廠出品。”近年來,他們與其他國家聯合拍攝的大量影片面市,有與俄羅斯合拍的《潘菲洛夫28勇士》、與印度合拍的《我愛你,我的家!》、美國參與的《阿姆列》。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與中國合作、正在制作中的故事片《音樂家》。《音樂家》是中哈首部合拍電影,當天下午,《音樂家》相關主創也來到了現場。哈方導演表示,中哈雙方都是以最高標準打磨這部作品,中國演員胡軍和袁泉分別飾演冼星海和夫人錢韻玲。而“哈薩克斯坦方面參與出演的也都是‘國寶級’影人”。
據介紹,在阿拉木圖拍攝期間,胡軍幾乎天天不吃飯,體會冼星海饑寒交迫的狀態。拍攝之外,數個俄語老師輪流上陣為他補習俄語。后來《音樂家》樣片送俄語專家評審時,沒人相信劇中一口流利俄語的他,在拍攝前其實“俄語零基礎”。對此,哈薩克斯坦導演稱在中國影人身上,他看到了高度的職業素養和熱情,“是當之無愧的優秀演員”。
■聚焦吉爾吉斯斯坦 青年天才導演嶄露頭角 吉爾吉斯斯坦的影院也正在蓬勃發展。歷史上,吉爾吉斯斯坦影業曾經有過兩個“黃金”時期。一個是上世紀60年代,這個時期的世界電影屏幕上演過“吉爾吉斯電影奇跡”,出現了眾多優秀導演。“吉爾吉斯電影奇跡”的出現,與當代偉大作家和思想家欽吉茲·艾特馬托夫的工作密切相關。黃金一代的大多電影,都是根據艾特馬托夫作品拍攝的。
上世紀90年代,吉爾吉斯斯坦獲得獨立后,吉爾吉斯斯坦的電影產業又重新煥發青春。當時著名的導演有阿克坦·阿雷姆·庫巴特、馬拉特·薩魯盧、艾爾涅斯特·阿布德扎帕羅夫和捷米爾·比爾納扎羅夫,他們以純電影形式拍攝的影片,在最負盛名的電影節上,讓眼光挑剔的觀眾都興奮不己。
如今,畢業于吉爾吉斯斯坦各電影院校的天才青年導演們,也漸漸開始在吉爾吉斯斯坦電影產業中嶄露頭角。每年,吉爾吉斯斯坦都舉辦有4個不同主題和不同流派的國際電影節,它們分別是:青年影業論壇、國際藝術電影節、“吉爾吉斯斯坦——電影短片之國”獨聯體成員國國際電影節和國家電影“雪豹”獎頒獎典禮。此外,吉爾吉斯斯坦大約有50家電影制片廠,每年大約拍攝50部大型影片。
掃描二維碼,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編輯: 張珍珍]
相關專題:
相約上合 風從海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