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標題:濟南城市"老漂族":放不下的兒女 回不去的故鄉
河南蘭考的一個小村莊——距離濟南足足有10個小時車程,那里,是58歲的李美菊最惦念的地方。
2015年,李美菊離開生活了幾十年的老家,來到濟南。在老家人的眼里,李美菊能住進城市,照看孫子是“享了清福”。然而,在濟南“漂了”兩年多的李美菊,心中的孤獨感卻日漸濃重。
有學者按移居意圖將中國移居老人進行了分類,包括支援子女型、落葉歸根型、追求生活品質型等,其中支援子女和投靠子女類型占比約為78%,而“老漂族”這一具有中國特色的名詞也就應運而生。
起早貪黑悉心照顧孫輩,做好飯菜等待兒女下班回家,一面享受天倫之樂,一面又承受著孤獨與煩惱,對城市生活陌生、難以融入新環境、醫療保障不足等,是“老漂族”的典型狀態。
四成多因下一代而“漂”
2012年,當呂金花坐上貴陽飛往濟南的航班時,她沒想到自己會在遠離老家的濟南一住就是5年。
今年61歲的呂金花,老家在貴州安順的一個小山村,大女兒已經在老家嫁人,兒子7年前從中國海洋大學畢業后就來到濟南,成為歷下區某機關單位的公務員。5年前,小孫女出生,當兒子提出要接她來濟南照看孩子時,她二話沒說就答應了。在呂金花心里,幫兒子照顧下一代是自己的責任。
來到濟南后,呂金花住進了兒子在高新區買的80平方米的兩居室新房,這座城市住宅遠不如老家的房子寬敞。由于住所附近都是新開發的樓盤,小區高樓周圍還有很多荒地,購物極其不便。但看著日漸長大的孫女,呂金花還是無怨無悔地選擇“漂”在濟南。
像呂金花這樣的流動老人正逐年增多,從2011年起,一些學者就開始聚焦“老漂族”。和其他“漂族”相比,除了代際差異,他們的漂泊主要是為了下一代。
2015年,國家衛計委進行的流動老人健康服務專題調查顯示,在全國2.47億流動人口中,流動老人將近1800萬,占了7.2%。《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2016》顯示,照顧晚輩、養老及就業是構成老人流動的三大原因,其中,照顧晚輩的流動老年人口占比高達43%。
從鄉村到城市的“水土不服”
“住了兩年多,還是不習慣。”李美菊的兒子在駐濟某部隊工作,兒媳是某機關單位的財務。2015年初,小孫子出生,她來到濟南,開始了“老漂族”生活。
因為覺得河南方言與周圍人交流困難,李美菊在“遛娃”人群中顯得很安靜。她從不主動搭訕其他人,只是在小區中默默看著2歲半的小孫子騎著兒童車玩耍。兒子兒媳上班早出晚歸,她除了照看孩子外,還主動承擔了買菜做飯洗衣等家務。
來自青島平度的胡玉鳳剛到濟南時很開心,女兒帶她逛商場買衣服,還能天天看著小外孫女,這樣的天倫之樂對她來說是福氣。可幾個月后,胡玉鳳卻發現,自己根本不適應濟南的生活。買菜要跑兩個街口才到農貿市場,電飯煲功能復雜遠不如老家的灶臺好用,出門就是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平均兩元一片的尿布還不如一塊老粗布管用……
除此之外,生活習慣、育兒觀念的差異也加劇了這一群體的“水土不服”。“我和女兒在喂孩子上的觀點也不一樣,喂孩子時我會先嘗嘗冷熱程度,女兒說這樣對孩子不好。”對于育兒觀念的不同,胡玉鳳有些無奈。
在一些專家看來,像李美菊和胡玉鳳的這種狀態是人口流動的潮流下現代家庭結構變遷的一個縮影,帶有“空巢老人”的特征,生活中彌漫著孤獨。現階段中國人家庭結構經歷著“先分再合”的規律,人口流動是分家的重要影響因素,撫養孫輩很大程度上促成了“合家”,這意味著大部分流動老人投奔子女,這些流動老人不僅失去了社交圈,也失去了在家庭中的主導地位。
被邊緣化的“局外人”
胡玉鳳所居住的社區有著豐富多彩的老年活動,但她從未參與過。與社區里的濟南本地退休老人相比,胡玉鳳覺得自己像個“局外人”。
回首5年前,胡玉鳳還是老家一個加工廠的老板,女兒在青島讀研,每天安排完廠里的活后,就跟著工人一起干活,雖然有些勞累,但日子也算很充實。一轉眼她就在濟南“漂”了3個年頭,膝下有了外孫女,但老家的朋友卻漸漸失去了聯系,這些變化令胡玉鳳心中的落差很大。
“孤獨,怕生病,但比起身體的健康,孤獨更難熬。”3年的“老漂”生活令原本“叱咤老家”的女強人胡玉鳳變得沉默寡言,“我經常夢見老家的鄉親,誰家娶媳婦了,誰家生孫子了,我和誰一起打牌贏了……”
對此,李美菊和呂金花感同身受。在濟南生活5個年頭的呂金花鄉音依舊很濃,這給她的社交活動帶來極大不便。而自打開始“老漂”生活以來,她便一直和老伴兒兩地分居。“老伴兒在農村,家里還有幾畝地,和他的聯系主要靠電話,我這邊照顧孩子,那邊還惦記著老伴的身體。”
由于語言、生活習慣、思想觀念等差異,“老漂族”往往會認為自己被城市邊緣化,而現實中他們也被排斥在城市的主流生活、社交圈和體制之外,在心理上產生了孤獨感。令人遺憾的是,很多子女并未注意到老人的精神需求和心理缺失,大多數家庭由于各種原因,子女不能每天與老人進行交流,這就加重了“老漂族”的孤獨感。
他鄉能否變故鄉?
“人口流動和城市化進程是‘老漂族’形成的重要因素,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在城市安家。”有社會學家稱,中國的傳統文化中講究家庭代系關系,對于很多父母而言,“漂”到大城市是幫兒女解除后顧之憂。而“老漂族”之所以缺乏歸屬感,是因為戶籍等制度性障礙和語言溝通的局限。
在很多子女們看來,經濟是解決這些問題的途徑。“我知道我媽在這里不習慣,如果我們收入高就可以請保姆,然后給父母一筆養老費,將他們送回老家養老。”從菏澤來濟南打拼的李先生說,多掙錢成了他一直以來的追求,也是令父母開心養老的唯一辦法。
山東省精神衛生中心的一名專家認為,面對工作繁忙的子女和陌生的環境,“老漂族”的社交圈有限,難免會產生孤獨感和不良情緒,長此以往,可能患上精神疾病。
有權威調查顯示,不少“老漂族”精神世界空虛,沉默寡言,拒絕參加社交活動,失眠、食欲不振常伴隨他們。然而,不少子女由于工作壓力等因素,忽略了父母的情感需求。
如何令“老漂族”的晚年更幸福?中民未來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暉建議,政府除了加強基本福利保障外,還要充分發揮社區作用,了解老人的需求,多開展一些喜聞樂見的活動。此外,由于“老漂族”遠離家鄉及原來的朋友圈,在精神和文化上容易陷入“孤島”狀態,社區服務部門也應多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提供更多交流平臺。
記者 由亞男
轉自大眾網
[編輯: 張珍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