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JIZZJIZZ麻豆全部免费,国产精品青草久久久久福利99,亚洲射图,免费不卡中文字幕在线

千年古郡瑯琊的"現代"轉身:電商拉動漁業升級

2017-09-12 07:09   來源: 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手機看新聞 半島網 半島都市報

小字體大字體

?  

空中俯瞰瑯琊鎮。



  

綠植掩映的千年古鎮“商”機勃勃。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付曉曉 實習生 丁媛媛

  一個有著2000多年悠久歷史的小鎮,如何穿越時空實現過去與現在的對話?這是黃島區瑯琊鎮始終在探索的命題。以“山情海韻 千年古郡”為特色的瑯琊鎮既有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也有堅實的支柱產業。一方面,擁抱新時代經濟形勢升級傳統漁業,另一方面,復興行將蕭條的手工技藝,重新挖掘民俗價值,改造建筑外觀還原古郡風貌,留住文化根基。古鎮瑯琊在傳承與發展的和諧共進中完成了它的“現代”轉身。

  電商拉動漁業升級

  剛剛開海,瑯琊鎮西楊家洼村的胡見珍和她的女子創客聯盟最近格外忙碌。40多個“女子創客”每天純手工加工上千斤海米、干鲅魚、刀魚等海產品,再通過鎮上的“瑯琊@生活”電子商務平臺和各自的微店將產品銷往全國各地。

  瑯琊鎮是青島漁業大鎮,海參、鮑魚、對蝦、蟹、貝、藻類等海產品豐富。鎮上很多家庭世代從事海洋捕撈、海水養殖或海產品加工、銷售。46歲的胡見珍是土生土長的瑯琊人,幾年前,身為西楊家洼村村主任的她看到村里不少家庭婦女每天無所事事,琢磨著把她們集合起來一起做點兒事。2015年前后,瑯琊鎮力推電子商務,胡見珍借此契機拉著40多個家庭婦女組成創客聯盟,將村里的海產品生意由線下拓展到了線上,每年收入能達到200萬元。

  瑯琊鎮搭建的電商平臺在幫助村民創業的同時,也為企業帶來便利。青島瑯琊龍灣海參有限公司負責人高玉志說:“‘瑯琊@生活’作為一個鎮級電商平臺影響力更大,客戶信賴度更高,拓寬了銷售渠道,每年能為公司增收一兩百萬。”據瑯琊鎮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全省首家鎮級電子商務平臺的“瑯琊@生活”運營三年來,已有32家企業加盟該平臺,涵蓋320多項農產品。同時,瑯琊鎮還建設了微電商平臺“瑯琊微商城”,2.1萬平方米的電商產業園一期完工,6000平方米的電商創業創客園區已投入使用。全鎮230多家網店、微店實現網上年銷售額8000萬元。2016年,瑯琊鎮獲評青島市首批電子商務示范鎮。

  復興“非遺”傳統技藝

  除海產品之外,瑯琊鎮一些農產品也頗具特色。瑯琊鎮相關負責人表示,出于構建現代化農業體系的考慮,瑯琊鎮挖掘了瑯琊雞、玉筋魚、瑯琊竹藝、瑯琊粉條等13個品牌,并引進十余家農業龍頭企業,推進紅葉石楠、櫻花、藍莓等特色農業板塊建設。

  瑯琊粉條以紅薯為原料手工制成,口感爽滑有韌性,在黃島區有“人造魚翅”的美稱。營后村是堅守瑯琊粉條傳統制作工藝的村莊之一,明清時期村里就有了粉條作坊。這種傳統技藝依靠口授心傳,制作流程繁瑣,其間凝結著制作人的經驗與智慧。但近年來年輕人紛紛外出打工,手工粉條制作工藝日漸蕭條。退休村干部劉中明認為“流傳了這么多年的手藝斷了實在可惜”,于是他和幾位村民一起恢復傳統,擴大制作粉條隊伍。2016年,瑯琊粉條被評為黃島區非物質文化遺產。

  瑯琊竹編也是瑯琊鎮的一項傳統技藝。在大南莊村,早年間全村老小都有竹編的手藝。老村支書王兆品告訴記者,“竹材要嚴格挑選,破竹、烤色、去節、分層、定色、刮平、劃絲、抽勻等十幾道工序全是手工操作,制出的竹絲厚薄粗細都有嚴格要求。”竹編全憑一雙巧手和一把刀,疏、編、穿、削、鎖等各種技法穿插,才能編出花色多樣的圖案。和瑯琊粉條的命運相似,近年來,竹編技藝逐漸在年輕一代中失傳,為了復興傳統技藝,在村委會的引導下,王兆品帶頭組建了老年竹編隊,30多位老人重拾擱置已久的竹編刀。瑯琊鎮還將竹編工藝品推上“瑯琊@生活”電商平臺,為瑯琊竹編既創造了經濟價值,又保留了瑯琊特色。

  民俗催生文化品牌

  “山情海韻 千年古郡”是瑯琊鎮建設特色小鎮的發展定位。它南臨黃海,東靠瑯琊臺景區,西南與董家口港相接,北與藏馬山景區相鄰,海陸薈萃造就了它的獨特氣質。它根基深厚,秦始皇三巡瑯琊臺、徐福東渡出海等歷史故事都與它有關。

  如今,這座悠悠古鎮,正著力打造成既有厚重歷史感又充滿現代氣息的特色新城。瑯琊鎮相關負責人說,“我們依托瑯琊古郡獨特的秦漢文化資源,在規劃風格上體現出秦漢建筑的沉穩質樸。”2.5萬平方米的商業街建筑還原了古色古香的“秦漢雄風”。占地350畝的夏河城遺址公園以生態建設、秦漢文化、古城墻遺址保護為重點,將秦漢文化落墨于山水之間,打造歷史文化與自然生態兩相輝映的別樣景觀。

  作為一個千年古郡,民俗是瑯琊鎮珍貴的歷史遺產。正月十三是膠東地區民俗中的龍王生日,每年的這一天,臺西村村民都會舉辦隆重的祭海儀式。祭典再現古代膠東地區祭海盛況,踏歌逐浪而行的漢服舞者,用瑯琊古風之蒼勁,表達漁民對大海的敬畏、感恩和祈求風調雨順、漁業豐收。

  民俗在瑯琊鎮實現了傳統與現代的結合,連續舉辦了55屆的“瑯琊祭海”已發展成為瑯琊鎮的一個文化品牌,2015年被列入青島市級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民俗催生了文化品牌,而“瑯琊祭海”這個文化品牌也使民俗得到了傳承和弘揚。隨著人們對民俗的重新發現與重視,“瑯琊祭海”的影響力在逐漸擴大,成為一個覆蓋廣、受歡迎的民俗盛會,今年2月的祭海儀式吸引了各地游客近3萬人次。

  史說瑯琊

  秦皇三巡修筑瑯琊臺 徐福在此起航東渡


  了解瑯琊鎮,探究這個千年古郡的前世今生,歷史是一個不能繞過的維度。

  歷史上的瑯琊古城位于今瑯琊鎮駐地,“瑯琊”一詞因其地屬春秋時期越國國都瑯琊邑而得名,后沿用至今。《吳越春秋》記載,越王勾踐二十五年遷都瑯琊,《中國歷史地圖集》標注春秋時期瑯琊曾為越國國都。史料可查,瑯琊古城在齊國時為瑯琊邑,秦時設瑯琊郡,到了漢高帝時稱“瑯琊王國”,漢文帝時建置為郡。然而,西漢后期因地震等原因,瑯琊古城漸被湮沒。

  瑯琊臺是全國第七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國家4A級景區。“瑯琊臺”一名最早見于《山海經·海內東經》:“瑯琊臺在渤海間,瑯琊之東。”《史記》記載,“蓋海畔有山,形如臺,在瑯琊,故曰瑯琊臺。”秦始皇曾三巡此地,遷民3萬戶于瑯琊臺下,大興土木修筑瑯琊臺,以觀海望日。如今,走進瑯琊臺景區可以看到,秦始皇的大型塑像位于瑯琊博物館前廣場,依山有盤山路或石階路可達山頂。在瑯琊臺高處,至今還保存著秦人手工堆砌起的土臺,歷史的痕跡清晰可見。

  在今天的瑯琊碼頭,后人豎立起一個巨大的石碑,上面鐫刻著“徐福東渡起航處”。據《史記》等史料可查,秦始皇曾在瑯琊臺兩度遣徐福等方士攜童男童女入海求仙。有史學家研究發現,徐福最終到達日本不歸,使這里成為有文字記載的中日關系的源頭,而他探索的由古代青島經朝鮮半島而到達日本列島的海上航線,為后來的海上絲綢之路形成奠定了基礎。

   [編輯: 張珍珍]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半島客戶端

相關閱讀

瑯琊 現代 千年古郡

?

熱門推薦

房產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