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倫路社區居民觀看《還看今朝·山東篇》。 節目中出現的本報對鄰居節的報道。(視頻截圖)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笑笑 通訊員郭顯海
10月3日上午10時,中央電視臺聯合山東省委宣傳部、山東廣播電視臺,在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推出的大型節目《還看今朝·山東篇》如期播出。在青島的部分,“鄰居節”成為其中一個亮點,“只要有山東人在的地方,就有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在青島有一位小姑娘,用她的一個小小舉動,溫暖了一座城”,說的就是市北區海倫路街道居民孫睿涵13年前倡議舉辦的鄰居節活動。此外,眾多青島元素在片中亮相。
近3分鐘篇幅介紹鄰居節 當日上午9時許,市北區海倫路街道海倫路社區的居民們就來到社區行政大廳,交流著鄰里間的話題,等待著一起觀看節目。10時,《還看今朝·山東篇》開始,居民們圍坐在電視機前全神貫注觀看節目。大約10時22分,屏幕上出現的畫面讓現場沸騰起來。“從平房搬到了樓房,一座樓住著48戶居民,新鄰居我也不認識,當時也很膽小,是姥姥鼓勵我走出家門挨家挨戶敲門問好,萌生了倡議鄰居節的想法”,青島市“鄰居節”倡議人孫睿涵的一段話引出了青島市“鄰居節”的感人故事。
片中10時22分至24分,用近3分鐘篇幅,以《鄰居多走動 生活更溫暖》為主題,深入采訪報道了青島市“鄰居節”對和諧社會發展產生的巨大影響。片中分別展示了“鄰居節”愛心敲門、居民同品“百家宴”、鄰里相互幫扶、鄰里和諧微信群、歷年鄰居節報道等眾多畫面,依次采訪報道了青島市“鄰居節”倡議人、市北區海倫路街道海倫路社區社工孫睿涵,孫睿涵的姥姥張毓鈞,市北區海倫路街道海倫路社區李起珍、王貽善、司秋萍、趙春紅等居民。特別是片中鄰居節“百家宴”畫面中,海倫路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張志定的一句“鄰居節百家宴,開吃!”,更是引得現場觀看節目的居民陣陣掌聲。
當天,青島市鄰居節倡議人孫睿涵作為海倫路街道海倫路社區的社會工作者,也在現場觀看了《還看今朝·山東篇》。13年前,當時還是一名四年級小學生的孫睿涵在姥姥的鼓勵下,走出家門敲開了鄰居的家門,發起了鄰居節。2016年,鄰居節升級為全市10個區市同步舉辦、青島市900萬居民共同的節日。孫睿涵告訴記者,去年她被調到海倫路社區工作,從鄰居節倡議人到海倫路社區工作者,身份的變化沒有改變對鄰居們的感情,她將努力做好社區、居民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把溫馨的理念傳遞到社區居民中,把和諧的鄰里關系傳遞得更遠更廣。
從事了20多年社區工作的海倫路社區居委會副主任趙春紅對鄰居節的作用有著更深刻的感受,“我們社區每年都舉辦不同形式的鄰居節活動,比如片中的百家宴,鄰居們聚在一起,你家出一個菜,他家出一個湯,大家互相分享互相交流的過程中,從陌生到熟悉,感情慢慢加深,關系越來越融洽。如今我們社區出現的糾紛非常少,即使出現鄰里糾紛也就自己協調解決了。”趙春紅說。
眾多青島元素震撼亮相 《還看今朝·山東篇》,全面展示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五年間,山東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走在前列”的總要求,砥礪奮進,轉換動能,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各方面取得的巨大變化和非凡成就。
10時至11時25分,長達85分鐘的篇幅中,眾多青島元素在片中亮相,如青島西海岸新區、青島藍谷、青島動車小鎮、海爾創客、青島港、深海基地、“科學”號科考船等。在全國最大的動車生產基地——位于城陽的動車小鎮,飛馳在全國高鐵線上的列車,10輛中有6輛就是在這里研發生產的,從第一代和諧號到最新的復興號,這里已累計交付1050列高速動車組,其中單列動車組最大運營里程高達530萬公里,相當于繞地球132圈。片中還出現了能在半空中穿行的空中列車,其最高時速能達到70公里,是目前我國最快的空中列車。央視記者還來到海爾的海創匯創客空間,這里有2246個創業項目,85后占到了80%以上,每天有20個創意在海爾平臺上產生。
片中,央視通過航拍鏡頭展現了美麗的青島。紅瓦綠樹、碧海藍天,鏡頭中展現了青島市區沿海一線的美麗風光,壯觀的膠州灣跨海大橋,以及西海岸新區新建的“珊瑚貝”橋。在青島藍谷的深海基地,央視記者登上了9月30日剛剛返回青島的“科學”號科考船。在深海生物海洋模擬系統方面,片中展現了科學家們在約1400米的深海中采集的蝦類。還通過蛟龍號的眼睛,為觀眾呈現了精彩的海底世界。節目組還將一個神秘的珍貴禮物帶進演播室,是蛟龍號在海底2000米以下采到的多金屬硫化物海底礦石標本,這應該也是整個《還看今朝》節目中獨一無二的禮物。
青島如此多嬌,市民非常自豪 居民們被片中震撼的畫面、極致的故事、生動的形式所感動、所激勵。海倫路社區居民們普遍認為,山東的文化圣地、儒家思想,青島的藍色硅谷、“蛟龍”號等高科技發展,令人驕傲,倍受鼓舞。
63歲的海倫路社區居民王愛玲告訴記者,她的爺爺、父親兩代都是老四方機廠的工人,看到片中的高鐵、動車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為祖國的科技發展而自豪。“我爺爺曾經是老四方機廠的工程師,我父親是一名技術工人,我們一家人都對列車有著深厚的感情,”王愛玲說,“看到片中高鐵技術的迅猛發展,她作為一名青島人,感到非常驕傲。”
與此同時,節目播出后也引爆了青島市民的朋友圈。市民李倩的朋友圈里,除了國慶節朋友們出游的照片外,就是《還看今朝·山東篇》的轉發分享了。“今天朋友圈里大家都在轉發這個節目,我通過朋友圈的分享鏈接觀看了回放,太震撼了,特別是那么多青島元素亮相,既有溫暖的鄰居關系,又有超燃的高科技、深海探索等,青島太牛了,我為生在山東、生在青島這座現代化的沿海城市感到驕傲。”李倩說。
■相關新聞 《還看今朝·山東篇》 四部分揭示山東變化 為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中央電視臺攜手全國省級電視機構,從9月16日開始推出大型全媒體特別節目《還看今朝》。該節目記者足跡遍布31個省市自治區,300多個地區。
10月3日上午10點,《還看今朝·山東篇》播出。《還看今朝·山東篇》分“融儒而歌”、“新舊動能轉換”、“走向深藍”和“山東有我”四個部分。
山東篇的主創之一、山東廣播電視臺融媒體資訊中心外聯部主任劉駿介紹,第一個部分是呼應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考察時提出的弘揚傳統文化號召,以鄉村儒學和世界儒學大會為切入點,介紹山東傳統文化的發展。
第二部分是講新舊動能轉換。山東是傳統的工業大省,也是經濟大省,但是產業結構并不盡合理,所以在新舊動能轉換方面下了很大的決心,斷骨再造、輕裝上陣。
第三部分是講海洋方面成就。攝制組走進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帶大家看一看里面的高端設備,看看我們的海洋科考能力和海洋科學家的故事。
第四部分是介紹五年來山東人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其中有人物的故事,有記者海采。
“節目拍攝要求很高,要反映自十八大以來,對于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考察時提出的要求,山東究竟交出了怎樣的答卷,要用極致的故事和極致的畫面去反映這五年以來的變化。”劉駿說,在此次的節目中,他們沒有采訪大家熟悉的山東名人、大咖,而是用一個個普通人的故事去講述變化,用人物的變化去反映時代的變遷。
在這次節目中,除了提前錄制的部分,為了得到更好的效果,山東篇還接入海、陸、空三路直播,從不同方位、不同角度去詮釋山東變化。節目中還運用了很多高科技的手段,來展現山東五年來在經濟發展、科研投入、環境保護、民生保障等方面的成就。 據山東電視臺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