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青年網北京2月12日電 (記者 曾繁華) 春節將至,中國人即將迎來“辭舊迎新”的重要時刻。中國經濟,也在新時代的大背景下蓄勢待發。
回顧過去的2017年,全球黑天鵝事件頻發,而中國經濟一枝獨秀,穩定發展。展望2018年,中國經濟又如何行穩致遠,實現高質量發展?
近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博士后聯合會主席程志強教授接受中國青年網記者專訪時表示,2018年,在追求高質量增長的大背景下,中國經濟將持續穩中有進。同時,中國經濟不會僅僅“獨善其身”,更會為世界經濟、人類福祉貢獻中國智慧與機遇。在習近平總書記很早便提出的推動能源消費革命、能源供給革命、能源技術革命和能源體制革命等能源領域“四個革命”重要論斷指導下,建設全球能源互聯網,既是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要體現,又是推動能源革命、應對氣候變化的必由之路,更將有力促進全球產業轉型升級。
洋山深水港四期全景圖。中建港務供圖
中國青年網:2017年中國經濟雖然下行壓力很大,但依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在全世界一枝獨秀,您認為這背后的主要影響因素是什么?
程志強:的確,2017年全球黑天鵝事件頻發,面對復雜的國內外環境,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中國經濟在多方壓力下依然保持較強的增長韌性,2017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827122億元,比上年增長6.9%,經濟增速實現2011年以來的首次回升,預計新的一年經濟增長速度仍將在6.5%-6.9%的穩定區間波動。
中國經濟的穩定發展得益于需求與供給兩個方面:
需求方面,2017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保持10.3%的速度增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穩定器”和“壓艙石”作用不斷增強;雖然在樓市調控與環保限產力度加大的政策影響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放緩,但民間投資5.7%的增速仍快于2016年同期;此外,進出口總額均保持兩位數增長,而且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拉動由負轉正。
供給方面,2017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效果明顯,制造業PMI連續處于景氣區間,工業企業利潤不斷提升,經濟結構也進一步優化:2017年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貢獻了經濟增長的64.5%的份額,高于資本形成貢獻率31.7個百分點;產業結構方面,前三季度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了7.8%,服務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58.8%,實現第二產業向第三產業服務業的經濟結構轉變,將繼續成為經濟結構深化調整的方向。此外,區域結構優化的作用開始凸顯,2017年 “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以及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繼續穩步推進,中西部地區的工業增加值增速和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明顯高于全國,區域協調水平不斷增強。
中國青年網:2017年中國經濟仍然處于增速換擋的階段,經濟增長質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您對2018年中國的總體宏觀經濟形勢作何判斷?
程志強:總體上,2018年中央將繼續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落實十九大的改革措施,中國經濟將完成從中高速度增長到高質量增長的發展階段轉變,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以及信息技術產業等在內的新經濟板塊或將加速發力,成為中國經濟邁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的亮點。
2018年中國經濟將持續穩中有進,預計經濟增速為6.5%以上。做出這一判斷主要是基于國內相關指標的改善和全球復蘇的國際環境。在國內,我國經濟連續下行6年之后出現小幅反彈跡象,國內民間投資增幅明顯,消費結構進一步升級,出口回暖,“三駕馬車”的均衡增長趨勢將為未來我國經濟穩定發展提供重要支撐。而且從全球來看,世界經濟的復蘇也將為中國經濟穩定增長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美國、日本以及歐洲經濟體國內實際GDP增速穩定在2.0%-2.5%的增長區間,俄羅斯、巴西以及南美等新興市場國家的PMI也都有所回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上調了全球經濟增長預期。
中國青年網:從生態文明建設的維度,如何看待中國經濟向高質量增長階段邁進?
程志強:2017年我國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生態環境改善明顯,但由于我國傳統的地方政府考核體系的影響,很多地方環境治理投入的力度還不大,還沒有意識到生態文明建設對我國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戰略意義。而且,很多規模較小的企業也無力承擔減排的責任,不得不尋求企業間的兼并重組。2018年中央將進一步強化環境約束,通過運用市場機制淘汰一批落后產能,倒逼企業綠色技術升級,而且政府、企業與社會三位一體的環境政策、環境治理以及環境監督機制將會進一步完善。此外,抓住新一輪全球能源革命歷史機遇,加快推進國內能源互聯網建設,推動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也是開創生態文明建設新征程的重要戰略之舉。
中國青年網:可以介紹下全球能源互聯網嗎?
程志強:早在2014年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推動能源消費革命、能源供給革命、能源技術革命和能源體制革命等能源領域“四個革命”的重要論斷。秉承“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習近平主席在2015年聯合國發展峰會上倡議探討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全球能源互聯網是能源工業革命的新構想,從能源生產、能源調配和能源消費三個方面推動能源領域的全面革新,是有效解決世界能源問題、促進全球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舉措。十八大以來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迅速發展為這一偉大能源工業革命構想注入了活力,奠定了基礎。
建設全球能源互聯網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全球化實踐。十八大以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正在將全球能源互聯網這一偉大構想變成現實。中國發起成立的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經過兩年多的努力,已經成為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組織。會員數量超過360家,遍布45個國家和地區,在推動全球能源互聯網建設、引領能源工業新革命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豐富成果。目前,中國與歐洲、拉美、亞洲等區域建立了能源互聯網合作機制;全球能源互聯網建設已經納入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行動計劃,同時也是各國落實《巴黎協定》的有力抓手。合作組織科研人員經過潛心努力研究,成功繪制了世界首份全球骨干電網圖,研究提出了全球能源互聯網骨干網架、各大洲能源互聯網規劃和重點區域電網互聯規劃,中-韓-日、中-緬-孟等一批標志性示范工程正在加快推進。該組織已經成為引領世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
中國青年網:中國牽頭發起的全球能源互聯網,對世界能源革命、應對氣候變化,有何意義?
程志強:從目前看,中國的決策是英明和正確的,習近平主席面向全世界倡議構建的全球能源互聯網是一個偉大工程,是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要體現,是推動能源革命、應對氣候變化的必由之路,將有力促進全球產業轉型升級,特別是帶動我國技術、裝備、標準和服務“走出去”。比如中國國家電網公司已經在菲律賓、巴西、葡萄牙、澳大利亞、意大利和希臘等多國穩健運營國家級電網,為所在國家清潔能源開發和電網互聯互通等提供了有力保障,受到有關國家的高度認可和贊譽。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全球能源互聯網建設提供了智力支持和經濟基礎,向世界展現了中國新發展理念,也向世界充分彰顯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優越性、開放性和獨特性。
建設全球能源互聯網是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抓手。全球能源互聯網通過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加深了國家之間的經濟社會與能源交流;同時將為“一帶一路”國家解決環境問題,以清潔能源替代傳統能源,有效減少污染物排放,促進生態修復和環境保護;更重要的是全球能源互聯網建設能夠拉動各國經濟增長,增加就業,調整產業結構,優化各國要素配置,發掘“一帶一路”國家經濟增長新動能,為實現“一帶一路”偉大構想的實現提供了重要手段和方式。
全球能源互聯網將會改變能源生產方式,轉變能源使用觀念,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在建設全球能源互聯網過程中,中國引領了能源工業新革命的潮流,為提高人類福祉貢獻了中國智慧。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