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不是一架普通的飛機,5年來,習近平主席就是乘坐著這架元首專機,完成了29次出訪,飛行57萬多公里,累計198天,訪問遍及五大洲、57個國家及主要國際和地區組織。在習主席一次次出訪,一次次出席國際場合中,世界得以接近中國、讀懂中國。
2017年11月,習主席赴越南出席了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峰會,這是中共十九大后,中國最高領導人首次亮相國際多邊舞臺。對于很多觀察家來說,這無疑是了解十九大后中國走向的一個絕佳機會。
2017年11月10日下午2時15分許,阿里亞納會展中心,上千名來自亞太地區的工商界領袖紛紛從座位起立,舉起手機,想要定格習近平主席步入會場的精彩瞬間。
這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十九大后首次出席國際會議。習近平主席用了近一半篇幅向世界介紹十九大以后中國即將開始的新征程。30分鐘演講,17次掌聲,嘉賓們給予習近平主席的演講熱烈回應。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阮宗澤:其實等習主席到的時候他們這個會已經差不多結束了,很多出席這個會議的領導人、工商界大佬、政治人物他們說習主席不講話我們不走。那么為什么大家對習主席的講話如此渴望,如此期盼,是因為這是在中共十九大以后,習主席第一次在國際多邊場合講十九大以后的中國,講中國的治國理政,講中國內外政策,所以這個是你不可以錯過的一個機會。
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副院長 王義桅:全球都在研究習近平新思想,可以這么說,世界渴望真理,渴望擺脫貧困,渴望世界和平繁榮,這個都是共通的。那么中國這些經驗,中國這種模式,中國這種發展路徑是源于中國而屬于世界的,所以這就是它的世界性。
這兩年,有一本書圈粉無數,柬埔寨首相洪森帶著800多人參加它的首發式,它被秘魯總統庫琴斯基和法國前總理拉法蘭等政要擺在案頭,也被臉書首席執行官扎克伯格視為必讀書目,這就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這本書何以風靡全球,讓全世界都在閱讀呢?
馬丁•阿爾布勞,因研究經濟全球化理論而享譽國際。如今,在他的書桌上,總是放著一本《習近平談治國理政》。阿爾布勞說,這本書不僅僅是關于治國理政,更重要的是,它代表了一整套可以用于建立持久秩序的思想體系。世界需要思想體系,以靈活應對各國和世界面臨的挑戰。
從東方到西方,從發展中國家到發達國家,從各國領導人到各界民眾,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一書好評如潮,將其視為經典。2015年博鰲亞洲論壇期間,法國前總理拉法蘭特意請習近平在自己仔細研讀過的那本《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上簽了名。
法國前總理拉法蘭:對我來說,這本書確實指明了創新、進步和現代化的方向。
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副院長 王義桅: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一個鮮明的特征就是它的世界性。可以體現在這三個方面,源于世界、通過世界、為了世界。源于世界就是我們思維出發點是來自于對世界局勢的深刻觀察,來自世界各國對中國的期盼,來自于中國對世界的這樣一個擔當。通過世界,不是關起門來搞建設,關起門來搞改革,包括反腐、四個全面都是把中國納入到整個世界的這樣一個整體性來看待問題的,通過世界性的改革和世界反腐的合作來解決中國所面臨的這樣一些問題,所以這個方式一定是國際上認可的合作的方式。最后是為了世界,為了世界更加美好。
世界那么大,問題那么多,解決之道在哪里?很多時候都要看中國。2017年中國GDP總量超82萬億元人民幣,全年增速達6.9%,亮眼的成績單再次令世界驚嘆。十八大以來的五年,我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從五十四萬億元增長到八十二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百分之三十。與此同時,中國聲音、中國方案、中國智慧正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理解、支持和響應,正在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
2017年1月,群山環繞的瑞士小鎮達沃斯已被皚皚白雪覆蓋,79歲的世界經濟論壇主席施瓦布冒著嚴寒來到車站。他即將迎接的,是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上最引人矚目的貴賓——習近平。
2017年初的世界,正處于關鍵當口,開放與封閉、合作與對立、前進與倒退等各種力量交鋒,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全球化遭遇逆風。世界到底怎么了,我們該怎么辦?在疑慮與喧囂聲中,全球目光聚焦于中國。
習近平對施瓦布說,“您多次邀請我來達沃斯,我一直在考慮什么時間來最合適。來得早不如來得巧。當前,關于世界經濟有各種議論,在這個時刻發出中國聲音更有意義。”
2017年1月17日,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開幕式。
習近平:世界經濟的大海,你要還是不要都在那兒,是回避不了的。搞保護主義如同把自己關入黑屋子,看似躲過了風吹雨打,但也隔絕了陽光和空氣。
習近平鮮明地亮出中國主張,撥開了反全球化的迷霧,推動經濟全球化向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方向發展,為處在十字路口的全球化進程指引方向,其影響力瞬間傳遍整個世界。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 他的演講對各種文明智慧兼收并蓄。
瑞士聯邦主席 多麗絲•洛伊特哈德:習近平主席的演講闡述了中國能為穩定世界經濟作出哪些貢獻。
塞爾維亞總統亞歷山大•武契奇:這是在一天中發生的一場革命,那一刻,每個人都愛上了這位中國領導人。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院長 季志業:習主席在達沃斯的這一場演講,被很多國外的專家、學者看作是中美角色的一個互換,就是中國承擔起了全球化進程引領者的作用。
英國《金融時報》這樣評述2017年初達沃斯小鎮迎來的中國時刻:“如果現在大家要想想,自己應該走哪條路,未來在哪里,那么就請看一看中國。”
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副院長 王義桅:世界好了,中國才能好,而中國好世界會更好。出發點就是從世界,最后再看到中國。以前我們講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現在中國和世界是高度相互依存,命運與共,所以天下不掃,一屋也掃不了。所以他經常把中國的問題和世界其他國家所面臨的問題放在一起來考慮。我覺得他真正把四個自信變成四個自覺,就是說自覺地通過世界來思考問題。
2013年秋,習近平出訪哈薩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亞期間,先后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二者共同構成了“一帶一路”倡議。截至目前,我國已與8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了超過100份“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像我們的鄰國老撾,很多老撾人一輩子都沒有坐過火車。建設一條讓老撾走出“陸鎖國”的鐵路,搭上經濟騰飛的列車,是幾代老撾人的夢想。如今,通過“一帶一路”,中老鐵路已經開工。它全長414公里,將連接中國南部口岸和老撾首都萬象,穿越老撾多個省市,成為拉動老撾經濟發展的火車頭。老撾歌手還專門為“一帶一路”寫了首歌。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院長 季志業:過去我作為一個研究者,總覺得中國只是自己在悶頭搞經濟建設,怎么和世界各國一起發展呢?習主席提出了“一帶一路”這個倡議,一下子得到了全世界共同的反響,非常好,這個倡議就是以基礎設施建設,全世界最稀缺的資源,或者說需求量最大的一個建設項目作為抓手,來推動“一帶一路”的建設,這個具體的倡議很快得到了大家的響應。
2017年5月14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來自全球29個國家的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以及1500多名各國嘉賓齊聚北京,參加這一盛會。
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副院長 王義桅:“一帶一路”這樣的倡議,不僅是為了解決中國本身的結構性的改革,也是為了實現世界經濟的再平衡。所以可以說真正把統籌國內外兩個大局,化為自覺的這樣一個思維方式。
對于我們要建設一個什么樣的世界,習近平也向我們描繪了美好前景,那就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習近平把它闡釋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阮宗澤:中國提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實際上是作為一個不斷崛起負責任大國向世界表述一種負責任的表達,就是中國我們要和世界共享發展的機會,而且共商、共建、共享未來建立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建立更加美好的世界就是要把中國的利益和國際社會的利益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擴大它的利益匯合點,這就是人類命運共同體應運而生。
2017年11月,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在北京舉行。來自世界上120多個國家近300個政黨和政治組織領導人共600多名中外代表參加對話會,這是首次中國共產黨與全球各類政黨領導人對話會,也是出席人數最多的一次多國政黨領導人對話會。中國的巨大成功使外國政黨都想全面解讀奇跡發生的原因,是什么成就了今天的中國?
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 宋濤:越來越多的政黨、政要希望了解中國共產黨如何領導中國實現快速發展并取得巨大成就的經驗,找到破解自身發展難題和全球性挑戰的鑰匙。
俄羅斯統一俄羅斯黨最高委員會主席 鮑里斯•格雷茲洛夫:這些經驗涉及中國政府組織、執行、立法、執法等部門的工作,以及干部培養等等,這是我們應該借鑒的。
阿根廷共和國方案黨主席 斯齊亞沃尼:我對中國所取得的進步印象深刻,他們正引領世界許多國家發展。
從國內重拳反腐到在國際上開展追贓追逃合作,從生態文明建設到引導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從實施精準扶貧到關注發展中國家的減貧問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處處體現著全球視野,國際胸懷。這種視野和胸懷,秉持的不是你贏我輸的零和思維,而是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追求的不是曲徑通幽的后花園,而是各國共享的百花園。它詮釋著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真諦,探索出一條與世界各國共創美好未來的寬廣大道。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