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永端
一個人生病了,應該掛什么科室,該掛專家號還是普通號?作為患者,經常會面臨選擇困難。在醫療資源稀缺,醫院又無力提供這類“精致”服務的情況下,這一空間,讓一些專業人士看到了商機,于是以專門提供這類醫療咨詢和服務一家機構(青島醫家人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在青島誕生。因他們熟悉掌握青島各大醫院的科室資源,并替患者及其家屬奔走其間,一年多來先后接納了數千名病人,幫其合理安排時間、推薦醫生和科室,使之快捷地接受治療。
對我國產業技術創新行業頗有研究的北京大學客座教授張平認為,青島這家公司的模式是按照當前市場經濟規律進行創新的一個先例,只要市場需要,能讓更多的人去共享,社會就不要輕易否定它,要給它不斷探索、成長、發展和完善的空間。對于這種新生產業,青島市相關部門表示,只要老百姓需要,只要公司是合法注冊的,就應支持。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普及家庭醫生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方向。
疲于應付的“鄉情” “幫人掛號,幫人選大夫,車接車送,醫院里最近出現了這樣一群人搞起了管家式的服務,不知道他們的收費靠不靠譜。”近日,記者接到了這樣一條線索。
根據線索人提供的情況,記者聯系到了其中一名從業者林明,并在青大附院附近見了面。對于他們提供的服務,林明稱其為“健康管理專家”,為此他還成立了一家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而他的公司就在江蘇路上一棟居民樓里,優勢是離醫院近。
林明說,他從青島大學醫學院本科畢業后,又在醫學院讀了醫學碩士。碩士畢業后,他到青島一家醫院做了醫生。作為從濰坊一個縣級市走出的農家子弟,能靠自己的努力從本科一直讀完了醫學碩士,并到了醫院工作,他一度成為家人的驕傲。
“濰坊離青島很近。”林明說,“老家的親戚朋友生了病不知道到哪個醫院看病和治療,經常會找我這個‘行家’。”
每次有病人從老家來到青島找林明,林明總會詢問病人的具體病情,然后再根據病情為其推薦醫院的科室或親自帶著病人掛號找醫生。
林明本身就是醫學碩士,對于醫學的某些領域是精通的。老家的病人來找到他,至少不會“有病亂投醫”,看病的效率顯然提高了。慢慢來找他看病的人越來越多。
“一開始一個月會有三兩個病人來找我。”林明說,“后來實在招架不了了,有時一周就有六七人,甚至一天會有兩三人給我打來電話。”
在林明看來,這些鄉情到了后來有些疲于應付了。
從幫人掛號中看到商機 “當時我就在考慮醫院與病人之間,確實需要有一個更專業的媒介來搭橋牽線。”林明告訴半島記者,“病人生病了不知道找哪個醫院,到了醫院面對眾多科室又不知道怎么掛號,找哪個醫生。”
盡管所有大醫院都設立了導醫臺,但一個或幾個導醫臺面對每天數千甚至上萬名病人,“僧多粥少”,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同時,曾自修過管理學的林明覺得,“僧多粥少”和“鄉情電話”的背后,潛在著一個巨大的醫療專業知識細分和服務的市場。
“在工作中有1年,我曾接待了170多名從老家來青島醫院治病的鄉親。”林明說,“我曾想,如果將這塊資源合理整合并利用,這無疑是搭建了病人和醫院之間的橋梁,實現病人與醫院之間‘無縫連接’。”
于是,已過不惑之年的林明想到了辭職,成立自己的“醫療咨詢與服務”公司。
身為醫學碩士的林明查了諸多資料,并沒有發現國內哪個城市有類似“醫療咨詢與服務”的公司,但美國早在多年前就已經經出現了類似為病人提供專業醫療知識咨詢和服務的公司。
于是,他到相關部門進行咨詢,并注冊成立了一家健康管理有限公司。隨之,林明在家人的一片反對聲中,從醫院辭職,開始為了自己的創業打拼。
“做這個服務公司,也不是頭腦一時發熱。”林明說,“盡管國內沒有先例,但在成立這個公司之前,我還是做了事前的風險評估和預測。”
對于林明,基本的醫學知識是系統專業的,曾經學過管理學的他,要用“醫學”和“管理學”這個圓規的兩個支架,在“醫學咨詢與服務”的這片新領域上有所成就,這猶如在一張白紙上畫圓。
從之前純粹的“鄉情服務”到“善意拒絕”,再到成立公司之后的“專業服務”,林明覺得一個新產業僅靠自己的力量是實現不了的。于是,在注冊成立公司之后,他還建立了10多人的團隊。這10多人,其中司機2人、醫療問診2人、接待部6人、業務拓展1人。
林明告訴記者,兩名司機負責在青島與他的老家之間接送病人和家屬,醫療問診部的兩人中包括他,接待部的6人負責來青病人的陪伴、掛號等工作,業務拓展主要是發展和開拓市場。
“公司成立并運作1年4個月來已經接待了3000多名病人。”林明說,“這個數字著實讓我有些意外,這至少表明之前的預測和評估是正確的。”
實際上,數字的背后并非一路平坦。
林明承認,除了老家的一些病人仍像以往一樣找他來青島看病外,當業務人員帶著宣傳材料對他們的業務進行拓展時,也有病人或病人家屬對他們這個團隊進行過質疑。
“有人認為我們是醫托。”林明說,“我們和病人一樣,同樣是為他們排隊掛號,我們從不插隊,也不去找醫院的關系。”
“我們為這些病人提供的都是一些大醫院,針對他們的病癥提供的專業對口的科室。”林明稱,“若不然如無效,誰還會找我們用我們?”
在林明看來,他們的不同之處是醫學知識的專業性、針對性和服務性,他們所服務的病人不會因醫學知識的不專業,而亂投醫和去花冤枉錢。
陪病人走完就醫全流程 現于島城的這家公司,到底是如何運營的?
10月25日,公司一名業務員接到了一個來自濰坊諸城市的電話。一名男子在電話里稱,他的妻子乳腺出了一些問題,先后三次帶著妻子到青島的醫院看病,仍然沒有確定治療方案。
林明很快給這名男子打去了電話,仔細詢問后要求對方將此前的病例和體檢材料翻拍成照片,通過網絡傳給他。他初步判斷為“乳腺結節”,并建議患者來青島,由他們公司帶著他去找乳腺病專家再進行確診。林明同時稱,他們會有專車將病人接到青島。在掛電話之前,林明還要了對方的身份信息,并安排專人去醫院掛專家號。
10月27日早上6時,一輛載有3名病人的專車從諸城來到了青島,車上除了患乳腺病的那名女子外,還有一名生病的兒童及一名老人。患乳腺結節的趙女士隨接待人員到了青大附院直奔乳腺科。乳腺專家重新看了趙女士的片子,抽血化驗。醫生稱等次日后,病人來醫院拿化驗單。從進醫院看專家號到抽血,趙女士用了1小時10分鐘時間。
“驗血結果我們明天來給你拿,下午我們的專車將你送回諸城。”接待人員說。
當接待人員離開后,記者詢問趙女士的花費,她表示“連送她回諸城共收了300元錢。”
除了為患者掛專家號外,林明的團隊也時常為患者大體確認了基本病情后再去掛普通號,“沒必要都掛專家號,浪費醫療資源”。
他們總結出一個就醫流程。以一個三甲醫院的診療流程為例,第一步是掛號,其后依次為找科室、大夫進行檢查,再在醫院進行儀器診斷。上述三步完成之后,患者需要帶著檢查結果再回頭找大夫查看結果,確定是吃藥、打針或住院手術;如果是住院手術還要等病床;之后住院手術治療;最后出院之后再復診。
“上述7步,患者如何去做,我們的團隊也將如何去做。”林明說,“整個流程,我們陪著患者一起去完成。”
■“家庭醫生”之外 事實上,早在數年前,為了解決“病急亂投醫”的問題,青島就開始推進“家庭醫生”,這些家庭醫生的組成主要由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注冊全科醫生、具備能力的鎮街衛生院執業(助理)醫師和鄉村醫生等。這些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對象原則上為全體常住居民,但優先覆蓋的對象則是慢性病患者、結核病患者、嚴重精神障礙患者、老年人、孕產婦、兒童、殘疾人、貧困人口、計劃生育特殊家庭人員等重點人群。而現階段則以高血壓、糖尿病、慢阻肺、腦卒中康復期、冠心病康復期、惡性腫瘤康復期等適宜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接受治療和健康管理服務的慢性病患者為重點。
單就趙女士為例,之前她發現自己的乳腺非正常后,也先在社區診所進行過檢查,之后又到了其家鄉當地的醫院進行檢查,都沒有診斷出一個明確結果。后來趙女士又和丈夫自行到了青島的大醫院,但終因為自己醫學知識的欠缺,仍沒有結果。最后,趙女士的丈夫才找到了林明的團隊。
趙女士這一類群體,還沒有得到“家庭醫生的關照。
將病人送回,并非意味著治療過程的結束。
趙女士返回醫院的次日,林明團隊的接待人員又去醫院為趙女士取了化驗單。當接待人員帶著驗血結果再次走進乳腺病科,專家經過檢查、驗血和看片子,之后分析認為,趙女士需要手術。
隨之,接待人員將這個結果電話通知了趙女士,趙女士和丈夫商量后,給接待人員打來電話表示接受手術,要求對方為她預約手術日期。很快,手術預約在了10月31日。
除了外地人外,也有青島人接受這種服務。
青島一名白領先后兩次前往醫院治病,找了兩個科室都沒確診。林明綜合分析他的病情后,用了兩天的時間為他找到了適合他病情的醫生。
“一開始我也不相信他們,我也把他們往醫托上考慮。”這名工作人員說,“親身經歷才覺得他們的醫療知識確實很專業而且也少了一些自己跑腿的環節。”
在煙臺的高先生看來,將自己的健康交給林明團隊,無非就出于兩點。
“一是他們專業的醫療知識。”高先生說,“他們專業的醫療知識有時能起到畫龍點睛之效。”
除此之外,高先生覺得因為對方的參與,讓自己少了跑腿和等待的時間。(應受訪人要求,文中林明系化名)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