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網5月23日消息 近日,市立東院肝膽外科再次成功完成一例胃大部切除畢Ⅱ式吻合術后膽總管結石ERCP取石手術,這標志著市立醫院集團“十二指腸鏡逆行胰膽管造影(ERCP)”技術再上一新臺階。
半年前,82歲的王大爺因上腹疼痛不適,到西海岸新區人民醫院就診,經CT等檢查發現“肝內膽管結石,膽總管結石”,對癥治療后好轉。日前,老人再次出現腹痛、發熱,體溫最高達到39℃,西海岸新區人民醫院診斷為膽總管結石伴膽管炎、膽總管囊腫、肝左葉肝內膽管結石、膽囊炎、膽囊積液……鑒于老人年事已高,身體狀況較差,家屬和病人為了避免開腹手術的風險和一刀之痛,轉院來到市立醫院東院。
接診醫生了解到,五十多年前,老人因胃潰瘍穿孔在當地醫院接受過胃大部切除手術,而且是采用了畢II式吻合方式,改變了胃腸道的自然走行,這無形中增加了此次微創手術取石的難度。
東院肝膽外科主任史光軍帶領醫生們經過全面的術前討論,決定為老人進行ERCP微創取石手術。在全麻下,副主任醫師欒紹海順利將十二指腸鏡依次通過口腔、食道進入胃,準確辨別出胃腸吻合輸入袢后,繼續進鏡到達十二指腸乳頭,見乳頭位于憩室旁。由于逆向進鏡,乳頭的鏡像都是相反的,這增大了后續治療的難度,欒少海憑借嫻熟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僅用1小時便順利完成了插管、造影、擴張、碎石,成功取出三枚直徑1.0cm--1.3cm的膽總管結石。
術后,病人未發生出血、穿孔、感染等并發癥,淀粉酶指標正常。術后第三天,病人順利出院。
據史光軍主任介紹,ERCP微創取石手術,就是平時老百姓說得經口取結石手術,屬于消化內鏡的4級高精尖技術,創傷小、恢復快,而胃大部切除畢Ⅱ式術后的ERCP手術技術,則需要在大量常規ERCP手術的歷練提升和經驗積累上完成。這一高難度手術技術的成功開展,讓島城及周邊地區的患者,有幸免除了再次開刀之苦。
通訊員 伊麗明 記者 孫貼靜
[編輯: 王君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