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網5月11日消息 近日,在金家嶺街道大街小巷,出現了許多“小紅帽”,他們身穿紅馬甲、佩戴紅袖標,在自己負責的區域來回巡邏,肩負的職責有排查安全隱患,幫人解疑答惑、調解矛盾糾紛等。在“小紅帽”群體中,有許多網格員同時兼任平安志愿者。自街道去年創新社會治理模式,實施“三建聯動”網格化治理工作機制以來,200余名專職網格員深入基層,被百姓稱為“格格”的他們,扎根社區,走街串巷、進家入戶,及時了解民情,做好上傳下達工作,在服務居民上發揮了良好的功能。那么,“三建聯動”網格化治理究竟是什么工作機制?居民的反映如何?帶著這些問題,近日記者進行了探訪。
組織架構
四級治理體系搭建戰斗堡壘 據街道社會綜治治理辦公室負責人宋時寬介紹, “三建聯動”網格化治理機制,是在嶗山區處于經濟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這一大背景下實施的。在現階段,建立以黨的建設為引領、以社會建設和城市建管為重點,以網格化治理為主要手段的“三建聯動”網格化治理機制,有利于充分發揮黨的建設引領作用,提升各級黨組織服務基層、聯系群眾能力;有利于提高基層社會治理精細化水平,實現社情摸清、矛盾掌握、服務到位,為建設宜居宜業的現代化山海品質新城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那么,“三建聯動”網格化治理工作組織架構是什么樣的?宋時寬告訴記者,該機制建立了街道、管區、社區、網格四級治理體系,打造服務群眾、服務發展、服務民生的堅強戰斗堡壘。在街道,建立“街道網格治理中心”,作為本轄區“三建聯動”網格化治理工作的責任主體,按照區指揮平臺工作部署,對管區、社區進行指導監督、托底管理。
在管區,建立“管區網格工作中心”,統籌實施黨組織領導下的街居治理機制,領導和支持管區內各類組織依法依規開展工作;參與社區重大事項決策和執行,發揮監督指導作用;加強對社區群眾的教育與組織引導,提高群眾生產生活的組織化程度和規范化水平。
在社區,建立“社區網格工作站”,充分發揮“第一道防線”作用,依托黨組織領導下的“四位一體”管理和區域自治,做實源頭治理、前端預防和便民服務,將區域治理頑癥發現在早、預防在先、解決在小,最大限度減少執法成本,提升為民服務水平。
在網格,配備專職網格員,認真履行信息收集、為民服務、社區治理等功能,重點當好“十大員”,即“基礎信息采集員、社情民意信息員、黨建工作聯絡員、特殊群體服務員、社區事務監督員、居民事務代辦員、文明新風倡導員、政策法律宣傳員、矛盾糾紛調解員、治安安全巡查員”。
網格員職責
當好“十大員”肩負十大使命 金家嶺街道目前擁有200多名專職網格員,他們按照“一人一格、綜合履職”的要求,主要負責網格內人、房、物、事、情、組織等基礎信息的采集、上報和為民服務、社區治理等工作,重點當好“十大員”,即“基礎信息采集員、社情民意信息員、黨建工作聯絡員、特殊群體服務員、社區事務監督員、居民事務代辦員、文明新風倡導員、政策法律宣傳員、矛盾糾紛調解員、治安安全巡查員”。根據部署,協助做好基層黨建、社區建設、城市管理、安全生產、社會穩定、物業管理、公共服務、食藥監管、市場監管、衛生計生等方面的工作。
“專職網格員發現問題后上報給網格長進行處置,網格長處置不了的問題上報至管區處置;管區處置不了的問題上報至街道網格治理中心,由治理中心派發至相關業務部門。”宋時寬介紹,業務部門處置不了的問題上報至區社會治理指揮中心;所有事件處置結束后最后全部匯總到街道網格治理中心,并交由專職網格員現場復核。
紀律作風
恪盡職守做到“八不準” 無規矩不成方圓,為了強化管理,街道對專職網格信息員有著嚴格的要求。
街道要求200多名網格員上崗即登陸社會治理終端信息終端,工作結束退出;工作期間持證上崗,保持著裝整潔;嚴格履行工作職責,恪盡職守,愛崗敬業,圓滿完成工作任務;嚴格遵守保密規定;嚴格遵守作息時間,不得遲到、早退,做到八不準:即不準弄虛作假、虛報瞞報;不準接受網格內居民、企業的禮品饋贈和宴請;不準玩忽職守、貽誤工作,損害群眾利益;不準泄露群眾、企業隱私,確保工作信息安全;不準在網格內發表有損政府形象的言論和信息;不準利用工作之便,為自己或他人謀取私利;不準濫用職權,侵害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不準參與黃賭毒等活動。
“格格”故事 掛三級牌
聽聞電梯故障,立即協助解決
金家嶺社區網格員 馬竹英 馬竹英是金家嶺社區的一名專職網格員,作為該社區土生土長的“小嫚”,性格活潑開朗,為人處世得體,得到了網格內大部分居民的認可。
她在入戶采集基礎信息時,如果得知被詢問的居民家中有黨員,身為黨員的她,總是主動去普及黨建的相關信息。一次,她入戶時得知,一位老黨員因年紀偏大,操作燈塔-黨建在線APP比較費勁。關于操作上的疑問和不解,她不耐其煩地一遍遍演示操作和講解,直到那位老黨員明白為止。隨后,馬竹英還主動留下了自己的電話號碼,囑咐老人如有不明之處可以隨時給她打電話詢問。
都說民生問題無小事,可“小事”都在民生中。有一天,馬竹英一如既往在網格內巡視,一位居民找到她反映電梯經常出現小故障。那個樓是高層,如果電梯壞了將直接影響到居民的出行,還存在安全隱患。隨即,她第一時間聯系了物業相關負責人,還前往居民所說的電梯親自試運行了一下,發現電梯存在運行停止不穩和偶爾電梯指示燈“跳燈”的現象發生。
為及時解決問題,她顧不上吃飯午休,立即前往物業辦公所在地溝通,督促物業想辦法盡快解決。經專業的工作人員調修,最終問題得以解決,還協商物業增派專業工作人員對電梯的調試保養次數。“這個網格員真負責,辦事效率高,有她在身邊,我們很安心。”金家嶺社區居民王先生稱贊道。
網格員到訪社區居民
關愛獨居老人,暢通安全過道
康城社區網格員李波、臧曉恩、姜淑香 康城社區的網格員李波和臧曉恩在入戶時得知在小區里有一位獨居的老太太,兒女都在外地工作,她因為身體不好,出不了門,已經三個多月沒下樓了。了解到這個情況后,臧曉恩和李波就利用閑散時間定期上門看望老人家,幫老人買菜買水,關心老人的身體情況,陪老人聊聊天,老太太每次見到他們都笑開了懷。
網格員姜淑香在她所負責的尚東區日常巡查中發現他所負責的居民樓道里堆積了大量雜物,這些雜物不僅影響了樓道的環境衛生,而且堵塞了安全通道,給周邊居民帶來安全隱患。
姜淑香發現這一問題后,積極與尚東區物業聯系,與居民進行溝通,將堆積的雜物及時進行了清理,確保了樓道的安全、暢通和美觀。在之后與居民交流的過程中,居民反映安裝在樓道內的火災顯示器好像有問題,一直不亮。姜淑香在仔細了解情況后,找來該樓棟的工程處負責人進行查看,發現原來是電源問題。進行修理后,火災顯示器發揮了它應有的作用,這杜絕了安全事故的發生,得到居民的交口稱贊。
文 梁湘
[編輯: 王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