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標題: 2017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有項目現史前“剁手黨”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4月10日電(記者 宋宇晟) 9日,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在北京舉行。當日,26個入圍項目中的18個項目進行了成果展示。記者注意到,其中的陜西高陵楊官寨遺址項目已持續發掘十余年時間。值得一提的是,在該項目已發掘的這些墓葬遺址中,“很多墓主人都出現了曾經被‘剁手’的奇怪現象”。
2017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成果展示現場。中新網記者 宋宇晟 攝
始創于1990年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如今已走過了28年。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當日在致辭中稱之為中國“整個文博系統最受關注的活動”。
為什么能夠引起社會各方的關注?宋新潮認為,最核心的部分就是評選始終堅持嚴謹求實的學術標準,同時也讓文物保護和考古知識得到了宣傳、普及和推廣。
雖然每次的評選都被冠以“新發現”的稱謂,但其實參與評選的項目并非像聽起來那樣“得來全不費工夫”。
宋新潮覺得,對考古工作者來說,這些參評項目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比如浙江良渚遺址,從上世紀三十年代發現開始,不斷有新的考古成果。而在“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持續28年的歷史中,就有三次與良渚相關的考古成果入選“年度十大考古新發現”。
“考古‘新發現’就是不斷在尋找、探索過程中發現的?!?宋新潮說,這些項目中,有的是在和建設搶時間,經過很多周折得來的;有的是在和盜掘古墓遺址的斗爭中得來的?!拔覀兊男掳l現是不斷奮斗的結果,是考古學家擔當和斗爭的結果。”
高陵楊官寨遺址考古現場航拍圖(資料圖片)。圖片來源:西安晚報 記者 張宇明 通訊員 楊利平 攝
事實上,入選2017年度十大考古新發現的26個項目,工作延續時間普遍較長。例如福建明溪南山遺址、陜西西安秦漢櫟陽城遺址、河南洛陽東漢帝陵考古調查與發掘均為延續數年的考古發掘和調查項目,陜西高陵楊官寨遺址發掘工作更是持續了十余年。
陜西高陵楊官寨遺址項目負責人楊利平當日在成果展示中介紹,2004年起,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對楊官寨遺址開展了持續的考古發掘工作,確認了遺址總面積近百萬平方米。
公開報道顯示,2015年至2017年,為了探索遺址東北部聚落功能區分布狀況,在遺址東段環壕外開展針對性考古發掘工作時,發現一處大型公共墓地。該墓地被認為是國內首次確認的廟底溝文化大型墓地,填補了相關領域考古發現的空白。
值得一提的是,楊利平稱,發掘該墓葬過程中發現了明顯的骨骼位移情況。此前也有報道稱,在已經發掘的這些墓葬遺址中,“很多墓主人都出現了曾經被‘剁手’的奇怪現象”。
楊利平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介紹,有些手被放在人的頭骨側,而且擺放得非常整齊,還有一些手在人的其他部位,如腿部、腳部,或是填土里面,都發現有手指頭被移位的現象。
“我們認為這些可能是當時流行的一些喪葬的習俗,當然聽著比較殘忍,我們也在發掘的過程中戲稱這些人是史前的‘剁手黨’。”他說。
據悉,“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結果將在4月10日下午評選之后即時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公布。(完)
轉自:大眾網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