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本土特色臉基尼也來了。
啦啦隊為跑馬者加油鼓勁。
男子冠軍張德成越過終點。
文/半島全媒體記者 邢成博 郝園園 圖/半島全媒體記者 何毅
身穿小紗裙的領跑“兔子”,擺著標準姿勢的奧特曼,坐在嬰兒車里的小baby……11月19日,青島港·2017青島海上國際馬拉松在膠州灣大橋上激情開跑!這是國內首次在跨海大橋上舉行的海上馬拉松,雖然天氣寒冷,但備受海內外馬拉松跑者關注,來自全國各地以及美國、德國、法國等21個國家和地區的15000名運動員報名參賽。
全球唯一海上馬拉松 沿海馬拉松、濕地馬拉松、森林馬拉松……目前,國內馬拉松賽事如雨后春筍一般,在一年300多場賽事中如何建立起特色成為主辦方研究的課題。而這次的“海上馬拉松”將馬拉松、大海等元素融合在一場比賽中,這在全世界都是絕無僅有的。“從膠州灣大橋建成通車開始,就一直期盼能在這里跑一次馬拉松,今天這個愿望終于實現了。”跑者盧德明告訴記者。本次賽事85%以上的賽道,位于山東高速青島膠州灣大橋,是目前國內唯一的海上馬拉松。
專程從萊西趕來參加比賽的羅永良是一名跑馬愛好者,他從2009年開始就全國各地參加馬拉松比賽。“這次在跨海大橋上跑馬拉松特別難忘,一邊跑一邊欣賞這海天一色,感覺特別棒。”馬永良說,這次在家鄉參加全球唯一的海上馬拉松,感覺特別自豪。
前三名都是本土出品 說到馬拉松,多會想到黑人選手奔跑奪魁的畫面,的確,近年來隨著馬拉松熱潮席卷全國,主辦方為提升賽事知名度,大都以特邀參賽或高額獎金吸引非洲高水平運動員參加。然而,這次青島港·2017青島海上國際馬拉松沒有盲目跟風,賽事的男女前三名清一色全是本土制造,組委會省下這筆費用給參賽服務和賽事保障,并擴大了獎勵的范圍,男女各獎勵前200名選手,此外還有400名青島市民特別獎。
奪得男子組冠軍的青島毅跑田徑俱樂部21歲小將張德成告訴記者:“我是煙臺人,聽說要辦海上比賽,覺得很有特色就來了。沒想到一下子跑出了2小時31分的個人最好成績。”拿到全馬女子組冠軍的李淑云更加不容易,她已經是三個孩子的媽媽。“我今年35歲了,跑馬起步比較晚,2016年才開始跑,月初青馬我跑了3小時10分,這次更進一步是3小時2分。拿到冠軍很開心,給孩子們也樹立了好榜樣!”
到處都是歡樂的海洋 本次青島港·2017青島海上國際馬拉松總計報名15000人,年齡最大的是78歲的常乃起老先生。老先生雖然年過古稀,卻是一位馬拉松達人。年齡最小的則是參加親子跑的陳洋小朋友,出生于2017年7月17日的他,比賽當天才剛4個月2天。他的父母也希望帶著他體驗一下馬拉松的氛圍,給他的成長過程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
由于賽事起點和終點都在青島方特夢幻王國門口,青島方特的特殊助跑方隊,讓很多孩子喜歡。看熊大熊二在現場跳起的憨態可掬的舞蹈,逗得參跑者們樂不可支。此外,本次海上馬拉松采用嚴格的分區起跑方式,根據選手報名時提供的個人最佳成績及相關完賽證書,自動選擇相應的出發分區。之所以采取此方式,是讓配速快的選手先出發,配速稍慢的選手隨后,既可避免起跑后賽道擁堵,也有助于所有人跑出更好成績。
■特色 邊跑邊嘗本土美食 “海馬”有滋有味 一個賽事辦得是否有特色,補給也是相當重要的一部分考量因素,這次“海馬”,全市共出動警力833人,全力保障賽事安全;賽道沿途還有1300名安保人員,1800名志愿者提供服務。
在賽事補給方面,“海馬”做得非常有特色,除了常規的能量膠、礦泉水等,一些頗具地方特色的食物也上了膠州灣大橋。賽道沿線共設16個補給站,由于近期降溫,組委會在8個整數補給站提供溫水補給;8個非整數補給站提供能量飲料。食物補給包括地瓜棗、高粱飴、橘子、桃酥餅干、沙琪瑪、榨菜、小西紅柿等眾多地方特色的補給品。此外,在25km、36km處還有兩座大型香蕉山,在40km處為跑者準備了1萬份壽司和飯團。
在完賽休息區,組委會特意準備了啤酒和炸雞的組合,還有海參枸杞小米粥和姜汁可樂,幫助完賽選手維持體溫,迅速恢復。“從來沒遇見過這么‘土豪’的馬拉松。”跑過終點的張小凡笑著告訴記者,“邊跑邊嘗了嘗高粱飴和地瓜棗、壽司等,跑完了喝碗熱騰騰的海參粥和姜汁可樂,覺得很舒服。”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