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聚絲路名品,開啟“藍色盛宴”。9月6日,東亞商品展在青島西海岸新區東亞會展中心隆重舉辦,來自38個國家和地區的 12000余種商品集中亮相2017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黃島論壇,涵蓋農業、工業、服務業三大產業,船舶制造、軟件服務、通信電子、醫療衛生等十二大行業,海工裝備、航空航天、生物醫藥、再生能源、家居用品 、紡織服裝等300余個類別。展會將持續至9月10日,游客和市民可憑有效證件換取入場券,在10:00~21:00免費觀展。
異域風情吸引眾多市民 據介紹,作為2017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黃島論壇的主要板塊之一,東亞商品展以“東亞聯通、絲路共贏——藍色·海洋·科技”為主題,總展覽面積18000平方米,設國際館、中國館、山東·青島館、海岸展演區等四大展區?!氨緦蒙唐氛垢訌娬{國際性、海洋性、文化性和經貿性,擴大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參展商數量,由上屆的25個國家和地區的362家增加至38個國家和地區的450家,參展商品也增加了近4000種?!鼻鄭u黃島發展集團董事長高樹軍說,本屆商品展還增加了海岸展演區,集中展示海洋科技高端產品及技術成果應用。
進入東亞會展中心,象征東亞各國和平友誼的和平鴿主題雕塑,頗具東亞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化風情的主題景墻、景觀柱,營造了濃厚的展會氛圍。全新的展館,充滿異域風情的景觀布置,陣容更加龐大的參展商,提質擴容的展品,吸引了大批市民和游客。
在國際館,記者看到,泰國農業促進司、英中貿易協會、中國新加坡商會、印尼中國商會、馬來西亞工商會、緬甸工商協會、韓國水協中央會等參展商陳列的商品琳瑯滿目,讓人目不暇接。哈薩克斯坦的駱駝毛毯、泰國的榴蓮、尼泊爾的圍巾、韓國的醬魚等特色商品吸引了眾多人的關注,現場人頭攢動,泰國農業促進司展位前甚至排起了長長的隊伍。
據悉,國際館匯聚了來自東盟及日韓、歐美、中亞、非洲、大洋洲等國家和地區的萬余種名優特日用商品,涵蓋了特色食品、智能家電、婦嬰保健、美妝護膚、家居清潔、手工藝品等。
海水稻亮相青島館 在中國館,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中國船舶重工集團、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等22家權威機構和知名企業,攜重大海洋科技、航天科技成果集體亮相,展出的極地科考、深海探測、太空實驗、北斗與信息技術等前沿科技成果讓觀眾嘆為觀止。通過國內首次亮相的“蛟龍號”模擬操控系統,觀眾可以真切體驗“蛟龍號”水下作業的場景;在天宮二號1:1模型內,可以身臨其境感受太空的魅力;而在5D影院,我國首部深海立體電影《蛟龍入?!?,展示了奇幻的海底世界和當前深海探測前沿成果。此外,極地科考VR體驗、大洋科考模擬體驗、船舶模擬駕駛、水下機器人演示等現場互動項目,也激發了現場觀眾的極大興趣?!斑@里展示了海洋科技、航天科技的最新成果,是給孩子普及海洋與航天知識的好機會,她也很喜歡。”帶孫女前來觀展的市民鄧女士說。
山東·青島館展示了山東及青島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實施海洋科技自主創新的新成果,以及青島西海岸新區實施海洋戰略、率先藍色跨越的新亮點。哈爾濱工程大學青島船舶科技園、青島海西重機、華大基因、三泰集團等駐青高校、企業集中亮相,展出的海工裝備、船舶制造、海洋生物、海洋醫藥、基因工程、海水淡化等藍色科技創新發展技術,凸顯了藍色經濟發展的無限潛力。在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展區,負責人杜德樂正在介紹“海水稻”:“我們此次參展的水稻種質共有30份,包括優質品系、有色品系、耐鹽堿品系和多倍體品系四大類。其中耐鹽堿品系主要是針對鹽堿灘涂培育的耐性品種,俗稱‘海水稻’。相比普通水稻,可在鹽堿化的土壤環境中生長,這是袁隆平院士牽頭參與的課題。”
新增海岸展區包羅萬象 作為本次展會新增展區,海岸展演區以海濱為背景,以沙灘做展臺,展示的水上飛機、直升機、高速艇等海洋休閑設備引發市民和游客圍觀拍照,風車街、涂鴉墻、風情柱等文化藝術造型,充分展現了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生活之美、文化之美。以大象作為主體形象展示的泰國風情組團,熱辣的火焰搭配柔美的泰國女子,體現了力量與優雅的完美融合;大型套娃展現的則是濃郁的俄羅斯風情,優美的水晶球芭蕾舞帶您領略俄羅斯的藝術風情;標志性的斗笠搭配新奇的懸浮表演,可以感受到那份屬于越南的淳樸與溫和 ;由西海岸的標志性景觀及異域風情景觀組成的街頭藝術組團,讓人在方寸間便可盡覽各國風情。
值得一提的是,為發揮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黃島論壇東亞商品展經貿平臺作用,本屆商品展期間,將舉辦2017青島西海岸跨國采購洽談會。沃爾瑪、家樂福、安達利、永旺、歐圖、麥德龍等30家跨國采購商將前來洽談采購,涉及工業裝備、消費電子、高科技產品、橡膠塑料、紡織服裝、家居禮品、食品飲料、海洋水產等領域,屆時將有200家青島地區供應商及東亞商品展參展商參會。同時,青島西海岸跨國采購服務中心也在醞釀建設中,將為國際采購商和青島地區企業搭建永久性的跨國采購實體運營平臺,實現“以平臺促交流 、以交流達合作、以合作致共贏”的目的。 文/圖 城市信報記者 尚青龍 通訊員 張鵬 實習生 宋淼
[編輯: 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