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JIZZJIZZ麻豆全部免费,国产精品青草久久久久福利99,亚洲射图,免费不卡中文字幕在线

醫養結合盤活了現有資源 "青島模式"叫響全國

2017-09-13 07:01   來源: 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手機看新聞 半島網 半島都市報

小字體大字體

?  

市南區人民醫院專護病房,護士正在照顧老人。(市南區人民醫院供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徐軍

  老齡化社會的到來,滿足老年人對“醫”與“養”的需求,將醫療資源與養老資源有效銜接起來,并加以高效利用,成為解決老年人醫養需求的必然要求。近年來,青島以打造國際健康城市為發展目標,經過多年的不懈探索和創新,建立了“政府主導、部門負責、融合發展、全面覆蓋”的醫養結合“青島模式”。多部門合作,做到醫療、養老、社保政策有效銜接,青島用多種方式初步實現了“醫、養、康、護”的一條龍服務,并引來全國范圍的關注。

  醫養結合“青島模式”亮相全國

  “十二五”末,居住在青島半年以上的常住人口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109.71萬人,比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時增加20.32萬人,年均增加4.06萬人。老齡化社會的來臨,養老成為現實問題和熱點話題。

  然而,難以回避的是,在老年人群體中,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甚至惡性腫瘤等各種慢性疾病越來越高發,在此背景下,養老已不再是單純的養老,“養”與“醫”的結合才是時代的要求。 

  青島敏銳地覺察到了這一新的發展趨勢。早在2003年,島城就有養老機構開始探索醫養結合,開展臨終關懷服務。2011年,青島重癥老年患者可在全市二級和三級醫院“養老”,并首先在市南區人民醫院試點。2012年,青島在全國首創長期醫療護理保險制度,并從2015年1月起將覆蓋范圍擴大到農村。2015年1月1日起,青島首創的長期醫療護理保險制度覆蓋范圍擴大到農村地區,醫療護理費最高報銷90%。

  近年來,青島市在“醫養結合”上不斷探索,與傳統養老區別在于突出醫療功能。目前,已建立起“醫中有養,養中有醫,醫聯結合,養醫簽約、兩院一體、居家巡診”六種醫養結合類型的“青島模式”。 

  2015年12月,全國醫養結合工作會議在青島召開,“青島模式”亮相全國。為支持“醫養結合”發展,2016年上半年,青島市出臺了《青島市關于促進醫養結合服務發展的若干政策》,在醫養結合機構功能用途、促進醫療衛生和養老資源融合、規劃土地、稅費和價格、投融資和人才等多方面進行了政策規定。

  在“醫養結合”上做的有力和富有成效的探索,讓青島在2016年6月成功躋身“第一批國家級醫養結合試點單位”。就在今年8月,央視“新聞1+1”欄目對青島的“醫養結合”模式進行了報道,向全國推介“青島模式”。

  醫養結合盤活了現有資源

  在市南區人民醫院的六樓,有一個特殊的病區和普通住院病區分開,這就是專護一病區。在這個病區的數十名老人,大多患有心血管疾病而且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幾乎全靠他人照顧。2011年初,青島市人社局領導到市南區人民醫院進行了現場考察,并進行大量的論證之后,在全國率先推出了長期護理保險制度。2011年7月,醫院被青島市正式確定為全市首家醫療專護試點病房,實行醫養結合的新型醫療護理、養老模式。“在這里,老人生病了醫院醫生可以來為老人診治,平常時間則由護士來做生活護理和醫療護理,老人住在這里和家里一樣。”該病區主任管春燕介紹。  

  專護病房的成立,很快吸引了有需求的老年人。目前,市南區人民醫院的專護病房已經收治92位老人,這些老人平均年齡在80歲左右,其中年齡最大的老人已經100歲,而且大多一住就是好幾年。

  經過多年的運行,目前醫院專護病房每床日結算標準,僅為三甲醫院重癥監護的10%左右,為二三級醫院日平均費用的50%以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實施,讓長久以來因制度缺失導致的失能、半失能老年患者“擠住院”、“壓床”問題得到了有效緩解。專護病房還在很大程度上配合了分級診療的實施,尤其是對于這些疾病纏身的老年人,長期在大醫院病房住院,進行常規的診治,卻占據了有限床位。而專護病房既分流了住院老人,也讓二級醫院的臨床醫療資源得到優化利用,原本空閑的病床現在已經住得滿滿當當;不僅解決了長期臥床老人的就醫難問題,還大大節省社保基金,得到了參保人員及家屬的一致認可和好評。  

  隨著專護病房的深入推廣,市南區人民醫院的專護病房已經迎接來自國家部委、省市相關部門和一些醫養結合機構上千人員前來考察、學習。此外,在青島,還有很多通過養老院和醫院聯合、養老院內引進醫院等方式,來實現“醫養結合”,讓醫療和養老資源圍著老年人轉。 

  在家養老也能享受醫療服務

  受文化中家庭觀念的影響,很多老年人不愿進養老院養老,成為了一個普遍現象。實際上,在青島老年人群體中,超過90%人選擇居家養老。怎樣讓居家養老的老人也享受到“醫養結合”帶來的便利呢?

  家住鞍山路的王先生的家人兩年前就在為“易養難醫”發愁。90多歲的王先生因腦卒中,在十余年前就失去了自理能力,常年躺在床上。“喂飯、翻身這些日常照顧,我們家里人能做到,但是老爺子還有冠心病,犯病時候我們真沒辦法,救護車來了都得好幾個人一起抬到車上,送到醫院住幾天又回來。唉,折騰人!”王先生的女兒說。

  2015年,王先生的女兒在一家民營醫院為老人辦理了“家庭病床”,那時起,每月這家醫院的醫生來為老人做一次檢查。再后來,社區開始簽約“家庭醫生”,女兒趕緊去先給王先生簽下來,從那之后,家庭醫生也時常會來給老人量血壓、指導用藥。“老爺子養老、看病都有著落,這日子過得也帶勁了!”王女士說。 

  自2012年以來,青島市已經建立了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截至今年年初,青島每千名老人擁有床位38張,社區日間照料中心覆蓋100%的城市社區,試點建設30處社區養老機構,逐步實現老人在家門口養老,全市老年人的福利水平持續提升,困難老人居家養老實現全覆蓋。

  今后,或許有更多老人可以在居家養老中也享受到醫療服務。

  今年8月,青島出臺《關于進一步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實施意見》,提出大力發展“社區居家養老機構+護理站”、家庭醫生等服務模式,鼓勵衛生院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通過“家庭醫生簽約”、家庭病床、辦理居家養老和家護手續等方式,為居家老年人提供醫療服務。到2018年,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組織達到200家,2020年達到300家。

  ■事例 專護病房讓她有了新“家” 

  今年73歲的孫秀英家住青島市區,2011年3月,做了膝關節的手術后,她突發肺栓塞造成呼吸衰竭。在島城多家三甲醫院的重癥監護室及普通病房輾轉治療了近七個月,費用高、效果沒有明顯改善。“老人回家,身體疾病離不開醫生;住養老院,費用高也還沒有醫生;住在醫院,費用太高效果一般。”找不到一個解決問題的平衡點,孫秀英的家人犯起了愁。后來,經一家醫院主治醫師推薦,家人將孫秀英老人送到市南區人民醫院醫療專護病房。

  當時市南區人民醫院的專護病房,在青島第一家試點長護制度住院模式。病房可提供24小時的醫療護理診治與生活照料,主要收治長期臥床、帶有各種管道并伴有較多基礎慢性病的老人,由執業醫生、護士提供專業的醫療護理及生活照料。對于孫秀英老人的家人來說,專護病房解決了老人治療加養老的大問題。特別是孫秀英老人因為是氣管切開,帶有尿管、胃管,再加上因栓塞造成的呼吸系統、循環系統疾病,除了正規的醫院醫療、護理診治無法保證老人生命的延續。專護病房解決了老人和家人的頭疼問題。  

  孫秀英老人入住市南區人民醫院醫療專護病房后,病房就成了她的“家”。在入住的六年時間里,為幫助孫秀英節省統籌金的花費和個人的負擔,科室護士在護理過程中也想了好多辦法,比如為了避免隨時涌出、噴出痰液浸漬皮膚造成的不適和損傷,科室的護士利用輸液管的外包裝,剪成外敷大小的保護層,即利用了無菌面的保護,又節省了老人支出,同時還為病人帶來了舒適,得到老人家屬的稱贊。

  “如果沒有專護病房的模式,我們家的老人可能早就不在了。”長護制度真正為家屬減輕負擔,解決了老人和家人的后顧之憂,而且醫生護士服務態度熱情、親切,不少家屬對醫院專護病房的醫生、護士表達自己的感謝。

   [編輯: 張珍珍]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半島客戶端 ?

熱門推薦

房產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