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攜河發展,讓濟南從大明湖時代邁入黃河時代。2018年是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建設的“元年”。推進攜河發展,加快建設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濟南各個部門已經做好了準備。
市政協委員、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宋衛東:堅持設施先行,拉開引爆發展框架 “我們將堅持規劃引領,繪制美好發展藍圖。按照‘世界眼光、國際標準、山東優勢、泉城特色’,高水平編制總體規劃及生態、交通、產業、教育、文化、醫療等各專項規劃,搭建起‘多規合一’規劃體系。”濟南市政協委員、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宋衛東表示,要把“田園城市、精明增長”理念融入規劃編制和城市設計各個環節,統籌生態、生產、生活,努力實現“綠色生態、低碳環保、產城融合、智慧宜居”。
堅持設施先行,拉開引爆發展框架。圍繞“以中疏支撐北跨,以北跨帶動中疏”,立足大兵團作戰,突出交通先行、大項目引爆,積極承接“中疏”公共服務設施落戶先行區。啟動10平方公里“引爆區”與黃河生態景觀風貌帶建設,讓黃河沿岸成為城市發展的“綠芯”。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理念,高標準建設安置區和公共配套設施,加快推進“三橋一隧”及骨干路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宋衛東表示,堅持新動能培育,打造省會經濟發展新高地。把培育和做強產業作為新舊動能轉換的首要路徑,瞄準高端前沿,實施創新驅動,堅持以“四新”促“四化”,推動一批標志性、引領性重大項目落地。全力推進中國氫谷、黃河新動能產業基地和30萬平米標準廠房等項目建設,著力發展總部經濟,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提供新供給,創造新價值。
堅持體制機制創新,創造最具活力的發展環境。按照“大部制、扁平化、聘任制”,優化行政審批體制,推進人事制度改革,實行崗位績效管理,激發內在工作活力。組建先投公司,規范市場化運作,創新投融資模式。建立協調會商機制,形成優質、規范、高效的強大工作合力。
市政協委員、市衛計委主任馬效恩:引導優質醫療衛生資源向黃河兩岸發展 濟南市政協委員、濟南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馬效恩說,順應濟南從大明湖時代走向黃河時代的需要,濟南正有意識地引導優質醫療衛生資源向黃河兩岸發展。馬效恩說,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就是其中之一,在黃河沿岸,而且有優質的醫學資源。
據悉,濟南市國際醫學科學中心東至臘山河西路、京臺高速公路一線,西至津浦鐵路、濟西編組站一線,南至小清河、槐蔭區與市中區界一線,北至黃河、G35高速公路一線,將打造醫療大健康產業生態圈,建成集醫療、教學、科研和預防保健、健康旅游、康復醫養于一體的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綜合醫學服務中心。
濟南黃河大橋、濟南建邦黃河大橋、濟陽黃河大橋,從2016年3月16日起,對濟南牌照小汽車免費放開。跨黃河大橋的免費大大加速了濟南北跨的步伐。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飛躍 攝
市政協委員、市商務局局長孫義洪:黃河北或建設大型博覽中心 會展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城市發展具有重大的綜合帶動效應和品牌營銷效應,是衡量城市國際化程度和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借助會展帶來的客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集聚,可大幅拉動酒店、餐飲、商業、物流、廣告、旅游等相關產業的發展。
“發展會展經濟可以提升濟南經濟的活躍度,對消費的拉動、對濟南知名度的提升都將起到積極的作用”,7日,濟南市政協委員、濟南市商務局局長孫義洪說。孫義洪表示,發展會展經濟,濟南有著非常明顯的區位優勢,但是在硬件設施方面還存在一定的缺陷。“我們的場館還是太小,檔次也不夠高”,孫義洪說,雖然西部會展中心正在建設中,將對現在的不足有一定改善,“但是從長遠來看,這個場館還是不夠大,滿足不了我們以后發展會展經濟的要求”。
要解決這一問題,跨過黃河建設新的場館是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依照濟南的計劃,北跨的時候公共設施要先行,只有先把學校、醫院、文化場館等省市公共服務設施放過去,才能逐漸凝聚人氣和發展活力。“我們也有一個設想,在黃河北能夠有一個合適的地方,來建造一個更大的博覽城或者叫博覽中心,這樣能夠將更多的國際品牌的展會吸引過來,助推濟南會展經濟的發展和四個中心的建設。”
市人大代表、市發改委主任張曰良:未來跨黃通道將實現公鐵兩用 2017年12月31日,繼濟濼路穿黃隧道之后,“三橋一隧”跨河通道中的齊魯黃河大橋和鳳凰黃河大橋兩座新跨黃河大橋正式開工建設。按照計劃,齊魯黃河大橋預計在2021年6月通車,鳳凰黃河大橋預計在2021年12月通車。兩橋通車后,市民駕車以60公里的時速駛上大橋,3分多鐘就可跨越黃河。
記者了解到,齊魯黃河大橋與鳳凰黃河大橋均是“公軌合建”,橋面中間都預留了軌道交通空間。到時候,市民不僅能駕車通過大橋到達黃河北岸,還能乘坐軌道交通過黃河。目前濟南已建成通車的黃河公路大橋共有6座,分別為濟南黃河大橋(黃河一橋)、京臺高速黃河大橋(黃河二橋)、青銀高速黃河大橋(黃河三橋)、濟陽黃河大橋(黃河四橋)、平陰黃河大橋、濟南建邦黃河大橋。因限于特定的歷史條件,當時這6座大橋要么只能走汽車,要么就走鐵路,并未預留軌交路線。
按照目前的規劃,穿黃隧道上部為雙線6車道公路,大中小各型車均能通行,通車時速為60公里,隧道穿行只需要不到4分鐘。建成后隧道內僅允許大客車、小客車和小貨車通行,不允許大型貨運車輛通行,隧道內禁止運送易燃易爆危險品的車輛通行。下層分別是軌道交通、煙道、縱向逃生通道、管廊,軌道交通為未來的M2線。
目前在建的黃河大橋共有三座,分別為齊河黃河大橋、長清黃河大橋和石濟客專黃河公鐵大橋,其中齊河黃河大橋專門預留了遠期輕軌路線。除了上述通道外,遠期還將新建6條跨黃通道,包括順河高架、無影山路、臘山河西路跨黃通道和胡家岸浮橋、東城浮橋四周跨黃通道。
“目前上述通道正在規劃中,以后新建的跨黃河通道,不管是公路還是高鐵,都會把軌道交通規劃進去,為軌交建設預留好條件。因為跨黃河資源是有限的,每座橋盡量把公鐵兩用的功能納入進來。”濟南市人大代表、濟南市發改委主任張曰良說。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雅菲 劉飛躍 王杰)
轉自:大眾網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