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范子軍
近日,湖南省質監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湘菜系列地方標準》制定完畢,對15道南岳素齋菜、15道衡東土菜以及49道經典湘菜的原料產地、數量大小、制作要求、烹調方法,甚至菜品擺盤進行了精確要求。(10月15日澎湃新聞) 最近幾年,不少地方相繼發布菜系標準,諸如魚香肉絲、揚州炒飯等等,對用料、制作、烹調等做出了詳細的規范。在國人越來越重視“舌尖上的安全”、越來越講究餐飲消費品位的當下,有關方面可謂用心良苦,按說應該獲得不少點贊的聲音,誰料竟幾乎無一例外地受到冷遇和質疑,湘菜地方標準出爐則遭遇同樣的尷尬。
地方菜標準何以吃力不討好?一來,有越俎代庖之嫌。這些標準盡管多是行業協會等制訂,但明顯都有官方機構力推,初衷固然無可厚非,卻難免給人以行政之手伸得過長的感覺,這在市場經濟時代未免不合時宜;二來,類似標準對原料長度、寬度等往往都精確到厘米乃至毫米,看似相當苛刻,不僅讓人感到不現實,很難付諸實踐,而且引發公眾是否不如此就會影響純正口味或被踢出菜系的疑問,給人以花拳繡腿的感覺;更重要的是,菜系品質、風味都有一個長期演變的過程,隨著消費習慣、水平等的變化,必然還會不斷地在傳承中創新,而嚴苛的規范會束縛、阻礙創新、發展。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925eat.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編輯: 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