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發 5月7日,在“中鐵集青島中心站”,值班站長指令“青島號”中亞國際班列開行。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媛
2014年12月,中鐵集青島中心站獲海關總署正式批復建設為“青島多式聯運海關監管中心”,成為全國第二家、沿海第一家多式聯運監管中心,多式聯運中心成為青島港的虛擬前沿,進出港貨物由此踏上了一條國際物流的“快速路”。
目前,青島多式聯運海關監管中心已經開行了中亞、中蒙、中歐(青島)、“中韓快線”和“東盟專線”5條國際班列,暢通了青島與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俄羅斯、蒙古國等“上合朋友圈”貿易往來的“黃金通道”。
5大國際班列
暢通貿易“黃金通道” 5月9日中午12時許,在位于膠州市膠北鎮的青島多式聯運海關監管中心,滿載70個標準集裝箱的“膠黃班列”緩緩駛入中鐵集青島中心站的貨運裝卸線,隨后,一臺45噸級軌道式集裝箱龍門吊啟動,開始裝卸作業。
這些集裝箱里,是從日韓、東南亞海運至黃島口岸的棕櫚油、電子產品、日用品、汽車配件等貨物,在青島港下船后,搭乘“公交化”的“膠黃班列”運至青島多式聯運海關監管中心,快速辦理通關手續后,將直接搭乘“中亞班列”,一路向西出阿拉山口,7到10天后,抵達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中亞國家。
“相當于把港口搬到了鐵路中心站,實現了港站互聯,本地企業出口貨物全流程時間壓縮三分之一以上。”黃島海關物流監控處多式聯運監管科副科長杜朝蓬介紹,所謂“多式聯運”,就是海、陸、空、鐵等多種貨物運輸方式的組合形式,多式聯運海關監管中心將各種運輸方式的貨物進行換裝、倉儲、中轉、集拼、配送,通過整合監管資源,優化監管流程,實現運轉高效率、低成本的目標。
2014年12月27日,青島多式聯運海關監管中心正式運行。運行3年來,推動中鐵集青島中心站開通了中亞班列、中蒙班列、“中韓快線”、中歐(青島)國際班列和“東盟專線”5條國際班列,加強了與西安、鄭州、烏魯木齊等絲綢之路經濟帶區域海關的對接協作,簡便聯運監管手續,推動多式聯運業務快速發展。
記者從中鐵集青島中心站的“國際班列路線圖”上看到,5大國際班列把港口功能向西延伸,打造內陸最便捷的東方“出海口”,把班列開到海邊,暢通了青島乃至山東與上合組織成員國的貿易“黃金通道”。其中,中亞班列從青島多式聯運海關監管中心發出,經阿拉山口、霍爾果斯口岸到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中亞國家;中蒙班列從青島多式聯運海關監管中心發出,經二連浩特到蒙古國;“中韓快線”以膠州市為中心,內聯廣東石龍、外接韓國仁川,搭建了山東半島、珠三角與韓國貿易往來的新通道;中歐(青島)班列從青島多式聯運海關監管中心發出,途經濟南、天津,在滿洲里口岸出境至莫斯科;“東盟專線”以海鐵聯運形式,聯接韓國、膠州、廣西憑祥和越南。
海運和“五大國際班列”的基礎架構,讓青島多式聯運海關監管中心承擔起“東聯日韓北美、西接中亞歐洲、北上蒙古俄羅斯、南下北非東南亞”的國際物流樞紐重任,成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國內沿線區域各類物流的自由集散中心。
3年百萬標箱
“青島制造”走上快速路 千年古膠州,埠通板橋鎮。
青島市是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主要節點和海上合作戰略支點的“雙定位”城市,而膠州市地處“絲綢之路經濟帶”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雙向延長交會點,因海陸空鐵綜合交通網絡發達,為青島市貫徹國家戰略提供了強力支持。
青島多式聯運海關監管中心落址膠州,有著得天獨厚的物流環境。膠州市距青島大港港區35公里,距前灣港區30公里,距董家口港區90公里。膠濟鐵路、膠黃鐵路、膠新鐵路、膠濟客運專線和規劃中的青連鐵路5條鐵路縱橫交錯、環繞周邊,青銀、沈海、青蘭3條高速公路連接全國。4F級膠東機場落戶膠州,規劃定位為東北亞區域樞紐機場、面向日韓的門戶機場、環渤海地區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將于2019年正式轉場運營。
依托優越的物流環境,青島多式聯運海關監管中心進出港貨物由此踏上了一條“快速路”,中心成為青島港的虛擬前沿,可通過海運與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700多個港口往來。
山東路橋國際貨運代理公司每個月都有700多個標準集裝箱的汽車配件、電子產品、輪胎的貨物,通過青島多式聯運海關監管中心辦理轉關、過境等手續,搭乘中亞、中蒙班列發往中亞上合組織成員國、蒙古國,在該公司從事貨運代理工作的曲強,差不多天天都要到來這兒辦理多式聯運業務。“海運貨物從青島入境,經過阿拉山口或者霍爾果斯,然后再到中亞,時間上要節省7天左右。”曲強告訴記者,海鐵聯運有更加便利的條件,為企業爭取到了更多的客戶和貨源。
自投運至今,經過3年建設與發展,青島多式聯運海關監管中心已形成龐大的海運、鐵路貨運網絡,內接西安、鄭州、武漢、成都等國內重要城市,以及阿拉山口、霍爾果斯、滿洲里、二連浩特等邊境口岸,外聯北美、南美、歐洲、東北亞、中亞、東南亞、蒙古國和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
黃島海關統計,2017年,青島多式聯運海關監管中心監管到發總運量突破42萬標箱,同比增長18.3%,居全國鐵路集裝箱中心站第四位。中心近3年監管到發總運量連續突破20萬、35萬和42萬標箱,呈現出持續快速增長態勢,合計到發總運量約100萬標箱,帶動青島港海鐵聯運量連續兩年躍居全國規模以上港口首位。越來越多的“中國制造”“青島制造”源源不斷地通過這一樞紐,被輸送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據黃島海關的分析,山東省乃至周邊省市的貨物可通過多式聯運出口中亞和歐洲國家,沿黃地區貨物通過青島多式聯運海關監管中心海運出口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輸送商品種類涵蓋機械、電子、化工、紡織、汽車、家電、醫療、食品、建材、家具、服裝、文具、玩具、化妝品和農產品等上千品種。
時間快一倍費用降下來
千余企業受益多式聯運 5月9日,記者在海關窗口遇到了正在辦理通關手續的青島遠洋大亞物流有限公司海鐵物流中心現場部主管陸書盛,他告訴記者,他所在的公司自1998年開始與中亞國家做貿易,即從東南亞、日韓進口茶葉、棕櫚油、汽車配件等貨物,在青島轉關至中亞國家。“在青島開通中亞班列以前,我們要走15天左右的海運,而且要在鄭州等地中途中轉,現在中亞班列直達中亞口岸,不會產生二次運輸,運輸時間上縮短了一半,一個星期左右就能到。”陸書盛深有體會地說,青島有了多式聯運海關監管中心后,“貨源和客源陡增,發車效率非常高。”
“貨物只要運抵中心,就視為運抵口岸了,企業可以直接辦理報關、查驗、放行和集港等手續,通關更為便捷。”杜朝蓬介紹,這種功能之下,外貿企業整體通關和物流費用平均降低30%以上。
隨著各班列的陸續開行,青島多式聯運海關監管中心已形成北達俄蒙、南連東盟、東至日韓、西到歐洲的“四大經濟走廊”,極大方便了膠州市及周邊地區1000多家外貿進出口企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
“中心投運以來,最大受益者是沿黃九省一市及‘一帶一路’沿線企業,而青島本地的企業更是‘近水樓臺先得月’。”中外運物流有限公司的魯經理算了一筆賬,“利用海鐵聯運,僅僅從港口到多式聯運中心,每運輸一個集裝箱就可節約300元,公司每年累計節約運輸費用近百萬元。”同樣,貨物搭載中歐(青島)班列可直達莫斯科,全程7900公里,運行時間約22天,比海運節省30天左右。貨物搭載“東盟專線”抵達越南河內、同登等地區,相對海運節省一半時間,相對陸運節省20%的物流費用。
借助正在建設的膠東國際機場空運快捷優勢,青島海關還不斷探索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和郵遞快件業務,探索建設日本、韓國和中亞貨物的倉儲、中轉、分撥、展銷基地,促進國際商貿物流東聯西通。同時,結合“智慧海關”示范點建設,正為進出口貿易量身打造“港站一體、站站一體”。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