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年以來,李滄區委區政府對民生工作高度重視,十分關心。2017年,李村街道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在廣大市民的支持下,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都取得哪些成績肯定是市民最為關心的 ,這不街道專門寫了一封“致廣大市民的一封信”,一起來讀一下吧。
加快推進社區綜合服務陣地建設。李村街道堅持高水平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在規劃設計過程中打破了以往傳統單一居委會服務陣地的概念,最大限度地整合資源,創建了集居民日常事務辦理 、文化活動、宣傳教育、休閑娛樂、健康服務、老年人和青少年服務、新市民服務及社區服務于一體的片區市民中心,實現了服務體制、服務方式、服務內容、服務手段的創新 。目前已經投入使用8處市民中心,其中長嶺路社區市民服務中心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作為市政府實事已經投入使用。
全力做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圍繞“應保盡保,應保必保”的原則,將轄區210戶困難家庭納入低保保障范圍,今年來發放低保救助金500余萬元,慈善救助金84萬元,孤兒補助金10960元,教育補助金36300元,辦理臨時困難、醫療救助金63人次共計七十余萬元,走訪轄區內困難家庭一千余人次,發放物資一千多份。
不斷提升轄區文化軟實力建設。完善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建設,增強其服務功能;通過開展第十四屆社區文化節、“李滄之春”李村街道三地互動特色隊伍巡演、“樂在李村”猜謎接龍活動等,豐富轄區居民的文化生活。
完善城市管理機制,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轉換衛生保潔模式,采取保潔服務外包和街道自管相結合的管理模式,抓好開放式樓院保潔工作,轄區保潔水平和工作效率明顯提高,確保生活垃圾日產日清,各方面的舉報、通報件99%按時辦結。按照市、區治違工作要求,嚴格執行治違計劃,首先拆除了視覺污染嚴重、群眾反映強烈的違章建筑270處、25000平方米。
開展消防安全專項治理行動。將“九小”場所、居民樓院、家庭作坊全部納入消防安全監管范圍,組織人員對上述單位開展一次全面檢查 ,為其發放一份責任告知書,督促每個“九小場所”制作懸掛一塊消防安全提示牌,配備配齊滅火器材,全面提升了消防安全薄弱區域 、“九小”場所、居民樓院、家庭作坊的抗御火災風險能力。
加強自身建設,打造黨建工作亮點。一是扎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落實。依據上級有關指示精神,緊密結合工作實際 ,周密計劃安排,科學制定學習教育年度總體實施方案和計劃,合理配檔、及時下發每月學習內容,使各基層黨組織學有遵循、學有方向。督導所屬基層黨組織嚴格執行“三會一課”制度 ,學習教育相關內容有效落實。升級“黨員微課堂”學習載體,邀請市、區黨校教授或宣講團成員進社區授課輔導20余人次,開展黨章黨紀知識測試,豐富了學習形式,提高了基層黨員理論素養。二是積極開展“主題黨日+”活動。研究出臺落實措施,督導街道39個基層黨組織細化制定季方案、月計劃,在嚴格落實規定動作的基礎上,拓展開展了參觀見學、志愿服務等各類活動,如集中組織的“慶七一、頌成就”大合唱比賽和黨建知識競賽、南山社區“黨旗引領我成長”社區兒童講堂、大嶗路社區“抗戰老兵講革命故事”等,提高了活動質量和黨員積極性。
“各位市民朋友們,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們將盡最大努力做好各項民生工作,進一步改善民生,豐富文化生活,完善城市管理 ,加強綜合整治,讓我們共同攜手為打造宜業宜居宜身宜心的創新型花園式中心城區而奮力前行!”李村街道在信中給市民承諾道。
城市信報記者 尚青龍
[編輯: 劉曉明]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