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網3月21日消息 “我母親恢復得很好,我們懸著的心終于可以放下了。”3月14日,88歲的龐奶奶(化名)在市立醫院集團西院區骨科成功實施人工股骨頭置換術,術后三天,老人便能坐起吃飯,術后六天,便可以練習下地行走,20日上午來到病房,老人已經能夠扶著步行器行走,這讓老人家屬深感欣慰。
3月11日上午,龐奶奶因車禍致傷,當時腰背及右髖部腫痛、不敢活動,家人迅速將她送到市立醫院集團西院區骨科,經詳細檢查后診斷為右股骨頸骨折,“考慮到患者已經88歲高齡,右側股骨頸骨折為頭下型,該部位骨折不易愈合。”西院區病區主任解思信在溝通時介紹,“如果采取保守治療,老人臥床時間比較長,容易發生墜積性肺炎、褥瘡等并發癥,嚴重時危及生命。我們分析評估老人的身體狀況并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后,首選右股骨頸骨折人工股骨頭置換術的治療方案,使老人能盡早下床活動,避免長期臥床,緩解關節疼痛,改善關節功能,同時配合適當的功能鍛煉,促進早日康復,改善生活質量。”解主任的建議很快得到了老人及其家屬的理解和配合。
三天后,龐奶奶被送入手術室,由市立醫院集團本部骨關節與運動學科主任兼西院區骨科學科負責人、首席專家郭傳友主刀,在硬膜外麻醉下成功為龐奶奶施行“右股骨頸骨折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手術時間不到1個小時。術后三天,老人便能坐起來吃飯,術后六天,老人已經能完全站立,并扶著步行器開始獨立行走。龐奶奶高興地對醫護人員說:“本來以為傷筋動骨一百天,骨折了要天天躺床上,還要給家人帶來很多麻煩。沒想到手術效果這么好,恢復得也挺快,真是太謝謝你們了!”
解思信主任提醒市民,老年人多有骨質疏松等癥狀,一旦受傷或者跌倒,很容易造成骨折,常見部位有腕部、腰部、髖部。如果家中老人受傷或者跌倒,仔細查看有無肢體損傷變形、有無劇烈疼痛、有無功能異常不能活動等情況,如果發現異常,一定要及時就醫。
通訊員 傅翔 記者 孫貼靜
[編輯: 王君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