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客戶端記者 肖玲玲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民生是根本,發展是前提,而要謀求發展人才是關鍵。在新舊動能轉換中,人才更是起到支撐作用。為引進人才、留住人才,市人社局在給政策、搭平臺、拼服務方面下足了“功夫”。
全國率先實施外國人工作許可制度、進一步拓寬職稱評審范圍、人才落戶實現“零門檻”、建設青島國際人力資源產業園為人才來青搭“跳板”……目前,青島已連續7年入選“魅力中國—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十大城市”,在引才方面碩果累累,5年來,全市引進各類人才60萬人,全市人才總量達到180萬人。
外籍人才直接評上高級職稱
6月4日,加拿大籍華人專家、青島智能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助理兼科技處處長于立平,從市人社局領到了高級工程師專業技術職務資格證書,于立平也成為首個在青島評上職稱的外籍人才。“真沒有想到能夠評上國內的職稱,這張證書不僅是對我技術水平的認可和鼓勵,也讓我對青島這座城市的歸屬感也越來越強了。”于立平激動道。
在青島也能評職稱,這在幾年前,是包括于立平在內的外籍人才不敢想象的。2017年,青島進一步拓寬職稱評審范圍,暢通申報渠道,將符合條件的港澳臺、外籍人員、博士后研究人員、自由職業者等全部納入評審范圍,讓許多像于立平一樣原來在“范圍外”的外籍人才也能評上職稱。不光如此,市人社局還將外籍人才的海外工作經歷、學術和專業技術貢獻作為評審依據,不受國內任職和年限限制,根據參評人的業績、能力、水平直接申報相應專業技術職務資格。于立平因在MEMS、物聯網等領域的突出業績,符合直接申報高級職稱條件,最終“一步到位”直接評上了高級職稱。接下來,將有越來越多的外籍人才享受到青島更多的人才政策紅利。
外籍人才作為島城國際化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力量,也是近年來市人社局重點引進和服務的對象。在全國率先實施外國人工作許可制度;成功爭取國家級引智示范區落戶青島,成為全國第二個、中國北方城市首個國家級引智示范城區;實施“百千萬”引智服務基層活動;啟動高層次人才“服務綠卡”制度……目前,每年在青工作的外籍人才達到1.5萬人,有12人榮獲中國政府友誼獎、40人榮獲山東省政府“齊魯友誼獎”,2人榮獲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9人入選國家“千人計劃”外專項目,3家地方高校入選國家“111”引智計劃,15人受聘為青島市政府特聘專家,青島市建立北方首個“國家引進國外智力示范區”,建成11所國際學校和多家國際醫院為外籍人才提供配套服務。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青島已經連續七年入選“魅力中國—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十大城市”。
引進來走出去網羅各類人才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民生是根本,發展是前提,謀求發展人才是關鍵。對外籍人才的引進政策服務僅僅是島城人才引進工作中的一個縮影。2018年4月底,市人社局發布人才引進辦事指南,包括45周歲以下具有全日制本科學歷或學士學位的人員在內的各類人才,憑身份證、畢業證或符合落戶條件的證書即可申請落戶;對于全日制普通專科學歷人員,在落戶資格上取消了社保年限限制。先落戶后就業成為人才落戶最大的亮點。5月24日,市人社局等六部門聯合印發了《〈青島市積分落戶辦法〉實施細則》,與上一輪政策相比,積分落戶申請基本條件由5項調整為4項,取消了申請人學歷限制,居住證和社保繳納年限由3年縮短為1年,采取量化標準、綜合評價的方法,建立積分落戶指標體系,作為人才申請落戶的“兜底政策”,鼓勵各類人才在青就業創業。
“引進來”的同時,市人社局奉行“走出去”理念,近年來深入實施“青島英才211計劃”,加快推進“百萬人才集聚行動”,赴北京、上海等國內重點城市舉辦了多場高層次人才引進活動。2017年,與國內重點高校精準對接,引才效果較往年大幅提升,現場共收取求職簡歷16230份,較2016年增長一倍。其中,博士2390份,碩士13375份,碩博人才占比97.1%,較上年提高11.6%,再創新高。
另外,在人才政策中突出“高精尖”,出臺頂尖人才認定和獎勵資助實施細則、外籍雇員聘用管理工作意見等引才新政。穩步推進職稱制度改革,進一步打破戶籍、身份等限制,拓寬職稱評審范圍,合理界定下放評審權限,放寬基層專業技術人員專業限制,增設基層衛生高級職稱,優化島城引才育才環境。創新實施博士后培養留青計劃,提高建站資助及安家補貼標準。率先在全省推出專技人員繼續教育導師制。出臺高技能人才評選工作管理辦法,高標準創建高技能人才培養平臺,國家級技能領軍人才數量居全國同類城市前列。
通過多年的努力,全市人才支撐能力大幅提升。5年來,全市累計引進各類人才60萬人,全市人才總量達到180萬,技能人才總量達到24萬人,比2012年底增加8萬人。
獵頭發力,引才、增收兩不誤
近年來,多個城市的“搶人大戰”持續升級,但是搶到之后能不能留住他們呢?有專家指出,這些社會的中流砥柱需要有足夠的發展空間,而不僅僅是一處安身立命的居所。搶人大戰的背后是全國各個城市對人力資本紅利的爭奪,而人力資本的創新性和創造性才是支持區域經濟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同時,更為關鍵的是“留人”比“搶人”更加重要。這一點,與此前市人社局局長紀敏在采訪中透露出的觀點不謀而合,“引進人才關鍵是產業發展要好,不然光把人招來,沒有平臺,根本留不住。”所以,市人社局一直在強調平臺的建設,一方面,青島一直在引進大學、央企、研究院等。另一方面,則是市人社局在引進人才創業工作中建立的一系列創業支持體系,都由政府投入,包括博士創業園、院士創業園、留學人員創業園、高層次人才創業中心、大學生孵化中心等等,這些平臺都給人才創業提供了孵化的陣地。
在各類平臺建設中,青島國際人力資源產業園是比較特殊的一環,因為它在島城人才爭奪戰中扮演了“獵頭”的角色,為青島“搶人才”。“30歲以前靠能力,30歲以后靠獵頭。”這條職場升遷定律道出了獵頭對個人職業發展的重要程度。對企業而言,充當“伯樂”作用的獵頭重要性不言而喻;對城市而言,集聚起來的獵頭效應可為人才流入、行業發展增磚添瓦。位于臺柳路上的產業園處于新都心商圈腹地,由市人社局和市北區政府聯合打造,致力于成為立足半島、服務山東、輻射環渤海經濟圈和“一帶一路”的國際化新興園區。自2017年11月建成啟用以來,園區已吸納萬寶盛華、銳仕方達等高端人力資源服務機構38家入駐,實現營業收入15億元,稅收1.7億元,累計為青島市引進副高級及以上專業技術人員9人,年薪100萬以上人才15人,年薪50~100萬人才42人。引才效應可見一斑。2017年底,該產業園正式獲批省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
青島人才數據
5年來,全市累計引進各類人才60萬人,全市人才總量達到180萬,技能人才總量達到24萬人,比2012年底增加8萬人
每年在青工作的外籍人才達到1.5萬人,有12人榮獲中國政府友誼獎、40人榮獲山東省政府“齊魯友誼獎”,2人榮獲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9人入選國家“千人計劃”外專項目,3家地方高校入選國家“111”引智計劃,15人受聘為青島市政府特聘專家
青島市建立北方首個“國家引進國外智力示范區”,建成11所國際學校和多家國際醫院為外籍人才提供配套服務。青島已經連續七年入選“魅力中國—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十大城市”。
2017年,與國內重點高校精準對接,赴外引才效果大幅提升,現場共收取求職簡歷16230份,較2016年增長一倍。其中,博士2390份,碩士13375份,碩博人才占比97.1%,較上年提高11.6%,再創新高。
[編輯: 焦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