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9月1日上午10時30分,青島一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領到了全市第一張“多證合一”營業執照。(資料照片)
半島特派記者 李曉哲 徐杰
“民營企業關心的問題,在報告中都得到了答案。”這是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德州扒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崔貴海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說的,也是來自商界的代表委員們普遍的心聲,叫好聲一片。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減輕企業稅負、大幅降低企業非稅負擔等實政,讓企業家們振奮不已。
到政府事好辦
讓企業有錢賺 連日來代表委員審議討論政府工作報告時,“放管服”的進一步深化改革是關注點之一。“報告中突出了放管服的改革,大力優化營商環境,為市場主體增添了活力,為人民群眾增加了便利。我認為營商環境是一個省乃至一個國家經濟有沒有活力一個非常重要的標志,營商環境好了,整個經濟發展就有活力;營商環境比較差,制約了經濟發展,整個市場主體就沒有活力。”崔貴海說,特別在山東優化營商環境更加有必要,尤其在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推進過程中更要如此。
“思想不轉變對整個經濟發展都會有很大的制約。”他說,國家要求要深化放管服服務,這就需要進一步提升政府工作人員尤其是服務窗口人員的業務能力和服務態度。”
也有代表在審議的過程中談到營商環境的改善,提出放管服改革并不是簡單地將辦理手續縮減了,百姓跑腿少了,而是優化了辦事流程,提升了政府部門工作人員的辦事效率和質量,不能改革后“門好進了,臉好看了,但是事兒照樣難辦”。
稅費改革也頗受來自企業的代表委員關注。崔貴海代表在發言時說,他們公司去年主營收入5億元,納稅6500萬元,工資等5000萬元,他們公司的財務費用控制得比較好相對較低,而有的企業大部分剩余利潤都被財務費用“吃掉了”。“這些年實體經濟發展比較慢,是因為不少企業‘無錢可賺’。”他說,報告指出降低企業的稅負,促進實體經濟轉型升級,著力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這將對整個實體經濟也是非常好的促進作用。
全國人大代表,辰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杜振新也說,“減稅降費這是企業最關心的,減稅是大的利好政策,企業更關注的是降費,尤其是對各個中小企業來說。減稅降費利好是對企業提升在發展在創新的信心很重要。”
優化營商環境
措施引發共鳴 全國人大代表,民建中央調研部部長、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蔡玲發言時表示,“總理在講到深化放管服改革時,掌聲連連。”她說,報告中對于營商環境屢屢涉及,國內談、國際談,改革談、開放談,體現出對其重視程度。
“營商環境是一個地方有沒有活力的重要標志。每一年世界銀行都出一個各國營商環境報告,去年我們改革力度非常大,中國在2017年報告中相比前一年開辦企業便利度上升了7個名次。”她說,下一步我們要跟國際通行的經貿方式對接,就要接受對比,一個地方有沒有競爭力、活力,營商環境很重要。
而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找到問題的癥結。蔡玲建議要拓寬政企溝通的渠道,要“認真解決民企的突出問題”,讓營商環境更好發展;要深入到基層聽取企業家的心聲,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
她還建議完善企業信用大數據系統,依托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手段,將分散在各處的個人、企業信用數據整合,更綜合全面也更高效地評估企業信用度,更好地為企業服務。她還對當前區別于傳統行業的新興經濟發展提出自己的建議,她說,現在很多新興經濟呈現輕資產、重技術、跨界融合、互聯網+的特點,營業執照經營范圍很難按照過去傳統分類,需要進一步推進放管服,推進經營大類注冊。
的確,政府工作報告中對營商環境、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做了大篇幅的部署。在“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作中,就明確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繼續抓好“三去一降一補”,大力簡政減稅減費,不斷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提升經濟發展質量。
其中多項工作引發代表委員共鳴。深化“放管服”改革方面,要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在全國推開“證照分離”改革,重點是照后減證,各類證能減盡減、能合則合,進一步壓縮企業開辦時間。大幅縮短商標注冊周期。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間再壓減一半……在進一步減輕企業稅負方面,改革完善增值稅,按照三檔并兩檔方向調整稅率水平,重點降低制造業、交通運輸等行業稅率,提高小規模納稅人年銷售額標準。大幅擴展享受減半征收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小微企業范圍……全年再為企業和個人減稅8000多億元,促進實體經濟轉型升級,著力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大幅降低企業非稅負擔方面,進一步清理規范行政事業性收費,調低部分政府性基金征收標準。繼續階段性降低企業“五險一金”繳費比例……全年要為市場主體減輕非稅負擔3000多億元,不合理的堅決取消,過高的堅決降下來,讓企業輕裝上陣、聚力發展。甚至具體到要明顯降低企業寬帶和專線使用費、降低電網環節收費和輸配電價格這樣的小事。
■相關新聞 島城市場主體 今年計劃突破130萬戶 營造優良的營商環境,我省也在不斷努力。深化放管服改革方面,我省在全國率先編制公布省市縣三級行政審批事項目錄清單、行政權力責任清單,分12批消減641項省級行政審批事項,公布了35998項“零跑腿”和“只跑一次”事項,全面完成各級行業協會商會改革。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方面,我省形成“1+37”財稅改革制度框架體系,省級專項轉移支付項目由2013年的243項壓減到61項……
作為我省藍色經濟龍頭城市和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三核”之一的青島,尤其注重營商環境的優化。2017年,青島在商事制度改革上,由“20證合一”向“42證合一”推進,市場準入便利化程度不斷提高。整合再造辦事流程,推出“三個一次”便民助企服務舉措,18項業務實現“一次不用跑”或“最多跑一次”。全市市場主體總量達到118.7萬戶,同比增長18%,青島市作為“推動工商注冊制度便利化工作及時到位、落實事中事后監管等相關政策措施社會反映良好的市”被國務院表揚激勵。
青島市去年還下發了《關于大力培育市場主體加快發展民營經濟的意見》,出臺了20條“真金白銀”惠企政策。去年全市新登記市場主體25.1萬戶,同比增長33.5%;平均每天誕生新市場主體689戶,城市創業密度達到1290戶。全力開展“千企招商大走訪”活動,走訪民營500強企業、民營行業領軍企業68家。
還開發建成市場主體大數據分析系統。大力實施商標品牌戰略,啟動商標品牌云基地建設,有效國內注冊商標達13.88萬件;行政認定馳名商標總量137件,居全國同類城市第二。2017年,全市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申請量達1569件、列全國第一,目前有效注冊總量達1772件。
今年青島將繼續拓展商事制度改革的深度和廣度,大力培育市場主體做強民營經濟,切實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打造富有活力和競爭力的營商環境。其中,在培育發展市場主體方面,青年計劃年內全市市場主體總量突破130萬戶,其中企業總量突破47萬戶。大力實施“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骨干民營企業梯次培育行動,年內力爭6戶民營企業入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3戶民營企業營業收入突破百億。商標品牌戰略的實施將推進青島的高質量發展,今年將繼續推進商標注冊便利化改革,年內全市注冊商標總量增長15%,馳名商標新認定5件以上。
[編輯: 張珍珍]
相關專題:
2018全國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