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山東省立醫院病房樓里,總能遇到幾位來回走訪的“白大褂”。從著裝看,他們與醫生無異,但他們的真實身份是醫務社工,他們運用專業的心理學、社會學知識技能,為患者提供心理關懷、精神撫慰,幫助他們走出困境……從服務社區的“小巷總理”到幫助醫師、護士的得力助手,從困境兒童的心理疏導員到孤寡老人的貼心陪伴者,“社工”這個身份越來越被公眾所熟知。
今年3月20日是第12個國際社工日。當天上午,山東省暨濟南市2018年國際社工日主題宣傳活動在濟南舉行。記者從活動現場獲悉,目前山東通過全國社會工作職業水平考試的持證社工達到15322人,位居全國第6位;登記并依法管理的社會工作服務機構達到414家,其中省級2家、市級117家、縣級295家。
“社工與志愿者不同,社工需要有從業資格,在社工工作者資格考試中成績合格。同時也是受薪人員,有工資收入;而志愿者是無任何報酬的愛心參與者。”從事社會工作研究的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教授孫瑩說,學界對社工的定義是社會工作,指的是非營利的、服務于他人和社會的專業化、職業化活動。
近幾年,山東社會工作發展迅速,全省已有專業社工人才近5萬人,2017年全省社會工作專業崗位開發共14965個,20多所省內高校開設社會工作本專科教育專業。但同時,由于我省社會工作發展起步較晚,工作基礎相對薄弱,在社工服務普及程度、社工職業認知等方面,仍與北上廣深等地存在著不小的差距。
“社會認可度不高、收入不高是社工行業普遍存在的問題,剛入職的大學生收入基本在2500-3000元左右。”畢業于社會工作專業的社工趙文文告訴記者,薪酬待遇低、晉升渠道不明朗等問題,導致不少社工人才最終選擇離開社工群體。
按照山東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規劃要求,2018年山東城市社區專業社會工作者配備率要達到70%;2020年,城市社區專業社會工作者配備實現全覆蓋。趙文文說,隨著社會治理方式的轉變,越來越多的社工崗位被開發出來,相信未來社工工作會被越來越多人接受,也會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記者 齊靜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