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牧畜牧養殖專業合作社的園區里,農民在收獲芹菜。
鑫誠現代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園區里的智能溫室大棚。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付曉曉
養牛場里種玉米、蔬菜,利用動植物互惠原則實現生態循環;合作社與農戶簽訂單,確保產品有銷路;智能溫室大棚里種菜,溫光水肥氣均智能控制;環環挖掘農業生態鏈價值,加深一二三產業融合……這些都是濱州市惠民縣為發展現代農業做出的探索。
近日,半島都市報系列融媒體報道“喜迎十九大·金秋行”記者走進濱州惠民,挖掘這里農業改頭換面、展翅騰飛的奧秘。
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是惠民縣壯大縣域經濟的重要戰略,也是其精準扶貧的關鍵舉措。在土地流轉、提供就業、產品包銷等一系列扶貧“組合拳”的推動下,農民不再只是“靠天吃飯”,增收渠道被大大拓寬,腰包鼓了,收入也穩了。
種養結合讓養殖“綠”起來 秋日陽光下的芹菜地綠意盎然,73歲的丁元民將已經成熟的芹菜一棵棵收割、一把把捆扎,摞在身后。每年這個時候,丁元民都要到這片菜地里忙活一番,一天掙個百八十塊。
這片芹菜地屬于惠民縣石廟鎮百牧畜牧養殖專業合作社。一個養牛場為什么大面積種著芹菜?走遍百牧,記者發現,占地1000多畝的農場里只有4棟牛舍,絕大部分土地分配給了玉米、小麥、蔬菜、果樹的種植。“我們的理念是種養結合、農牧循環、動植物互惠,探索現代化農業循環經濟模式。”百牧的負責人范振俠解答了記者的疑問。
如今的百牧成有了另一個名字——瀚明現代農業循環示范園,這更貼近它的運營理念。園區里種著700多畝玉米,除了用于創收,也為現有的300多頭牛提供青貯飼料。種養結合在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也解決了養殖污染問題。走進牛舍,雖然不可避免地聞到有氣味散出,但是完全看不見糞便的堆積,整體很干凈。
記者注意到,在4棟牛舍之間間隔分布著4個藕池大棚。據范振俠介紹,這些藕池有多重功能,“牛舍與牛舍之間必須保持一定的距離作為病毒防治隔離區,這樣就空出了大塊土地。弄上藕池,是對閑置土地的利用,藕池的沼液也具有殺菌作用,對牛舍有隔離防護功能”。巧妙的是,每個藕池里還放養了5萬尾泥鰍,僅這些泥鰍每年就能創造12萬元利潤。
簽訂單為農戶產品保銷路 投資1400萬元創立百牧畜牧養殖專業合作社,是范振俠和他父親的冒險之舉,也是他們的責任之托。范振俠告訴記者,正式運營一年,百牧利潤達200多萬元,其中養牛利潤占六成,蔬菜等其他利潤占四成。
據了解,利用扶貧產業項目資金320萬元,百牧結對幫扶了11個貧困村,每年通過項目收益分紅,為這些村子帶來3萬元的集體收入,幫扶建檔立卡貧困戶220戶、410人。據范振俠介紹,“我們承包村民的土地,每畝每年還返還1000斤小麥,以市場價1.2元算,就是1200元。這就相當于,村民坐在家里什么也不用干,就收入這些錢。”此外,合作社一年能創造五六百人次的工作崗位,日工資80元到100元,并優先提供崗位給貧困戶,也為村民帶來一部分收入。
田豐敏的孩子只有三歲半,為了方便照顧孩子,她從去年開始到離家很近的百牧上班。除了為百牧管理菜地,她還把自家種的蔬菜也拿到這里來賣。這是百牧為村民創造的另一項福利:以“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帶動有意愿的農戶進行多種經營,制定產品標準,和農戶簽產品回收訂單,對合格的產品統一包裝、銷售。這項舉措降低了農戶產品滯銷的風險,已帶動周邊300余農戶。另外,針對村民散養牛可能存在的病害風險、糞便污染等弊端,百牧還推出了托管養牛業務。
種菜用上了智能溫室大棚 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過渡,百牧畜牧養殖專業合作社的探索具有借鑒意義,位于惠民縣麻店鎮的鑫誠現代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也提供了一個范例。
從2012年起,鑫誠在麻店鎮北部14個村莊的土地整理項目中完成了1.5萬畝的土地規劃,現已完成土地流轉8000余畝,高檔蔬菜基地、特色生態果園、特種養殖片區等相繼成型。從一個玉米、小麥傳統耕種區到一個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鑫誠為這片土地賦予前所未有的活力,也帶富了周邊村民,除了每年每畝1200斤小麥固定收益,村民到鑫誠打工每月還可收入2000元左右。
“高科技”是鑫誠發展現代農業的一個方向。先經過可以消除人身和物體表面塵埃和攜帶蟲體的風淋室,再穿上隔離服,記者才得以進入了鑫誠的智能溫室大棚。據了解,面積2萬平方米的智能溫室大棚按照荷蘭模式打造,設施、技術、種子皆源自荷蘭,溫度、濕度、光照、二氧化碳濃度、營養液全部由計算機實時自動控制。
記者注意到,智能溫棚內的過道以及一排排農作物之間的間隔都很寬,過道邊上有機械車停靠。技術人員表示,“棚內蔬菜全部采用機械化移植、收獲,間隔寬是為了方便機械車通行。”棚內隱隱有音樂回蕩,技術人員說,聲控助長儀每天都會為蔬菜放音樂,幫助蔬菜“心情”愉悅地生長,這也是智能溫棚另一項特殊“技能”。
獲取農業生態鏈全部價值 區別于一般的農業種植方式,鑫誠現代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走的是高端路線,產出的也是高端產品,黃瓜、西紅柿、辣椒、茄子、秋葵等16個產品已獲得國家農業部頒發的綠色認證證書。園區內按照歐盟有機標準種植的1200畝由青島農業大學研制的“新梨七號”成為特色優質品種,按照綠色標準種植的優質“馨蜜一號”甜瓜糖度達到18%~21.5%,接近世界吉尼斯紀錄。
“再好的黃瓜也只能賣黃瓜價,但深加工會大大提高附加值。”在鑫誠的創始人趙文鑫看來,做農業要像生產工業產品一樣,獲取生態鏈中每一環的經濟價值。在集生產、研發、推廣于一體的園區內,鑫誠將通過國際加工物流交易中心的建設,實現農產品加工、交易、冷鏈運輸的無縫鏈接,把濱州這個農業大市的農副產品直銷京滬等高端市場和海外市場。
鑫誠計劃總投資16.7億元,它規劃的是長期目標,期待的顯然也是長期回報。為了拓展現代農業的邊界,一二三產業的深度融合成為鑫誠的另一個著力點。記者注意到,園區一處空地上擺放著一列蒸汽機火車,被改裝成了餐廳和旅館,注入時尚元素,是為了吸引年輕人前來體驗。另外,鑫誠還將目光投向養老產業,列入省重點建設項目的健康養生養老中心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
▇記者手記 精準扶貧,讓脫貧更徹底 時至今日,農用機械轟隆隆地碾過田間土地,農民早已告別了面朝黃土背朝天、依賴人工耕作的年代。與此同時,在廣袤的農村,更重大、更深遠的改變正在涌現。
如今,一場關于精準扶貧的攻堅戰已經深入到千千萬萬農村,掀起了農村經濟的巨大波瀾。地處黃河三角洲腹地的惠民縣是一個農業大縣。在精準扶貧工作的推進過程中,惠民縣立足自身根基,在農業產業上做足了文章。產能落后的傳統農業亟待轉型,惠民縣開啟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扶持、引進重點項目,現代化的農業園區、農村合作社陸續誕生。現代農業激發了土地的活力,規模化的運營方式和集約化的種養方式,也為以往“靠天吃飯”的農民上了一道“保險”。
事實上,經過多年發展,惠民縣經濟版圖上不止農業亮眼,農民也不再只是農民。在惠民經濟開發區,合同總投資311.4億元的60余個項目落戶,過億項目37個,形成了裝備制造、生物制藥、紡織服裝、建材家居為主導的產業體系,為本地積累了雄厚的經濟實力,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
作為一個文化底蘊深厚的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惠民縣也在旅游產業上挖掘了潛力。魯北民俗文化印象地——魏集古村落2016年開園,不到一年時間游客接待量達380萬人次。它的建成給周邊村民帶來了巨大變化,在景區開店或給景區商戶打工,直接帶動3000多個就業崗位,在景區周邊從事餐飲、住宿等,間接帶動就業萬余,每人年均增收2萬多元。
從物資救濟到因地制宜開發產業、扶持項目,創造就業崗位與增收渠道,這場脫貧攻堅戰為貧困者打破了貧窮的壁壘,也讓他們脫貧得更為徹底和長遠。毫無疑問,脫貧攻堅戰未來還將惠及更多貧困者,使他們的生活更有希望、更有尊嚴。
人物特寫
兩次創業,帶領更多村民致富 惠民縣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涌現了很多創富典型,今年46歲的孫可勇算得上其中一位“明星人物”。身為石廟鎮孫田吳村黨支部書記的他在群眾中威望很高。通過兩次創業經歷,他實現了自身財富的積累,也帶領村民走上了脫貧致富之路。
1992年,孫可勇退伍回鄉,立志要做有為青年,“我肯定不會就當個種地的農民的,想在農村干出點兒名堂來。”第一次創業,他盯上了跑運輸,東挪西借湊錢買了一臺拖拉機,為窯廠送土、拉磚。憑著吃苦耐勞和誠信樸實的品質,孫可勇很快就發掘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成為村里為數不多的“萬元戶”。在他的帶動下,村里成立了運輸隊,村民以此增收不少。
干了多年運輸,孫可勇又開始琢磨新的門道。“我做了很多市場調查發現,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對牛肉的需求多了,所以決定嘗試養牛。”2009年,他利用地處魯北地區玉米秸稈豐富、適宜發展畜牧養殖的有利條件,在市縣鎮各級領導的支持下,拉上幾位村民,投資60多萬元成立了惠民縣遠盛肉牛飼養專業合作社,租賃棄用學校建成了占地面積15畝的肉牛養殖場,購進肉牛70頭。
規模化經營也是現代農業的發展趨勢,由單打獨斗轉向抱團經營,規模壯大有利于村民集中力量辦大事,更主動、更可控地擁抱市場。經過幾年的發展,由孫可勇牽頭的合作社達到了占地50余畝、固定資產突破1100萬元的規模,500多頭肉牛創造的年利潤可達160多萬元。
“想做多大的事業,就得擔多大的責任。”這句話被孫可勇用粉筆寫在了合作社辦公室的外墻上,以激勵自己發揮好帶頭作用。致富不忘鄉親,孫可勇通過合作社申請銀行貸款,為養殖肉牛戶無償提供資金,扶持專業養殖戶60多家,現在村中80%年齡比較大的村民都加入到養牛隊伍中。
孫可勇還義務擔當了養殖肉牛戶的技術員,傳授喂養、防疫、配種等養殖技術。為了做好肉牛養殖的大文章,他收購村民的玉米秸稈,為養牛戶統一青貯玉米秸稈、提供飼料、銷售肉牛,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近幾年,每年收購玉米秸稈達10萬余噸,僅此一項就帶動周邊村民每戶每年增收1000多元。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