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媛
投放量2.35萬噸肉菜,價格至少比市場價低5%以上;發展10處外埠優質基地;“陽光食品工程”55萬人受益……民以食為天,“菜籃子”工程是民生工程建設的頭等大事。1月24日,半島記者從市商務局獲悉,2017年本市深化“菜籃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市民的“菜籃子”量足豐盛、價格低穩、質量可靠、全線追溯,拎起來既輕松又安心。
年投2.35萬噸儲備菜,至少比市價低5%
青島市已建立“菜籃子”商品政府儲備制度多年,簡單來說,該制度就是組織農產品生產流通企業,在蔬菜和生豬生產旺季收儲,于生產淡季、重大災害和春節等重大節日期間投放。每年,政府儲備菜在豐富市民“菜籃子”、穩定市場供應、平抑市場價格、應對突發事件、維護社會穩定、保障民生需求等方面,均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據市商務局統計,2017年,全市“菜籃子”政府儲備商品完成儲備投放2.35萬噸,確保市區日均上市蔬菜、豬肉分別達到2000噸、90噸以上,市場豐足。尤其是在元旦、春節期間,儲備菜的投放讓市民的“菜籃子”變得更加豐盛。
不僅要豐盛,還要讓市民的“菜籃子”拎得輕松。2017年,“農超對接”水平全面提升,利群、維客、利客來等28家大型超市與110家農業合作社現場簽訂了采購意向書,達成采購意向2.5億元。通過舉辦全市集團消費“陽光食品工程”供需對接會和利用“陽光食品工程”公共服務平臺網上報價對接,供需雙方對蔬菜、肉、蛋、米面、食用油等9大類36種食品進行了報價、投標,達成采購意向2.56億元,平均價格比市場價降低5%以上,直接受益55萬人。
打造“數字菜籃子”,新增10處外埠菜源
2017年,青島市探索“互聯網+菜籃子”信息化建設新模式,與農村電商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相結合,促進城鄉統籌,打造“數字菜籃子”“智慧菜籃子”平臺,以信息化全面提升鮮活農產品市場保供水平。“青島菜籃子”微信公眾號正式開通,該號具備了社會公共服務、政務移動辦公、系統集成管理三大功能,涉及政策發布、市場運行監測、政府儲備、“菜籃子”工程監管、陽光食品工程、農超對接、肉菜追溯、生豬食品入市登記管理、社會監督、市區互動等工作,覆蓋“菜籃子”工作的方方面面。
為了保證“菜籃子”貨源的質量,市蔬菜辦進一步加強市控蔬菜基地建設,過去一年共淘汰9家不符合條件的首批市控蔬菜基地,新增10家信息化建設程度高、銷售全流程可追溯、日常管理規范、電商平臺功能完善的蔬菜生產加工基地為市控蔬菜保障基地。
同時,發展華盛綠能寧夏、內蒙古等10處外埠蔬菜保障基地,在鞏固地產蔬菜,與河北、甘肅、海南和省內濰坊等省市蔬菜主產主供區對接的同時,又與寧夏銀川、省內壽光、諸城等省市簽訂區域合作協議,舉辦青島-諸城農商對接會,增強外埠蔬菜供應能力。
鞏固肉菜可追溯體系,生豬保障擴至六區
過去一年,青島市的肉菜流通追溯體系被強化鞏固。據蔬菜辦介紹,每個月召開的肉菜流通追溯工作例會上,都要總結當月肉菜流通追溯運行考核情況,對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制定相應的工作措施。召開了全市農貿市場肉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經驗交流會。市內五區對各轄區所有配發追溯設備的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大中型超市、集團消費單位及肉類專賣店肉菜追溯設備配發使用情況全面清查。對撫順路、華中、城陽批發市場肉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管理存在的共性問題查找原因,及時整改。
推進生豬產品入市流通信息追溯法制化建設。按照《青島市生豬食品流通信息追溯管理辦法》,去年6月份,商務局局會同食藥局對辦法實施進行細化,下發了《青島市生豬食品流通信息追溯管理辦法實施細則》,使肉品入市流程更清晰,實際工作更具有可操作性。同時,根據《青島市生豬食食品流通信息追溯管理辦法》要求,城陽蔬菜水產品批發市場設立的生豬食品入市查驗點已建成運行,肉品保障范圍從原來市南、市北、李滄、嶗山四區,擴大到城陽、黃島六區。
截至目前,全市380余處肉菜追溯節點共產生收集追溯數據2100余萬條,節點正常運轉率87%以上。去年,商務部每季度對島城肉菜流通追溯體系運行考核中,一次進入前三名、一次第四名、一次第五名,全國前五十家批發市場考核中華中查驗點兩次進入前十。
[編輯: 焦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