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黃渤海的冰情重于去年同期。
“中國海警1401”船破冰前行。
調查隊員在打撈海水。 (圖片均由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提供)
半島全媒體記者 韓小偉 通訊員王晶
1月24日上午10時,“中國海警1401”船緩緩駛離團島碼頭,全面展開對我國渤海及黃海北部海域海冰船舶走航海冰調查。據了解,自1月24日至2月上旬,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派出“中國海警1401”船執行此次海冰船舶調查任務,計劃完成全部33個站點的海冰觀測。經過數日的調查,從今年黃海北部的海冰冰情來看,明顯要重于去年同期。
-20℃甲板上一站一小時 在船艙外溫度最低達零下20多度的海面上,寒風凌冽。據悉,參與此次海冰船舶調查的北海預報中心海冰調查隊員共有3人,領隊鄭培寧及兩名海冰觀測員梁榮貴、劉碩,他們曾先后參與6次海冰調查任務,有著豐富的海冰調查經驗。截至1月31日,已完成15個測點的海冰調查。極寒天氣中,調查隊員在甲板上一站就要一個多小時。隊員們一絲不茍地利用測溫儀,監測海上氣象要素。觀測員還要將身體半探出船身,用水桶打海水。海面風力達4至5級,被繩子拴著的水桶來回晃動,調查隊員也要來回移動,十分危險。海水中因有較多鹽分,鹽度比較高,冰點比淡水低,約為零下1.33攝氏度,而且隨著表層海水溫度越來越低,海水也會不斷增厚。
為全面掌握調查海域的海冰數據資料,調查隊員使用了海洋浮球記錄儀浮標。隊員們要將微型浮標拋向大海,這種浮標主體部分用藍色塑料殼包裹,形似養殖海帶用的浮球,里面裝置有海流、氣象和水溫傳感器三套設備。海流傳感器可測流向、流速;氣象傳感器可測溫度、濕度和氣壓;水溫傳感器可對3米以下的表層海水、3米到10米的中層海水,以及10米以上的底層海水進行溫度測量。
鄭培寧介紹,本航次將在開闊水域陸續拋設4個海洋浮球記錄儀浮標。浮標在入水后,電源會自動接通,各個傳感器就會開始工作并發射信號,衛星會將收集到的數據信息,實時傳輸回北海預報中心數值模擬室。
總體冰情較去年同期偏重 據介紹,渤海和黃海北部每年冬季都會出現海冰。一般每年11月下旬開始結冰,翌年3月中旬終冰,冰期約110天。根據北海預報中心最新預報顯示,2月上旬,渤海及黃海北部的海冰冰情基本維持,總體冰情接近常年同期,較去年同期偏重。連續參加過6次冬季船舶走航海冰調查的鄭培寧說,從今年黃海北部的海冰冰情看,要明顯重于去年,僅浮冰外緣線,就比去年增加了3到5海里,如果1月下旬至2月上旬冷空氣繼續,這一地區的海冰將會一直持續到3月份才會解凍。預計遼東灣海冰浮冰外緣線達65至75海里,最大冰厚35厘米;渤海灣浮冰外緣線5至15海里,最大冰厚15厘米;萊州灣浮冰外緣線5至15海里,最大冰厚15厘米;黃海北部外緣線15至25海里,最大冰厚25厘米。
直擊 浮冰厚度達30厘米航行很艱難 “中國海警1401”船完成黃海北部海冰調查后,穿越渤海海峽進入遼東灣。1月30日,船從遼東灣半島進入長興島海域一路北上,由此展開遼東灣海冰調查。進入第三個觀測站點長咀子附近海域時,海面出現大量浮冰。本次海冰調查主要是緊貼海冰外緣線航行,因為漂浮在海面上的海冰已經有了一定的冰厚,一旦堵住船舶的海底門,就會損傷船舶機械設備,因此在海冰區域航行,一刻也不能掉以輕心。
船長黃殿臣介紹說,如果積冰厚度達到20厘米左右,靠船自身的動力沖破海冰比較困難。此外,在這種厚冰殼里航行,對船體船殼本身也是一種損傷,特別是浮冰達到30厘米厚的時候,一般的船航行十分艱難。如果延誤久了,持續低溫,可能船就會被封在冰里。
當船舶航行至遼東灣中部時,遇到了冰情最為嚴重、覆蓋面積最大的海冰冰區。海冰整塊并排重疊地結實凍在一起,場面十分震撼。船舶航行需要沖破海冰才能繼續前行,十分危險。根據預測,遼東灣2月2日至4日會迎來一次較大降溫,海冰會在短時間內快速發展,北海預報中心提醒沿海各地應密切關注海冰冰情預警信息。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