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邊紅燈籠高高掛起,將喜氣洋洋的佳節氣氛渲染得更加濃烈。在中華兒女心中,春節是最為重要最被珍視的節日。無論身在何處,即便風塵仆仆,也要趕回與家人相守,一起辭舊迎新、展望未來。
年除日是一年的最末一天,也是年節中最忙碌的一天。貼春聯就是主要活動之一。春聯豎著寫,豎著讀,豎著貼。貼時自右而左,先上聯,后下聯。上聯貼于右手一邊,即門之左邊;下聯貼于左手一邊,即門之右邊。上聯與下聯,不可任意倒貼。在許多地方有“貼得早,過得好”的習俗。
年夜飯又叫“隔年飯”,菜肴精致,有餃子、年糕、團圓餅等,種類豐富。膠東年夜飯除水餃外,還要吃“團圓餅”。這是一種發酵面制作的夾層面餅,夾層用大棗、紅糖為餡,厚5厘米左右,直徑一般30厘米左右。吃年夜飯時,每人一份,都要吃,以示全家和睦友好,大吉大利。
魯西一帶還吃“花斑馬”,系用面粉摻進整粒的熟紅豆蒸制而成的,除夕夜食此,寓意飛黃騰達。其他小食品還有:芋頭,寓意生活愉快;煮南瓜,古稱“金瓜”,象征財富;帶魚,整條帶魚一圈圈圍于碗中蒸熟,謂之“圈福”。另有“隔年菜”“合菜”等。飯后還要吃“炒花生果”,謂之“長生果”。
飯后,一家人一邊看春晚,一邊包第二天一早煮食的水餃,成為大多數山東家庭除夕夜的縮影。正月初一早飯,山東各地均吃水餃。魯中等地習慣吃素餡水餃,餡用豆腐、粉絲、炒雞蛋、白菜調制。素餡取素凈之意,喻一年無麻煩事。膠東人家,則多為葷餡,或葷素搭配,里面還要包進硬幣、花生仁、栗子、大棗、糖塊之類的吉祥物,數量為偶數。另外,還有吃年糕和“十全菜”的習俗。吃年糕寓意年年高升,吃十全菜(用10種菜蔬熬制而成的菜)則寓十全十美,萬事如意之意。
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初一早晨,歡鬧了一晚的孩子睡醒后,早早穿好新衣,吃過早飯,相約出去拜年玩耍。大清早,大人小孩,男男女女,穿上最漂亮的新衣,出門拜年、“夸新”。人們先拜長輩,后拜四鄰,長輩便把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們。農村一般家拜是自家人中小輩給長輩拜年,然后給本村未出五服的長輩拜年。種種民間文藝也開始走街串巷,進行演出,如有雜耍、高蹺、旱船、龍燈,挨村挨街拜年。
大年初一,在各地傳統民俗中,也有些禁忌。如正月初一忌睡懶覺,認為這天睡懶覺則一年不勤。有的則認為吃飯時不能將碗吃空,碗里要留一點,叫有余。
轉自:大眾網
[編輯: 劉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