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全媒體記者 徐軍 王鑫鑫報道
半島都市報3月20日訊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今年的主題是“規律作息 健康睡眠”。20日,記者從青島市精神衛生中心獲悉,2007年該中心開設失眠門診以來,門診量逐年上升,從最初的年門診量2000余人次增加到了2017年的16000余人次,十年間接診量增加了7倍。專家介紹,抑郁是導致失眠的最大因素,此外,40%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礙,導致睡眠不足,影響健康。
48歲的市民王先生平時身體健康,但近5年來,他在睡眠中做夢越來越多,夢境也越來越鮮明生動,并且醒后能記住大部分內容。隨著時間推移,王先生夢中出現的與人爭執、被追趕逃跑等場景越來越多,有時他甚至從噩夢中做出奇怪的動作,并從中驚醒、喊叫、發怪聲。經常夢中與人搏斗,夜晚在床上揮打手臂打到妻子,或者夢中翻滾下床“摔醒”自己。
夜復一夜的噩夢讓王先生苦惱不已,他曾一度每到夜晚不敢入睡,怕出現過激行為,而白天又無精打采,心情郁悶,做事興趣差,工作能力一日不如一日。市精神衛生中心開放科主任高安民接診了王先生,并給他做了多導睡眠監測等檢查,最終確診王先生患有抑郁癥和異相睡眠期行為障礙。在經過一段時間治療后,王先生的睡眠效果有了好轉。
失眠是睡眠障礙的一種。高安民介紹,當出現入睡困難(比日常規律睡覺時間延遲半小時以上)、睡眠維持障礙、早醒(比日常規律起床時間提前半小時以上)、睡眠質量下降、晨醒后沒有恢復感這五條中的一條時就是失眠。
透過這十年接診的經歷,高安民總結了以下造成失眠的原因:精神疾病(主要是情感性精神障礙、應激障礙、精神分裂癥)占48%、周期性肢體運動占16%、物質依賴占16%、心身疾病占20%。其中,抑郁是導致失眠的最大因素。
從去失眠門診的人群統計看,老年人多于青年人,近年來有年輕化的趨勢,青年人和學生逐年增多,城市多于農村,性格不穩定者比其他性格者高2~3倍。從性別看,受社會壓力大,月經期、孕產期、更年期激素水平變化大等因素的影響,女性失眠數大于男性,女性占66%,男性占34%。主要失眠癥狀為睡眠維持困難,其次為入睡困難。
睡眠障礙比失眠更普遍。高安民告訴記者,40%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礙,有睡眠障礙的女性是男性的1.5倍,40~60歲的中老年人占據睡眠障礙患者的四分之三。兒童也不能擺脫睡眠障礙的“黑手”,據悉,46.97%的兒童有夢魘、夜驚、睡眠不安等。另外,綜合醫院內科病人精神科會診中80%為主訴睡眠障礙,睡眠障礙能對心身造成巨大傷害,目前屬于睡眠障礙的疾病已達80多種。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