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人們的傳統印象中,護士是天使的化身,她們穿著白色的護士服,頭上戴著輕巧的燕尾帽,柔聲軟語,在病房里穿梭。然而,在這支白衣天使隊伍中,還有不一樣的身影:他們陽剛有力,卻不乏耐心細致;他們理想果斷,卻不乏善良柔軟。就業時,他們是護理專業的“香餑餑”;工作中,他們是護理團隊的“特種兵”。面對異樣的眼光,質疑的聲音,他們承受了更大的壓力,也承擔著更重的責任。他們在默默奉獻中展現出“男”丁格爾獨特的堅韌和魅力。他們奮戰在急診室、重癥監護室和手術室這些搶救生命的第一線,他們就是沒有硝煙戰場上的“白衣天使兄弟連”。
我市男護士總數超過千人 “直到2008年,青大附院的男護士總數還不到10人,10年過去了,現在青大附院的男護士已經達到140多人,差不多是當年的15倍。 ”姜文彬是青大附院護理部副主任,也是青島市護理學會男護士專業委員會的主任委員,他2002年來到青大附院從事護理工作,到現在已經工作了16年。 “我是2000年以后走進青大附院的第二名男護士,當時醫院每年大概只能招到1名男護士,因為期間不斷有男護士辭職,直到2008年,青大附院的男護士數量仍然不滿10人,整個青島市的男護士數量也是鳳毛麟角。 ”
姜文彬說,到了2010年,社會觀念開始發生轉變,從衛校或者高校畢業的護理專業男護士數量增多,根據青島市護理學會的統計,近10年來,我市男護士數量呈現逐年增加趨勢。2013年到2014年間,青島的男護士增加了100多名,總數達到了506人,據今年的統計,我市男護士總數已經超過了千人。
最初夢想不是護理專業 “我從小就對醫學感興趣,在1997年參加高考時報考華西醫科大學,但我本來報的是口腔、臨床醫學專業,最后卻被調劑到了護理本科專業,我們班當時一共20名同學,只有兩名男生,而且兩人都是被調劑的,沒有一個人的‘真愛’是護理。 ”姜文彬說,受舊觀念的影響,很多人認為護士是女性的工作,對男護士存在偏見,錯誤地認為男性從事護士職業是無能或無前途的表現。此外,社會對護士的認可、對護理行業的內涵理解不夠,認為護士只是給醫生“打下手”,是“伺候人”的,這也影響了護士行業對男性的吸引力。
最受不了別人另眼相看 2002年,姜文彬大學畢業后來到青大附院工作,感受到的壓力是現在無法想象的。 “當時醫院有一些資深的男護士,但中間有很長一段時間斷檔,2000年以后入職的男護士只有我和現在在青島大學附屬醫院西海岸院區重癥醫學科任護士長的高祀龍。 ”姜文彬說,當時他們倆可以說是護理團隊中的“稀有動物”,到哪都會引起別人異樣的目光。 “當時男護士沒有制式護士服,也沒法戴燕尾帽,只能穿男醫生的白大褂。 ”姜文彬說,在臨床護理實踐中,無論是打針、拔吊瓶,還是進行臨床護理,他常常被患者拒絕。讓姜文彬無法接受的是,很多時候拒絕他的是男患者,理由是男護士粗手笨腳,沒有女護士細心。
堅持不懈逐夢“男”丁格爾 “跟我同時期來醫院的男護士大部分沒堅持太長時間就改行了,很多人去賣保險或者做醫藥代表,推銷藥品或者醫療器械。 ”姜文彬說,但仍然有很多男護士跟他一樣,對護理行業有熱愛有夢想,他們堅持了下來,到現在其中大部分男護士都成為了護士長,走上管理崗位。姜文彬是島城男護士中第一個走上護士長管理崗位的,如今他已經成為了青島大學附屬醫院護理部副主任。記者獲悉,隨著近兩年男護士地位的提高和市民對男護士的認識轉變,很多當初頂不住壓力轉行的男護士,現在開始“回流”,很多人重新回到護理崗位,繼續追逐自己的“男”丁格爾夢想。
“無論是男護士還是女護士,他們的起點都一樣,只要把護理當成需要用心做的職業,有多少付出就能有多少收獲,我們并不會因為是男護士就受到什么特殊待遇。 ”姜文彬說,但作為護理團隊中一名顯眼的男護士,他們的努力可能更容易被大家關注到。姜文彬從事護理工作16年,14年都在護理危重癥患者,與重癥醫學(ICU)護理團隊的同事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生命奇跡。 2003年非典、2008年汶川地震、2009年甲型H1N1流感爆發……在重大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中,他總是沖在最危險、最繁重的最前線,他和醫院的男護士們在拼搏中打贏了一場又一場與死亡搏斗的“攻堅戰”。
“另一半”大部分是同行 “其實我們很有魅力,但我們的魅力都被重癥監護室、急診室或者手術室快節奏的工作給埋沒了,所以只有我們身邊的同事才能看得見。 ”姜文彬笑著說,掰手指數一數,跟自己同時期進入醫院的男護士們,妻子大部分都是女護士,而且很多都是同一個科室的女護士。他的妻子也是重癥監護室的護士。 “之前也有男護士跟我訴苦,說是被家里人安排去相親,只要說了自己的職業是護士,相親對象都會非常感興趣地問東問西,就在他覺得兩人聊得很投機,想要繼續發展時,大部分女孩都不同意再見第二面。 ”姜文彬說,這些相親對象可能是對男護士這個人群不太了解,認為男護士這個職業特殊,平時沒有太多時間顧家,而且沒有太大的發展前景。據記者了解,近年來護士的收入不斷提高,尤其是工作在急診、手術室和重癥監護室的男護士每月的收入近萬元,而且隨著護士不斷走向專業化,男護士在專業科研、護理教育等方面大有可為,而且還可以走上護理管理崗位。
男護士工作起來更有優勢 “近兩年我們驚喜地發現,男護士不但數量多了起來,而且越來越受到歡迎,很多患者接受護理都指定要男護士來操作,男護士成為了各個科室護士長眼中的香餑餑。 ”姜文彬說,有些人存在錯誤觀念,認為護士就是發發藥、打打針,其實護理的技術含量很高,在治療過程中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其實大部分男護士打針的技術完全不亞于女護士。 ”姜文彬說,女護士的優勢更多在于親和力,她們更善于溝通,給患者心理安慰,但男護士確實也有一些女護士沒有的優勢,首先大部分男護士在體力、精力和耐力上有優勢。在重癥監護室里幫患者翻身或者轉運患者,對大部分女護士來說是一件難事,需要4名女護士配合完成,但現在只要兩名男護士就可以輕松完成。其次男護士具有較強的理性判斷能力,應急能力突出,遇到緊急情況時,男護士往往臨危不亂。 “我曾經遇到一名重度燒傷的患者,全身漆黑皮膚呈鎧甲狀,很多女護士都嚇得不敢上前,而男護士往往能夠在最短時間適應過程,并實施急救。 ”姜文彬說,在泌尿系統疾病患者的護理方面,男護士可以讓很多男性患者免于尷尬。
本版撰稿攝影 記者 黃飛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