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圖 半島客戶端記者 王曉偉 通訊員 宗緒昌 劉晨虹 榮立元
每逢節假日,平度市鳳臺街道何家樓村就異常熱鬧,一些外地游客紛紛來到這里參觀展覽,有的大人帶著孩子親身體驗制作土陶的傳統手工藝。如今,土陶幾乎成為何家樓村的代名詞,土陶不僅使這個村莊游人如織、名聲遠播,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
土陶博物館里保存的純手工制作的大缸。
千年土陶走進博物館 何家樓村堪稱“中國土陶第一村”,何家樓陶的歷史,到現在六百多年了,最早可以追溯到祖先從四川梓潼縣帶著土陶的手藝遷移到山東省平度市。至清朝乾隆初年,張氏第十代先祖張錢、張鉅為拓展經營,發展陶業生產,遂南遷至何(復)進士樓一側建宅,立窯制陶。到此躉貨賣柴的客商,多呼其標志性建筑——何家樓,久而久之,習慣成自然,演化為何家樓村。何家樓歷代業陶,繼承發展了傳統的制陶技藝,形成了當地獨有的土陶文化。制作的土陶產品,大到陶缸、陶甕、爐盆,小至碗、碟、缽、罐,以及建筑使用的磚、瓦、釜臺、笱頭、滴水、檐板,涉及生活中各個方面,在人們的點滴日常中無處不在。
何家樓村民依賴當地得天獨厚的陶藝資源和祖傳技藝,使土陶業世代相傳。今天的陶業規模雖然難以恢復鼎盛時期的狀況,土陶產品也被現代的塑料、瓷器、鋼精、鋁制品等所代替,但何家樓村民仍對土陶制作情有獨鐘,難以割舍對土陶工藝和陶皿的留戀。據本村居民、平度市陶藝博物館館長張永偉介紹,他從小就接觸這些土陶,廚房里大到陶缸,小到碗碟都是土陶制品,而他從事土陶制作也有30年了。在他的記憶里,1982年以前村里30多人集體制陶,1982年以后開始個體單干,進入上世紀90年代由于各種替代品的沖擊,市場需求量驟減,村里僅剩下三戶人家制陶?,F在,他帶頭創立了平度陶藝博物館,在這他不僅制作土陶,還開辦了陶藝體驗班,其目的就是為了能夠把這門傳統手工藝傳承下去。據悉,自2015年建館以來,平度陶藝博物館已接待各地參觀游客近3萬人,其中學生近1萬8千余人。
土陶走進校園。
“火眼金睛”制土陶 據63歲的張茂林介紹,受長輩的熏陶,他從小便喜歡土陶技藝,一有空閑便幫著家人做些簡單的生活器物。1972年,響應國家號召應征入伍。1978年退伍后,回鄉從事包裝行業,只要有時間便做些陶器。后來企業被拆遷后,他便一直為傳承土陶技藝而四處奔波。
張茂林一邊向記者展示土陶的制作一邊介紹,土陶制作簡單地講有選土、揉泥、拉坯、晾干、燒制五道程序,其中拉坯成型環節最為關鍵。土陶晾干、燒窯也是技術活,晾干的火候要拿準,燒窯時窯溫達到800℃~1000℃左右,有時還要堵窯頂的排氣孔來提高爐溫。清代龔鉽的《陶歌》里“滿窯晝夜火沖天,火眼金睛看碧煙。生熟總將時候審,比中丹決要親傳”說的就是燒窯的關鍵技術?!霸谝郧埃鸷?、溫度完全看肉眼來判斷,有經驗的燒窯師傅看一眼就知道什么時候該閉窯,完全憑經驗?!闭f起老一代的燒窯師傅張茂林豎起大拇指。
“以前燒窯用的是土窯,以松枝、花生皮、煤炭等來燒制,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現在土窯已經全部停用了?!睆埫终f,現在土窯已經被無污染的電窯所替代。電窯靠著老一代燒窯師傅積累的豐富經驗,將燒窯各個步驟的時間間隔、溫度都精確化,窯里放個溫度計,看著時間按照工序按部就班就能燒出合格的陶皿來。但是和土窯相比,電窯無法完成物理上色,燒出來的陶器只能是磚紅色。
張茂林展示土陶的制作。
非遺助力鄉村振興 近日,青島市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和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平度市鋦補技藝、七星螳螂拳、土陶燒制技藝成功入選。
土陶作為傳統手工藝,隨著農業發展衍生出來的。何家樓村共有224戶,共736人,隨著時代發展與進步,現在全村從事傳統手工藝生產的人越來越少,外出務工的人越來越多。自2015年創建平度市陶藝博物館,何家樓村的傳統手工業有了新發展。人們對傳統手工藝的喜愛也使得土陶的價值越來越高,許多年輕人也慢慢的加入到傳統手工制作行列。
“下一步,街道將借助電商平臺幫助土陶手工業制品進駐電商行業,通過電商平臺讓更多的人知道平度土陶。同時,鼓勵轄區居民到何家樓村學習土陶制作技術。構建銷售、旅游、自助體驗、技術培訓為一體的傳統手工業發展新模式,創建何家樓傳統手工藝特色村莊?!闭f起土陶傳統工藝發展,鳳臺街道相關負責同志信心滿滿。
[編輯: 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