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全媒體記者 徐杰
9月13日,記者從中科院海洋所采訪獲悉,我國新一代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科學”號在完成西太平洋卡羅琳海山航次并短暫休整后,于9月9日從三亞起航,執行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熱帶西太平洋關鍵區域海洋系統物質能量交換”南海冷泉綜合考察任務。目前已成功布放多個深海探測設備,取回大量沉積物樣品。
參加本航次的科考隊員來自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哈爾濱工程大學、中海輝固地學服務有限公司等研究和技術支撐單位。航次首席科學家和科考隊長分別由中科院海洋所欒振東高級工程師、王敏曉副研究員擔任。在“科學”號往年的航次中,已對我國南海冷泉區進行了一系列調查與研究,研發了“近海底地球物理探測、水體化學參數捕獲和高分辨率圖像獲取”完整觀測體系,初步建立了基于ROV的化能生態系統探測方法。
航次首席科學家欒振東介紹,本航次在南海冷泉區開展近海底地球物理綜合探測、海底理化環境分布調查,通過“發現”號水下纜控潛器(ROV)進行生物、地質樣品的采集,以及深海原位探測、觀測及培養實驗,獲取大氣、水體、沉積物、生物樣品和海洋環境觀測數據,用于進行南海冷泉極端環境綜合探測研究。
航次將綜合利用“發現”號ROV和基于ROV自主研發的配套作業工具、拉曼光譜原位定量探測系統、深水可視化可控沉積物柱狀取樣系統、熱流探針、全海深多波束探測系統、萬米溫鹽深剖面測量儀、巖芯取樣鉆機、電視抓斗和深海樣品穿梭轉運系統等深海探測設備,探究南海冷泉關鍵區域地球化學過程、深海生物多樣性及極端環境適應性等科學問題,并對部分自研深海探測設備進行可靠性驗證。
本航次計劃于10月初結束,預計將為南海冷泉研究提供更豐富詳盡的信息及數據,進一步促進相關研究開展。
記者了解到,目前,科考人員已順利下放“發現”號ROV,執行探測深海麻坑的作業任務,并進行了海底“量體溫”作業。據介紹,測量深海“體溫”的“體溫計”是一根長7.5米、自重約1.5噸的熱流探針。這支“體溫計”從“科學”號后甲板由鋼纜放入海底后,可以豎直插入洋殼表層,也就是億萬年來形成的海底沉積層中。當熱流探針的姿態滿足條件時,探針上的22個溫度傳感器會被自帶電源瞬間加熱,并記錄降溫過程中每秒溫度值。回收后,根據傳感器獲得的海底沉積物原位溫度梯度和熱導系數,可以推算出海底熱梯度的分布情況。而這些熱流數據,對研究大洋板塊運動,海洋油氣田分布都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此外,科考人員還成功布放了重型設備深水可視化輕型沉積物柱狀取樣系統—“開拓3500”,并取回了大量沉積物樣品。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