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全媒體記者 婁花
好消息!記者從青島地鐵集團獲悉,青島地鐵2號線東段將于近期開始為期3個月的試運行。
從規劃、開工,無數地鐵人通過日日夜夜的奮戰,終于推動著2號線來到開通前的最后沖刺。今天,我們就走進2號線的幕后,去看看那些默默奉獻的最可愛的人。
新線籌備的“大管家” 22點00分,地鐵大廈701辦公室里,王大鵬摘下眼鏡,揉了揉充滿血絲的眼睛,對旁邊依舊盯著電腦敲打鍵盤的同事說:“小劉,我先撤了,今天我老婆生日,走時記得關空調啊”。“好,王哥明兒見”,小劉的目光沒有離開電腦,雙手依然在打字。
王大鵬主要負責2號線運營籌備的相關工作,任職于新線管理部,他介紹說,“新線管理部大概可以理解成一條地鐵新線的大管家,從一條線路最初的設計規劃,到最后建成通車,要全程跟進,一條線大概要跟5年左右。具體來說,對內要牽頭組織涉及多個部門工作任務的分工、落實,梳理各項材料、方案甚至要經常組織新線管理培訓,對外要與多方進行溝通、協調等等”。
自入職以來,王大鵬便一直跟進2號線,協調了籌備中種種問題。他說,“地鐵是一個極其復雜的系統,盡管有通用的原理,但具體還是有很多的不同,所以建設方、設備廠家,可能不太了解我們運營的具體需求,尤其是使用需求,這就要挨個的解決協調,而且施工過程中可能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一些變動,有的變動涉及多個專業,要在短時間內都聯系到”,簡單一數,王大鵬所經手的2號線相關通知、聯系單等內部文件已經有數千條,牽頭協調的問題也有上百條。
在牽頭協調的同時,王大鵬還要匯總各專業材料,完成字數以百萬計的文字工作。從設計文件意見梳理、運營需求、籌備計劃編制等,慢慢來到了《2號線東段試運行總體方案》。“這本方案要匯總各個部門的相關材料,現在算是定型了,剩下的都是小修小改了”。點開電子文檔,左下角的頁碼與字數信息不斷跳動著,最終定格在了303頁,110000字。
截至目前,新線管理部已經協調解決了各專業與外方的百余條問題,推動著2號線一步步來到了東段試運行。后續,王大鵬還要繼續跟進2號線東段試運行各階段情況,完成各項總結材料、方案,以及相關協調工作等,與其他同事一起加速青島地鐵的線網進程。
新線發展的“攬才人” “叮鈴鈴鈴”,剛扣下的電話立馬又響了起來,“您好”,王驄翔把頭一歪,熟練的夾住話筒,接聽電話的同時,他還在滑動鼠標,篩選著簡歷。王驄翔是青島地鐵運營分公司人力資源部的員工,他正與部門其他同事一起,進行簡歷初篩及電話咨詢工作。
王驄翔說“最近幾次招聘,平均每次投過來的簡歷至少六七千份,我們幾位同事一起,要趕著對簡歷進行初步篩選,再發給各招聘部門進行擬面試人員挑選,每人每天要看兩三百份簡歷,期間還要接聽咨詢電話以及進行其他日常工作”。“最多的一次,我們收到的簡歷多達14000多份”,王驄翔回憶說:“簡歷篩選還只是第一步,選定了筆面試人員后還要一位位的進行電話通知。我們最近幾次招聘,每次計劃招聘人數都得幾百人,通知進入筆面試應聘者就得近千人,有時更多”。
提起這幾次招聘,人力資源部龐濤說:“為了不影響各部門日常工作及方便應聘者參加,我們的筆面試都安排在周六日舉行,這就意味著要在工作日完成簡歷的接收、篩選、筆面試安排、應聘者通知、相關材料準備等工作。筆面試結束后需要抓緊時間進行分數統計,根據結果進行體檢通知、體檢報告審核及錄取通知等后續工作,每一次招聘基本上要連軸轉上一個多月”。
事實上,上面所說的只是人力資源部2號線人員招聘工作的一個縮影,為了給2號線配備足夠的人員,從組織架構調整到定崗定編,從制定招聘計劃到進行筆試面試及人員到崗、人員選調與分流等,人力資源部的員工做了數不清的表格,進行了無數次數據統計,篩選了幾萬分簡歷,接打了不計其數的電話……后續,他們還將繼續跟蹤2號線人員到崗情況,確保2號線人員滿編運行,為2號線提供人員保障。
線路成型的“神經元”醫生 “啪”的一聲,徐世維打開了手電筒,一道白色光束打向了設備,這是兩個月前ATS工班進行設備調試時的畫面,而右邊則是現在設備房情況。
徐世維是通號二車間信號ATS工班的班長,從6月份開始,他便帶領著班組成員們每天奔波于2號線控制中心的四樓與五樓調試設備。兩個月的時間,設備房從毛坯到裝修完成,再到通電通風,他們的工作也從單個系統安裝、調試,變成了與其他系統的綜合聯調。
“我們已經入駐遼陽東路車輛段,相比之前在臨時駐點的時候,到現場的時間從20分鐘縮短到了4、5分鐘,吃午飯也不用頂著太陽走上半個小時了”,徐世維說。跟徐世維所在工班一同入駐的,還有通號部所有2號線人員。
徐世維的工班主要負責“調度之眼”--大屏、控制中心數據通信系統DCS設備、全線列車自動監控系統ATS設備及車輛段ATS系統和DCS系統設備的維保與故障處理。“調度之眼”就是控制中心大廳內的27塊顯示屏,如同3號線一樣,控制中心就是通過這27塊屏幕監控著整條線路的運營。
說到當前的工作,徐世維打了個比方,“我們就是把地鐵的一個個‘神經元’連起來,讓他們通信暢通”,“為了確保列車運行安全可靠,每個接口都需要測試很多次,有時單個系統沒問題,聯動起來就會報錯”,徐世維說,“所有的接口、軟件,報文都必須正常”,這里的“報文”,就是系統之間以及系統內部的交流語言,“相當于人和人發短信”,如果報文格式不正確,就可能發生系統間交流不暢,引發車站時鐘時間不準、廣播故障等,影響乘客的出行體驗。
徐世維所在的通號部,負責地鐵內信號、通信系統相關工作,正如人體內的神經元數不勝數,地鐵信號系統內的各種接口也是多如牛毛,除了徐世維他們負責的ATS,還有ATP、ATO、聯鎖、DCS等共計五個子系統組成,各子系統又有多個外部接口。而在通信方面,成百上千的電話、網絡接口等,也需要工作人員挨個梳理、檢查……
從6月開始,通號部的全體人員便開始逐個梳理接口,搭建起一個個小系統、大系統,再進行綜合聯調,實現所有系統協調運轉,讓2號線的信號、通信系統逐漸具備試運行條件。隨著2號線東段試運行節點的到來,他們將加快進度,做好設備的調試工作,保障試運行的順利進行。
新線運行的“操盤手” 一條線路的正常運營離不開調度控制大廳(OCC)的掌控與調度,所以OCC也被稱為“地鐵的大腦”,而“大腦”的“穩定發揮”,靠得正是駐守在大廳內的調度員們。
孟慶林,青島地鐵調度部員工,15年初便入職的他經歷了全部三次新線開荒,北段開通時,孟慶林正好輪到第一班崗,入駐河西控制中心進行倒班運作。作為一名“老員工”,孟慶林最早一批來到了2號線。三伏天的嶗山區悶熱異常,不一會就渾身是汗,“我們六月就過來了,搬了三次家,現在終于入駐到了控制中心,之前的兩個駐點走過來都得二三十分鐘,而且是板房,太陽一曬里面根本待不住人,這邊雖然還沒有空調,但打開窗戶還是有些風的”,孟慶林說。
控制中心要發揮大腦的功能,就要確定中心發出的每一個指令都能正確的執行,調度系統指揮整個地鐵系統的運行,涉及多個專業,這就要求調度部的成員全面參與其他專業的調試。孟慶林說,“基本上所有的調試都在23點到第二天4、5點間,我們電力調度專業,5月中旬到6月初就參加了28次調試,光這些接口按鍵估計按了得幾十萬次了。”
調度部分為值班主任、行車調度、電力調度、信息調度、環控調度五個專業調度,他們自5月份開始,白天跟進設備安裝,夜間配合各項調試,空隙時間整理臺賬及培訓學習的“全天候”作息,已經入駐遼陽東路控制中心的他們將繼續加班加點,利用綜合聯調熟悉設備,鞏固知識,迎接他們的“大頭”——試運行。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