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青年網武漢9月22日電(見習記者 張潼)9月22日,“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型網絡傳播活動走進湖北,并在武漢舉行啟動儀式。
啟動儀式由湖北省網信辦副主任姚德新主持,文化部辦公廳副主任喻劍南、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國際傳播處處長程義峰出席啟動儀式并發表講話。湖北省文化廳副巡視員胡學民在啟動儀式上就湖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情況進行了介紹。
“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型網絡傳播活動湖北行啟動儀式現場。中國青年網 見習記者 張潼 攝
“非遺”傳播新變化 尋找最大正能量 荊楚之地,文脈悠久。如何讓荊楚大地的非遺之美、非遺之最在新歷史時期條件下,在新的網絡環境下獲得更蓬勃的生機,是此次活動的重要議題。
啟動儀式上,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國際傳播處處長程義峰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將其作為治國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之源。今年一月,中辦、國辦印發《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保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網絡傳播提出了新的任務要求。
程義峰進一步指出,當前傳播技術、傳播方式和受眾獲取信息的習慣都發生了巨大變化,我國網民數量已超過總人口數量的一半以上,“要以非遺為切入點,努力找到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網絡傳播的最大公約數,整合出最大正能量。積極探索‘互聯網+非遺’對于非遺傳承保護與發展的價值作用,在全社會進一步營造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濃厚輿論氛圍。”
文化部辦公廳副主任喻劍南表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需要更多人參與其中,此次活動正是讓媒體走向田間地頭,走進“非遺”工作坊,見識非遺真實一面,與非遺傳承人面對面交流,感受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喻劍南進一步希望,通過此次活動,挖掘更多的“非遺”愛好者,共同探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之道。
荊楚之地歷史悠久 譜寫“非遺”濃墨畫卷 炎帝故里、楚國之境,作為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省份,湖北省擁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湖北現有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4項,分別是端午節、剪紙(雕花剪紙)、京劇和皮影戲(江漢平原皮影戲)。
此外,湖北省有國家級代表作名錄100項,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57人;省級代表性項目347項(546個項目保護單位),代表性傳承人571人;市級代表性項目1218項,代表性傳承人1976人;縣級代表性項目3462項,代表性傳承人5193人。
為保護這些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湖北省近年積極探索新路徑。據湖北省文化廳副巡視員胡學民介紹,湖北以《非遺法》和《條例》為依據,總結省內外先進經驗,提出了“十三五”期間全省非遺保護實現法治化、規范化、常態化、社會化、專業化的“五化”目標和“十個一”行動計劃,對全國非遺保護作出了新貢獻。
此外,湖北省文化廳、教育廳聯合在武漢大學等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22個非遺研究中心。武漢市江欣苑高龍城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園將非遺展示、社區傳承、居民素質提升、產業發展相結合,為城鎮化進程中的非遺保護探索了一條新路子。
荊州市長江藝術工程職業學院融宣傳展示、傳承教學、人才培養為一體,初步形成了“學校+基地+公司”的“荊州模式”。武漢非遺文化傳播公司把非遺產品開發、銷售、展覽體驗匯聚一體,創造了國有企業參與非遺保護與開發利用的新途徑。紅安縣縣鄉多部門聯手,采取“項目保護單位+高校+生產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實現了“紅安大布制作技藝”的有效保護,帶動了農村就業和農民增收。
多管齊下,因地制宜,經過多年努力,湖北省非遺保護工作獲得可喜成績,非遺名錄進一步完善;保護工作隊伍進一步壯大,全省從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人達1386人;保護經費逐年增長,湖北省財政非遺保護專項資金由2012年的600萬增加到2017年的1600萬;傳承載體進一步擴大,建立各類保護示范基地、實驗區、傳習所等560余個;社會影響進一步加強,多次赴韓國、新西蘭、哈薩克斯坦等國參展傳播湖北非物質文化遺產;與高校合作,出版多項非遺系列叢書、專著等,使研究成果進一步豐富。
如今,曾經沉睡的荊楚文化精華正在煥發新的生命力。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傳承、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對中華文化生命力的守護,更是對根與魂的守護。
[編輯: 李敏娜]
相關專題:
喜迎十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