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視網消息:中國外文局17日首次發布了《中國話語海外認知度調研報告》,報告顯示:近兩年中國話語以漢語拼音的形式在國外的接觸度和理解度大幅提升,拼音和漢字“中為洋用”正在成為英語圈國家的一種新現象。
在這份報告中,認知度排在前100名的中國詞,文化類所占比重最大,春節、重陽等中國傳統節日悉數上榜。一個有趣的現象是,過去不少翻譯成英文的中國詞,開始被漢語拼音替代。比如熊貓,外國人不光知道panda,還知道這個憨態可掬家伙的中文叫法“熊貓”。還有餃子,過去叫dumpling,現在越來越多的外國人,直接叫它JIAOZI,最新版的《牛津英語詞典》也把拼音“JIAOZI”收錄進去。
中國外文局副局長 王剛毅:“不僅反映我們傳統的文化當中軟的那一方面,同時我們在科技、在經濟、在政治領域的一些概念,也以漢語拼音表現形式擱到了國外的這些有關中國的話語當中去。”
經濟類詞匯“人民幣”的外媒傳播度和民眾知曉度也十分搶眼。無論在美國紐約曼哈頓、還是英國倫敦金融城,伴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速,漢語“人民幣”不僅成為高頻詞,還成了金融圈的必修中文詞。
中國銀行倫敦分行交易員 西蒙茲:“在交易中心聽到最多的一個中國詞是‘人民幣’。”
值得注意的是,“一帶一路”、“十三五”、“中國夢”,一系列由中國定義、帶有鮮明中國特色的詞語也以原汁原味的方式走進世界。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