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9月,膠州市鋪集鎮張家屯小學副校長王德慶,榮獲山東省“全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工作者”稱號, 12月16日,在紀念膠州市關工委成立20周年表彰大會上,他又被膠州市委、市政府授予關心下一代突出貢獻獎。
榮譽的背后凝聚著王德慶40年如一日扎根鄉村小學辛勤耕耘的幾多汗水,也更加激發出他老驥伏櫪志在關心下一代成長的不竭動力。他教書、編書、寫稿、宣講,弘揚主旋律,歌頌正能量,儼然一顆常青樹,護佑桃李滿庭芳。
年屆花甲的他,自1978 年4月從教以來,一直堅守在村級小學教學一線,并分管學校德育及家長學校工作。今年,王德慶到了退休年齡,就要離開他所摯愛的教育崗位,內心充滿無限的眷戀。如何發揮余熱,退休不退志,在未來的歲月中更好地為家鄉文化教育事業盡心出力,成為擺在他面前的首要問題。
站好最后一班崗,愛心撫育桃李香。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是王德慶的信條。去年一次值班時,他發現一個學生獨自坐在操場里掉淚,經了解得知,孩子是一年級剛入校的一名孤兒小孫,父母車禍去世后由外祖父外祖母撫養。小孫平時不愛交流,對學習有厭倦情緒。王德慶便經常利用課余時間和他談心,給他買一些學習用品,資助他學習。以后每次值班,王德慶都要給小孫佩戴上標志,帶領他一起執勤,培養他的自信,讓他感受到師愛的溫暖。課外活動時間他就把小孫領到辦公室,教他電腦打字、繪圖,鼓勵他發憤讀書。經過一學期的悉心輔導,小孫有了較大轉變,學期結束時被評為學校的“三好學生”“優秀少先隊員”和“進步之星”。
看到孩子的巨大變化,小孫的外祖父親自寫了感謝信送到鎮政府和市教體局,他十分感激地說:“沒有王德慶老師,就沒有這名孤兒的今天!”
這只是王德慶愛心撫育桃李的一個小事例。這些年來,他經常利用課余時間、節假日進行家訪,全面了解學生的家庭狀況。尤其是對家庭經濟困難、單親家庭以及留守兒童等學生,更是倍加呵護,為他們買學習用品、代繳校服費用等。外出學習或聽課時,他總是自費為貧困學生及其家長買些學習用書,無償送給他們。
在學校教學、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王德慶老有所為,孜孜以求,兩鬢添白霜。在他與全體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張家屯小學先后榮獲膠州市平安校園、青島市文明單位、全國足球特色學校等稱號。他本人先后獲得鋪集鎮“德孝明星”和“最美膠州人”等榮譽稱號,他的事跡也多次被膠州市及上級媒體宣傳報道。
“一名教師如果沒有愛心,就不會有耐心、信心和恒心,他的學術水平再高,也沒有用武之地,因為他駕馭不了學生,學生的心也不會靠近他。”這是王德慶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他充滿自信地告訴筆者,將以這顆愛心站好最后一班崗,重整行囊再啟程。
回首來路,無愧今生。王德慶自2006年負責學校關心下一代工作以來,充分利用升旗儀式、主題班隊會等機會,對學生進行傳統和愛國、愛家鄉、愛學校等教育,做專題講座60余場。他還常帶領學生到村莊、社區實地學習,磨煉他們的意志,陶冶他們的情操。為不讓一個貧困學生失學,他不僅自己出資,還想方設法聯系有關單位、社會愛心使者,共資助學校貧困學生近百人,資助額10余萬元。
作為膠州市的一名“五老”代表,他關心下一代工作的成功做法,被膠州市關工委命名為“王德慶親情教育師德育人”工作法,在青島市文明辦和青島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編寫的《五老風采錄》中做了報道。
在關愛學生的同時,王德慶還兼任膠州市文史資料征集員,有3篇優秀作品發表在《膠州文史資料》上。自2007年開始,他潛心搜集膠州市西南鄉文化,編寫了學校的校本教材《西南鄉文化》,被山東省教學研究室評為三等獎。他筆耕不輟,先后在《金膠州》《青島日報》《大眾日報》《中國教師報》《中國環境報》以及相關網站發表稿件200余篇,先后獲得膠州市優秀文史資料征集員、膠州市教育讀書人物、膠州市新聞宣傳先進個人、青島市德育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在膠州市舉行的“身邊人講身邊事”活動中,王德慶積極承擔義務宣講員和材料整理員,深入村莊、社區、學校、企業等有關單位宣講10余場次;黨的十九大召開之后,做為青島市十九大百姓宣講團成員,他先后在青島市區等有關單位進行了宣講,都獲得較高贊譽。
俯仰無愧,甘做紅燭。立德樹人,任重道遠。這16個字滿含了對王德慶的褒獎與期許。
老驥伏櫪,奮斗不止。2017年12月8日,鋪集鎮宣講志愿者協會成立,這是全省首家鎮級宣講志愿者協會,“傳播好鋪集聲音、講好身邊故事”有了更有力的活動載體。王德慶榮幸地被推選為協會的第一任會長,從此他又開啟了一個嶄新的征程。在鋪集鎮黨委的指導下,他會同協會成員起草協會章程、組織會員宣講,整天忙得不亦樂乎。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熱心下一代工作”,是他的人生追求,他在平凡的崗位上做著不平凡的事業。轉眼40年,青絲變白發,桃李滿天下。在鄉村教育的三尺講臺上,他放飛著一個個孩子的夢想,在一個又一個春天里播種新的希望!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讓我們翹首以盼王德慶取得更加驕人的業績!文/圖 半島網記者 黃超 通訊員 鐵弩
[編輯: 黃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