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半島全媒體記者 李曉哲 實習生 董昊 圖/受訪者提供
去年大年三十,國家玉米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主任,山東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名譽董事長、高科院院長李登海跟家人是在海南的玉米田里度過的,這是他在海南的第40個春節。由于趕上玉米成熟,收獲需要人手,他就帶著老婆孩子甚至小孫子齊上陣,年三十還在脫粒收玉米。“我始終站在田間,我沒有離開科研一步。”李登海被稱為最不像企業家的企業家,自學育種知識選育玉米高產品種,成立并培育了一家上市公司,成為我國最有錢的科學家,但他總是喜歡忙活在玉米田里。
突破 開創中國玉米高產路 “我是1949年農歷九月廿八的生日,我上小學的時候,才有自己的學名。”李登海回憶,1966年初中畢業,當時正趕上文革,沒有再升學的機會。“我要當一個有志氣的青年人。”1972年春,李登海獲得一份我國農業專家1970年赴美國考察農業的報告,報告中介紹了美國的玉米育種情況,對李登海震動很大。李登海想:美國農民能辦的事,我們中國農民也能辦到;華萊士能開創美國的玉米高產道路,我也能開創中國的玉米高產道路。于是,他立志要把“開創中國玉米高產道路,趕超世界先進水平”作為自己人生的奮斗目標。
這件事也讓他堅定了玉米雜交育種的方向,并為此奮斗了一生。李登海開始自學遺傳學、栽培學的大學課程,1974年經縣社推薦去萊陽農學院進修一年,用一年的時間學了4年的課程;他還跟老農學習如何耕地,學習農用技巧。為了學習,他有一次甚至騎著自行車跑了150多公里去看人家如何種地的。“我雖然沒有大學的文憑,但有大學以上的知識儲備,邊學邊想邊干。我們一生奮斗的事業符合黨的利益,符合國家的利益,符合人民的利益。我一聲的奮斗符合這三個需要,把國家的需要融入到我們自己的奮斗中。”
就這樣,李登海經過8年的高產攻關研究,在我國率先選育緊湊型品種,1979年緊湊型玉米雜交種掖單2號、掖單3號分別達到畝產776.9公斤和774.9公斤,突破了多年來平展型玉米雜交種難以超越的700公斤大關,實現了我國玉米高產歷史性的突破,在我國首次展示了緊湊型玉米雜交種的高產潛力。1989年,李登海利用掖單13號創造了1096.29公斤/畝的世界夏玉米高產紀錄。1990年農業部在萊州市召開全國玉米生產現場會,確定了“八五期間推廣緊湊型玉米1億畝,增產200億斤糧食”的國家重大項目。
沒有高產能力的品種,就不可能有高產攻關的突破。李登海玉米高產攻關的成果引領了我們國家玉米育種由平展型向緊湊型發展的大跨越。目前,緊湊型玉米品種種植面積約占全國種植面積的90%以上,緊湊型雜交玉米育種已成為我國雜交玉米育種的主流。同時,選育具有畝產超過1100公斤高產能力的品種,主要靠緊湊型育種的不斷完善來實現。通過高產攻關的實踐,李登海證明了利用緊湊型玉米是提高我國玉米產量的有效途徑,確立了緊湊型玉米雜交種是我國雜交玉米高產品種選育的方向,促進了我國雜交玉米高產品種選育的升級發展,推動了我國雜交玉米育種的科技進步。
奮斗 把飯碗端在自己手中 四十多年來,李登海先后主持育成通過審定的緊湊型玉米雜交種90多個。利用自主創新的緊湊型玉米雜交種,他先后7次創造全國夏玉米高產紀錄,2次創造世界夏玉米高產紀錄,被譽為“中國緊湊型雜交玉米之父”。2014年被評為“中國種業十大功勛人物”,2015年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榮譽稱號。
2006年,“登海”商標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一路走來,可以說登海種業是李登海創立的農業高科技上市公司,公司的發展史就是李登海科技創新的奮斗史。
“剛開始的8年研究,我們用了100多個品種,沒有一個超過700公斤。沒肥料,我們挖廁所,拆破屋,到敬老院搭炕。我們是有條件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這才有了后來發現的新品種,比當時的品種產量提高了20%~30%。”
還有從山東遠赴海南育種這件事兒,李登海當時之所以做出這種選擇,是因為玉米自交系的培育需要七八年,在海南島則是三四年。從1978年到海南育種至今有40年,當年拋家舍業花八毛錢買票坐船南下,到現在舉家駐扎海南,其中的艱辛自不必說。李登海說,最開始他到海南直接租地種,拿著蘿卜曬干了放在麻袋里當咸菜吃,住的是草棚,一個月的生活費是二十塊錢。
育種研究的艱辛難以想象,用大海撈針來形容成功率一點兒不為過。在研究過程中,李登海曾一度始終無法突破1100公斤的關卡,而這一步他走了18年。就是憑借這股韌勁兒,他攻克了畝產千公斤的玉米新品種難關,攻克了1200公斤難關,攻克了1500公斤難關。“我這一生走的路比較快,按照原來的情況,一個科學家如果從大學畢業開始研究要到50歲才能搞出成果,我三十而立就搞出來了,為全國玉米高產我們作出了貢獻。”
李登海也是國內第一個做種子產業化公司的。1985年,為了打破種子研發和產業化之間的壁壘,推動種業科研、生產、推廣一體化,登海種業應運而生。為了租賃土地,他把母親的戶口遷回了老家,拿著最初的2萬塊錢艱難起步,直到2005年公司上市,至今已發展成為一個龐大的種業帝國,他實現了自己的諾言,把中國的糧食問題解決,把飯碗端在自己的手中。
創新 雙腳始終站在田間 “有人說我是中國科學家的首富,是因為在企業中我控股。如果讓別人控股了,我們就會失去堅持科研創新和高產研究這條主線,就會失去開創中國玉米高產道路,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的初衷。上市之后,我竟然成了中國科學家的首富。在我心目中,我的目標并不是這個。是為了保證我們追求的事業,為國家糧食安全作出更大的貢獻。”面對社會上的不解,他如是說。
“我不研究股份這個事,但沒有錢不行啊。我全力用在科研上,在種子科研上我是十多個億的花費,是全國在這上面投入最大的企業。”他說,登海種業始終把科技創新放在首位,“我們深深地體會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有真才實學的,有創業精神和擔當的實干家們才是偉大的。”
李登海說,他對自己的事業是自信的,無論是產業還是創新,他說自己工作四十多年,沒有一個星期天和節假日,從來不知道八小時工作制為何物,天亮就到地里,他用40多年干了別人139年干的工作。據了解,李登海帶領科研團隊,始終以只爭朝夕的速度進行著科技創新。從1978年開始至今,李登海團隊選育成功了具有不同高產能力水平的五代緊湊型高產玉米品種,高產能力從突破畝產700公斤到突破畝產1500公斤,歷經了38年139代的選育過程,僅進行原始創新的自交套袋和組配的測交套袋數量至少有6000萬個以上。
作為企業家,他認為還要有奮斗精神、擔當精神。李登海通過開創中國玉米高產道路,進行玉米高產攻關和高產品種選育,對人多地少的中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意義重大。這位跟新中國同齡的人,依然保持了高昂的激情奮戰在玉米育種的第一線,還將帶來一個又一個驚喜。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有真才實學的,有創業精神和擔當的實干家們才是偉大的。”
“登海種業雖然是產業化的企業,但是它是有靈魂,有追求的。這個靈魂就是為黨和國家作貢獻,實現中國夢努力奮斗,真心實意地干。”
——李登海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