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眾網8月29日訊 近日,共享汽車企業加快在省內的布局步伐,據不完全統計,濟南、青島、煙臺、臨沂、濟寧、濰坊6市已經成為共享汽車企業的布局地。按分鐘加里程計費,用車價格大約僅有出租車運價的60%。
共享汽車已進駐煙臺、青島、濰坊
市民初嘗鮮 青煙兩地入駐企業已達到收支平衡
目前,面對前景無限的共享汽車,有很多共享汽車企業面臨“盈利難”問題。針對經營情況,孫楊告訴記者:“天津、唐山、中山等地發展較早,我公司目前已經處于盈利狀態,而山東市場目前剛開始運營,還處于穩固投放階段,煙臺地區已運營大半月,基本能達到收支平衡。”首汽分時租賃Gofun出行首席運營官譚奕告訴記者,他們已經在全國21個城市上線了首汽分時租賃,其中北京、上海、深圳都運營得比較樂觀,現在青島的400輛汽車平均每天使用時長是2-3小時,平均是3-4單,目前他們已經做到收支平衡狀態,如果每輛車每天能做到4單就能開始盈利。
據悉,濰坊的共享汽車品牌輕享出行注冊量也已從最初的300人發展到如今2000多人。
煙臺:“共享汽車”進駐20天1500客戶嘗鮮,10公里花12元
24日,“共享汽車”進入煙臺市場正好20天,煙臺市民只要有駕駛證,就能租賃"巴歌出行"推出的純電動"共享汽車"。記者了解到,共享汽車在煙臺首批投放150輛,已經在煙臺開發區、芝罘區、萊山區流動起來,目前巴歌出行手機APP客戶注冊達1500個。因為市場不飽和,使用率較高,每輛車平均每天接3到5單。
據記者了解,煙臺是“巴歌出行”在山東省內首個推廣共享汽車的城市。對于新能源共享汽車運營,關鍵的因素就是給汽車充電,目前在煙臺,巴歌出行已與“特來電”合作,保證充電設施質量、數量均可滿足現有車輛。
巴歌出行煙臺城市負責人竇明濤介紹,共享汽車的定位是短途用車,在煙臺投放的北汽EV150和江淮iEV5兩種車型,一次充電續航約為150公里和200公里,若市民在煙臺開放范圍內使用基本無憂,在使用中一旦出現電量不足,需自己解決充電,可隨時撥打客服電話詢問就近充電樁位置。在還車時,乘客需保證車輛要有10公里以上的續航里程,方便下位客戶使用或是工作人員安排充電。
對于停車問題,竇經理介紹,“巴歌出行在煙臺推出的共享汽車實行任意取還,市民通過手機軟件可搜索到距離最近的6輛車進行選擇,在還車時只需將車停放在開放區域且合規合法的停車位上即可。另外,在客戶還車時是不需要客戶承擔停車費的,只需要客戶將車停在合理合法的位置,若是收費的停車場,停車費將由我們買單,我們會在手機app上將停車費返還給客戶”。
共享汽車的價格,一直是大家關注的焦點。根據記者的了解,作為首家入駐煙臺的“共享汽車”,巴歌出行是通過移動互聯網、車聯網技術結合電動汽車,按分鐘加里程計費,用車價格大約僅有出租車價格的60%,以北汽EV150車型為例,每公里僅需5毛錢,每分鐘2毛錢,每單次需要交納4元保險費用。
記者從巴歌出行獲悉,目前要使用共享汽車,必須下載手機APP“巴歌出行”,完成信息認證并繳納599元會費后方可下單用車。巴歌出行APP信息認證需要三張照片,分別是,駕照正副本照片、本人露臉手持身份證照片以及清晰的身份證照片。在正常早九晚六的工作時間內,一小時左右完成認證。認證通過之后便可下單找車。打開地圖,系統會自動定位到您實際所在位置,并按距離遠近推薦離您最近的六輛車。您可以手動點擊您要租用的綠色小車,選中自己所需要的車輛,確認位置再點擊確認用車,就可以使用。
市民嘗鮮:開車10公里,車程15分鐘,花費12元
“要是早幾年有共享汽車,我肯定就不買車了。”馬女士遺憾地說。馬女士家住煙臺開發區某小區,因為停車位緊張,經常停在小區路邊,已經被物業警告多次。在體驗過共享汽車之后,馬女士算了一筆賬:“我從家到公司大約10公里,一般得15分鐘左右,使用共享汽車花了12元,打車的話至少要20多元,自己開車那就更沒法計算了,除了油錢、停車費,還得算保養、保險、車損、違章罰款等費用”。馬女士感嘆,如果早有汽車分時租賃,保養車的一系列事兒就全都可以省了,隨開隨取,隨停隨走,真是既經濟又省心啊。
青島:想開走共享汽車先"刷臉" 以防"冒名"司機
青島的共享汽車可以“刷臉”提車了!8月28日,記者采訪獲悉,作為全國首批上線“人臉識別”系統的共享汽車投放城市,運營商給島城4萬余注冊用戶加載了“刷臉”功能,可有效破解“冒名”司機的信息審核漏洞隱患。
市場 青島4萬用戶全國首嘗“刷臉”
“刷臉”開共享汽車究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28日,市民張先生帶記者領略了一把共享汽車新上線的“人臉識別”高科技。“APP上的尋車步驟跟之前相比沒啥變化,估計就是在車上加載了攝像頭吧?”在去往最近取車點的路上,滿心期待的張先生猜測說。
達到取車點,按照APP操作指示,張先生找到了車牌號為“魯B02FP9”的Gofun出行共享電動汽車。不過,繞車仔細查看了兩圈,并沒有發現可以“刷臉”的攝像頭。張先生有些疑惑,還是在手機上選擇了“確認用車”。果然,在手機上完成提車人身份證、駕駛證信息驗證后,終于出現了“人臉識別”環節。
“原來是用手機''''刷臉''''啊!”按照“人臉識別”程序的提示,張先生舉起手機面對鏡頭,識別系統發出“請眨眼”指令,張先生照做后系統自行完成驗證。隨后,對車身左前方45度、右前方45度、正后方分別拍照提交后,“啪嗒”一聲,車門自動開啟。進入車內,按下“power”鍵發動汽車,張先生便完成了整個“刷臉提車”過程。
記者隨后向Gofun出行官方了解到,青島是目前全國首批使用人臉識別技術完成提取共享汽車的城市,與青島同時上線“刷臉”功能的城市還有北京、佛山。
“截至8月20日,青島的注冊用戶有41234人,目前這4萬多用戶已經全部可以''''刷臉''''用車。”Gofun出行官方負責人潘女士介紹,從全國來看,Gofun出行目前車輛數已突破1.2萬,覆蓋的21個城市中,包括北京、上海、武漢、成都、南京等城市,更有西安、青島、昆明、桂林、三亞等重要旅游城市。根據第三方統計數據顯示,Gofun出行2017年6月月度活躍用戶數居汽車分時租賃品類之首,“作為共享汽車領域的首創,''''人臉識別''''功能將在全國十余個城市陸續開通。”潘女士表示。
潘女士透露,為Gofun提供人臉識別技術支持的是國內領先的人工智能企業,其研發的FaceID互聯網身份驗證服務,已經為螞蟻金服、招商銀行、北京銀行、小米金融等上百家國內外大型企業提供相關技術支持。其FaceID解決方案將通過人臉識別和證件識別等技術,提供從遠程終端到云端對比的身份驗證服務,來保障租車賬戶信息與駕駛人身份信息一致,為租車出行筑起一道安全防線。
探析 身份審核預防“冒名”司機
最近一段時間,共享汽車釀成的交通事故頻頻被曝光,其中,冒名“司機”令人唏噓,而共享汽車使用過程中對駕駛人身份審核的漏洞隱患也隨之暴露。比如,成都一名大學生駕駛共享汽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一死一傷,經查,該大學生駕照記完12分,是借朋友賬號駕駛共享汽車出事。北京發生一起交通事故,肇事司機駕駛共享汽車撞人,同樣是使用他人驗證信息注冊提車。
用戶身份審核過程中存在的安全漏洞是租車行業長期以來都存在的隱患,共享汽車作為“風口”,急需破解這一尷尬。Gofun出行COO譚奕表示,“除人臉識別技術外,目前Gofun出行所運營的全部車輛已加裝衛星定位裝置,內部系統實現地理信息遠程監控、車聯網和“電子圍欄”等智能技術。此外,身份證的二次核驗、疲勞駕駛的監測、危險駕駛行為的學習、用車前后車況自動評估與推送等技術已取得突破性進展,并將陸續應用,多舉措提升監管責任、降低業內潛在的安全隱患。”
記者在采訪中還向青島市場負責人王經理了解到,根據人臉識別技術的記錄,一旦發現有“冒名”司機,將向出借注冊信息的用戶追責,“是有懲罰措施的,這些在用戶協議里都有明文規定。”王經理稱。
濰坊:“共享汽車”每天出租使用率也能達到50%以上
從7月上旬開始,不少濰坊市民的朋友圈里都有“濰坊也有共享汽車”的信息。近日,記者采訪了解到,經過前期運行,共享汽車品牌輕享出行的注冊量已從最初的300人發展到如今2000多人,“共享汽車”每天出租使用率也能達到50%以上。
7月19日下午,記者在濰坊寒亭區金融大廈院內看見一排嶄新的白色新能源汽車整齊地排開,不少工作人員外出辦事時走到這些車子旁邊,拿出手機通過APP租車。“7月初的時候,這些共享汽車剛投入使用,租用的人并不是很多,只有個別會去嘗試,而我個人也覺得這種共享汽車的用處不大。”在這辦公的孫先生說,自己平時外出辦事時,遠的地方會開自己的汽車,近的地方會騎公共自行車,直到后來一個同事使用“共享汽車”后推薦給他,自己才想著去嘗試一下。
記者從寒亭區住建局了解到,在寒亭區推廣的這批分時租賃“共享汽車”,選用的全是純電動汽車作為運營車輛投放使用。“最初我們投放了125輛新能源汽車,目前已經增加到130多輛,近日我們公司又引進近200臺新車,就停在公司院內,計劃7月底就全部投入市場正式啟用。”輕享出行濰坊分公司負責人向記者介紹,到7月底,市面上投放使用的“共享汽車”將達到300多輛。為方便市民用車,目前輕享出行取還車網點有67個,未來伴隨著用戶增加還將開拓更多網點。
共享汽車預計9月進軍濟南、臨沂市場
共享汽車在山東正在加速跑馬圈地,除已經進駐的煙臺、青島外,預計至9月濟南、臨沂也將投入運營。同時,今年一萬輛共享電動汽車將入駐濟寧,預計今年年底便能投入使用。
共享汽車預計9月進軍濟南市場 停車位和充電樁在哪
繼共享單車后,主打分時租賃的共享汽車也開始在濟南布局。不少濟南市民在想:共享汽車來了,那停車位、充電樁等如何解決?預計9月進軍濟南市場的巴歌出行市場部負責人表示,他們的合作方不僅有車企,還有充電樁企業,在進入市場前,他們將優先布局充電樁。
8月28日,“巴歌出行”市場部負責人李建臣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8月24日,他們和北汽新能源、特來電、遠通集團等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在分時租賃共享汽車上進行合作,為市民帶來實時用車、隨意取還、全程自助的全新用車體驗。
共享汽車來濟南,首先面臨的就是缺少停車位的問題。2016年的一項數據顯示,濟南停車位缺口已超過90萬個。對此,李建臣表示,與共享單車不一樣,巴歌出行在濟南市場不使用固定的投放點,而是采取隨意取還的方式,用戶就近將車停放在符合規定的免費或收費停車區域就行。
在濟南布局共享汽車時,還將面臨充電問題。新能源共享汽車需要大量充電樁來配套,充電樁和共享汽車數量不匹配,將制約分時租賃行業的車輛運營率。他表示,在進入濟南市場前,商務和運營部門已經對濟南市場進行了充分調研,屆時將會同主管部門,選擇合適的位置,由充電樁企業特來電來布局充電樁,或者使用供電部門設置的充電樁。
共享汽車如何收費,一直是大家關注的焦點。當前,巴歌出行共享汽車由時間、里程、保險三部分疊加計費,無起步價,用車價格大約為出租車運價的60%。以北汽EV150車型為例,每公里僅需5毛錢,每分鐘2毛錢,每單次需要交納4元保險費用。以開車10公里,車程15分鐘為例,15分鐘花費3元,10公里收費5元,加上保險4元,費用總計12元。使用便易程度好過租車,同時還有夜間及周末打包等優惠。
“針對企業客戶,巴歌出行還推出了企業用車服務,固定在企業附近安排共享汽車,只要企業提供員工的工作證明,即可享受更多的優惠。”他表示。
市民使用共享汽車和使用共享單車一樣,都需要注冊并交一定的費用。市民需要下載巴歌出行APP,注冊認證完后,交599元會員費成為會員(會費可退),就可以把車開走。使用結束后,用戶可以把車停在自己下車點駐車地,不必返還至原車位。
具體流程為:下載APP注冊認證,系統后臺人工和征信系統雙識別,認證通過,繳納599元會員費后,點擊“一鍵選車”,可以顯示離您最近的車輛及相關信息,如具體地址、續航里程、計費價格等,確認車輛信息后,點擊“確認租車”,訂單生成。
臨沂共享汽車9月投入運營 先期投入500輛
在“共享單車”紅遍各大城市的時候,共享汽車又火爆了臨沂人的朋友圈。8月24日上午,臨沂共享汽車新聞發布會在遠通集團星輝二手車市場舉行,北汽新能源、特來電、建元資本、巴歌出行、遠通集團簽署五方戰略合作協議,正式啟動臨沂共享汽車項目,該項目將于9月正式投入運營,最快9月6日市民即可“嘗鮮”。
共享汽車先期將在蘭山區、羅莊區投放,共500輛汽車,投放車型均為新能源汽車,車型為北汽EV150(續航150公里)、北汽EC200(續航200公里)。目前,臨沂共享汽車項目正在緊張測試,預計9月正式上線。屆時,用戶只需要用手機簡單地操作,就可以隨時隨地租用新能源汽車,并且在用車結束后,就近還車至任意公共停車位,真正做到了“隨意取還、全程自助”。
記者體驗:通過APP一鍵叫車很方便
最近兩天,共享汽車來臨沂的消息刷爆朋友圈。24日,記者就怎么預約、汽車駕駛起來體驗如何、去哪里還車等方面,搶鮮體驗了一把。
在遠通汽車廣場,記者在測試人員的幫助下,首先在手機下載“巴歌出行”APP,經過注冊后,點擊屏幕上“一鍵選車”按鈕,發現距離33米有一款共享汽車,點擊“確認租車”后,平臺回復“下單成功”,并有短信提醒。在此期間,如果對于車型不滿意,還可以取消訂單。
記者選擇了一款北汽EU260作為試駕車型,在“巴歌出行”APP點擊“車已找到,開鎖”按鈕后,車門鎖自動打開,并且鳴笛顯示位置。拉開車門進入試駕車后,發現車型配置比較豐富,擁有一鍵啟動、中控臺大屏、多功能方向盤、電動座椅、天窗等配置,并且車內空間比較寬裕,完全能滿足一家4口出行要求。
按下一鍵啟動按鈕啟動車輛后,聽不到傳統汽油機的打火聲音,驅車行駛車內也非常安靜,僅能聽到空調吹氣的聲音。對于駕駛汽油車的車主來說,可能有些不適應這么靜的駕車環境。
在路上試駕了半個小時后,記者隨意找了個公共停車位,在APP上點擊“還車”選項,確認完發動機熄火、車燈雨刮關閉、關閉車門燈信息后點擊“確認還車”,就完成了還車。
(大眾網據齊魯晚報、魯南商報、半島都市報、濟南時報系列相關稿件綜合整理)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