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JIZZJIZZ麻豆全部免费,国产精品青草久久久久福利99,亚洲射图,免费不卡中文字幕在线

聚焦聚力走在前列:一份凝心聚力的民生答卷

2017-10-03 08:59   來源: 大眾日報 手機看新聞 半島網 半島都市報

小字體大字體

?  



  民生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全面小康,民生為先。回首十八大以來的五年,我們驚喜于齊魯大地豐厚的“民生賬單”:精準脫貧累計671.1萬人,城鎮新增就業連年過百萬,城鄉收入比縮小到2.44:1,居民養老、醫療保險參保人數保障標準全國領先,“藍繁天”與日俱增、漸成常態……

  作為民本政治哲學的發祥地,自黨中央確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來,山東每項重大制度的出臺,每個重大議題的設置,都直指一個目標——讓人民過上真正的好日子。民之所望,政之所向,“為民”要有新境界,破解民生難題要有新辦法,發展要與民生水乳交融,越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沖刺期,發展越要有溫度,幸福越要有質感。這既是9900多萬齊魯兒女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又是山東昂揚邁向全面小康的蓬勃動力。

  

大眾日報10月3日1版



  新階段 新標準 新“考卷”

  回首十八大以來的五年,山東上下最深的感觸是,發展進入新階段,民生有了新標準,工作有了新“考卷”。悄然間,山東經濟總量居世界第16位,人均生產總值達到1萬美元,離高收入國家水平咫尺之遙。在山東社會科學院院長張述存看來,從中等收入邁向高收入階段,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了“更強烈的向往、更高的要求”。從“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到“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再到“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確立,站穩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根本立場,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一系列關于民生的重要講話,2013年考察期間又對山東提出切實做好保障改善民生、創新社會治理這篇大文章的明確要求。人民的新期待、黨中央的新要求,勾勒出山東全面小康的民生新圖景,化作省委省政府在新時期必須作答的民生新“考卷”。

  9月15日,秋風送爽的早上,臨沂市民周萌在“朋友圈”里曬出了9張藍天白云照,并配文道:“棉花云點綴湛藍天空,心都要萌化,‘沂蒙藍’給力!”這一天,數據來“報喜”:臨沂空氣“新鮮度”領跑全省。 

  八百里沂蒙鐘靈毓秀,曾幾何時霧霾卻成了街知巷聞的高頻詞。當年求溫飽的老區人民,如今心心念念求的是“環保”。不能讓老區人民的期待落空!2015年起,臨沂拿出“壯士斷腕”的決心向大氣污染宣戰。“沂蒙藍”的重塑,正是山東發展由“黑、灰”色調向綠色轉變這一歷史章節的生動寫照。行至今年,省委省政府已先后十幾次作出部署,狠抓生態環境保護和突出問題綜合整治,不要讓人民生活蒙塵的GDP、不要帶血的GDP,成為全省共識。

  這個轉變,正是這張民生考卷的“難中之難”。2012年,山東連續21年的兩位數增長戛然而止,經濟下行帶來財政收入增速放緩,人民新期待遇上經濟新常態。迎難而上,正是山東人的性格。2014年,山東在落實年初確定的民生政策基礎上,圍繞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領域,再重點辦好全面實施農村中小學校舍升級改造工程等十件民生實事。2015年,在年初安排一事一議獎補資金基礎上再增加資金,進一步加大對農村改水改廁、污水處理、城鄉垃圾處理一體化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2017年,省委、省政府重點推進革命老區和黃河灘區60萬群眾脫貧遷建工作。

  數據最有說服力——五年來,省財政一般公共預算用于民生方面支出由2012年4448億元“竄高”至2016年6904億元,累計2.84萬億元,年均增長11.6%。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三公經費預算年均兩位數下降。

  比起這些抽象數字,忠厚正直、勇敢堅韌的山東人,在作答“考卷”時揮灑出的實干巧干的汗水,更令人難忘。

  秋意漸濃,黃河灘區仍舊萬馬奔騰、鼙鼓動天。腳踏在航空母艦一般大的村臺上,東明縣長興集鄉劉小臺村支部書記劉士虎意氣昂然——作為全省重大民生工程,黃河灘區居民遷建“戰役”全面打響,灘區百姓將徹底擺脫“三年攢錢、三年筑臺、三年建房、三年還債”的惡性循環。對上爭取政策,精準分類遷建,確保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黃河為害千年,難題一朝得解,關鍵在何處?一是治貧理念變了,從前光想與河戰斗,如今懂得要與河和諧相處,河不動人動;二是經過這些年的積累,有了一定的物質基礎,百姓遷建有錢辦事,上學、就業的后顧之憂一舉解決,百姓搬遷就沒有阻力。山東的舉措贏得國務院扶貧開發辦高度評價:“山東脫貧攻堅力度前所未有,經驗值得推廣。”

  而邁入攻堅拔寨沖刺階段,山東脫貧攻堅超常規的思路和辦法更是不斷涌現:獨具匠心的“扶貧車間”遍布鄉野,9.8萬戶貧困戶不出村就業增收;扶貧資金、土地、閑置房產等資源要素,“追隨”市場主體腳步融入產業,貧困戶“坐收”資產收益;激活“孝德文化”,推廣孝心基金養老扶貧新模式……山東的巧干,為全國解決“貧中之貧、困中之困”提供了有益借鑒。

  有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再加苦干巧干,五年間山東15萬平方公里土地上干了大大小小多少民生實事,也許無法一一盡述。然而驀然回首,我們能從身邊一條條暢通的道路、變清的河流,一處處由棚戶區改造而來的居民新區,一張張老有所養、病有所醫的笑臉中,真切感受到殷實而豐厚的獲得感、幸福感。

  底線刻度和覆蓋廣度支撐的“小康溫度”

  偉大目標來自偉大實踐,又檢驗和完善于實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如果說山東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走在前列,那么以空間為軸,“為民”標準要橫向擴充為人的更全面發展;以時間為軸,民生承諾的兌現要更快一步。

  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對此作出全面安排:脫貧攻堅任務全面完成,統籌城鄉貧困問題取得積極進展。居民收入保持較快增長,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穩步提高,在學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讓人民群眾更滿意;城鄉環境更加優美宜居,展現綠色、生態、美麗山東新形象。

  64歲的青島居民蘭珊,2012年查出肺癌,高不可攀的費用,讓她的絕望又深了幾分。這一年,青島在全國率先實施大病醫療救助制度,靶向藥物計入保險目錄,讓包括蘭珊在內的許多人絕望變成希望。現在,這項政策升級為全國領先的補充醫療保險制度,特殊藥品和耗材保障范圍擴充為41種。

  小康社會的“溫度”,取決于民生底線的“刻度”。“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古老的愿景與全面小康的方向遙相輝映。“蘭珊們”可能就在你我身邊,嚴峻的課題擺在人們面前,如果社會保障安全網不能織牢織密,如果制度碎片化、發展不平衡,如果城鄉保障分割,那全面小康“含金量”就會大打折扣。

  小康的溫度,還取決于民生覆蓋的廣度。在牽扯面最廣的民生制度中,山東展現出了走在前列的工作標準和思想境界:在全國率先建立起省、市、縣三級完整的居民養老保險制度體系;率先建立全省統一、城鄉一體的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率先開展城鄉一體、全省統籌的居民大病保險制度;率先啟動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率先開展職工長期護理保險試點。有了高標準的“頂層設計”,社保制度憑“5個率先”叫響全國,一躍而入新境界,成為山東引以為豪的“民生名片”。

  對照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大坐標,山東將一項項民生改善的小坐標挺立在時代潮頭。這樣的范例,不是社保這一項,而是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走在前列高標準引領,貫穿于山東經濟社會發展各個環節!單講省十一次黨代會以來,全省各項民生工作就處處向更高處攀、同快的比、跟強的爭:針對群眾干事創業存在一些難點和堵點,對照全國最好發展環境標準,推出放管服改革“升級版”;脫貧攻堅再出實招硬招,全力攻堅重點市、縣區、鎮、村,確保2018年較全國提前2年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十幾個部門群策群力,制定比“大氣十條”標準更高、要求更嚴的《山東省〈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實施細則》;城鄉環衛一體化、農村紅白理事會實現鎮村全覆蓋……

  用高站位開眼界,以高標準拓思路,往往帶來全方位跨越式的大發展,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高標準總是與高難度形影相隨。拆違拆臨還綠于民,百姓喜歡,但大家也希望早餐車、賣菜攤近在眼前;整治污染關閉小、散、亂、污企業大家歡迎,但不少家庭的就業、生計也在其中。高標準意味著要走好鋼絲、彈好鋼琴,用更大的智慧解決民生小事。

  人們看到,建綠透綠后,流動餐車走向街頭;污染整治后,燒烤攤變“正規軍”,養鵝場改種食用菌……在解決復雜問題中,全省各級黨委政府奏出各項民生訴求協調兼顧的美妙樂章。

  人民心中有桿秤,是輕是重,一稱便知。人民手中有把尺,是長是短,一量便曉。全面小康的溫度,最終的檢驗標準在于底線的刻度,在于覆蓋的廣度,更在于人民群眾的滿意度。

  民生痛點就是改革的“著眼點”發展的“突破點”

  新舊相推,日生不滯。發展進入新時期、新階段,民生福祉的新需求是一面鏡子,“照”出供給側的短板和缺陷,為深化改革指明方向。而新的增長點和長期增長潛力,又孕育在解決民生福祉的突出問題中。民生、改革和增長就這樣生動、辯證地反復展開,交織出山東鮮明清晰的發展指向。

  “有學上”之后,“上好學”成為全社會的普遍心態、迫切需要,但教育體制的“行政化”色彩,讓利益和資源更多地向行政權力傾斜,真正懂教育的人心灰意冷。政府管得越多,學校辦得越差,人民越不滿意。

  教改如何深化?就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公辦事業單位逐步取消行政級別后不久,山東又創造一個全國率先:在總結濰坊、青島等市試點經驗基礎上,一場轟轟烈烈的校長職級制改革在齊魯大地全面推開。很快,全省1.3萬多所中小學校長陸續摘下“官帽”,學校辦學自主權空前擴大,隨之跟上的一系列改革,營造了越來越寬松的教育環境。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從教育改革開始,山東事業單位去行政化改革的腳步持續加速。從建立現代大學制度、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到建立公立醫院法人治理機構,再到科研院所全部取消行政級別……一臺臺改革重頭戲,不斷清除群眾現實利益的痛點,激發出“萬類霜天競自由”的社會活力。也正是這一次次創舉,拆除部門利益的藩籬,為全國公共服務供給側改革貢獻了“山東智慧”。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五年間,在民生改善的優美畫卷中,職業教育與高等教育搭建“立交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同工同酬優化分配格局、三個市民化等一項項走在前列的改革,迎著老百姓的盼望目光,因時制宜,綴錦點翠。

  看待民生問題,要有歷史的眼光、發展的眼光;解決民生問題,更要有改革的勇氣、創新的方法。人民群眾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是理解一切社會發展活動的關鍵詞。解除群眾后顧之憂,既調動人們發展生產的積極性,又增加消費潛力,進而拉動內需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在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后,這種良性循環尤為可貴。

  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是民生期待,也是新型城鎮化重要一環。以往滿足需要,都是從城市端發力,近兩年武城的思路別有洞天:為本縣進城落戶農民發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轉移備案證”,落戶農民保留其原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包括宅基地使用權、土地承包經營權、集體資產收益分配權以及這“三權”的合法繼承權不變。

  城鄉要素雙向流動,真正實現來去自由,加速了農民進城落戶、進城消費。新型城鎮化是經濟增長動力,也是內需的最大潛力,有鑒于此,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備案制度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國家發改委向全國推廣。

  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同樣可以互促共建,產生正向乘數效應。作為青島史上最大規模企業環保搬遷的代表,青鋼邊搬遷邊升級,工藝裝備全部達到行業一流水平,產品結構中優特鋼品種占到90%以上。特鋼董家口新廠環保投資占總投資的11%左右,年節能11萬噸標準煤,相當于減排27.5萬噸二氧化碳,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標均達到鋼鐵行業清潔生產標準。從一家發展空間受限、裝備技術逐漸落伍的老企業,青鋼變為新型智能鋼廠、綠色鋼廠。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的李滄區順勢騰籠換鳥,建成國際院士港,建設國際郵輪母港城,老城區經濟結構煥然一新。青島市環保局副局長陳寧深有感觸地說:“這充分說明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

  民生之大,在國在邦;民生之微,衣食住行。9900多萬齊魯兒女,以家國在心中的胸襟,以民生在肩上的情懷,肩負著歷史賦予的新使命,朝著全面小康的新目標,朝著人民群眾的新福祉、朝著更多的“獲得感”、更美的“中國夢”,奮力向前,行穩致遠。

   [編輯: 李敏娜]

半島客戶端 ?

熱門推薦

房產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