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標題:一條玉帶綰南山!濟南玉符河南山段整治主體工程完工
8月9日,立秋后的第二天,濟南絲毫沒有感到涼快,幾場雨過后,反而更加濕熱難耐。中午11點,臥虎山水庫下游的玉符河邊,幾名施工人員正頂著烈日栽植行道樹,34℃的高溫蒸騰下,他們的衣服已經被汗水浸透,只有旁邊清澈的玉符河水被風一吹,偶爾飄來一絲涼氣。
這是濟南信源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他們要趕在雨季樹木好成活的時候為玉符河“播綠”,而河道旁的綠化提升也意味著玉符河南山段整治已接近尾聲。
在38公里的玉符河南山段,匯集著整條玉符河整治中最多、最復雜的問題:整治范圍內有1座大型水庫、15個村莊、上百個參建單位;涉及專業涵蓋市政道路工程、橋梁工程、管道工程、水利工程、電力工程等多項內容;牽扯村民灌溉水渠改造、魚池用水置換、村莊污水處理、村民土地流轉、拆違拆臨等多個難點問題……
但在這樣的情況下,玉符河南山段卻僅用了1年時間就完成了主體工程建設,成為整條玉符河整治中率先完工的標段。不僅改善了玉符河水質、提高河道防洪安全,而且保證了同南部山區后期整體規劃的無縫對接,形成了一次投入長期受益的長效生態機制。同時,在河道整治的過程中,還解決了長久以來困擾當地居民的生產、生活用水難題。
在這質量與速度的背后,是仲宮街道和信源工程項目管理公司的實干苦干、責任擔當。
生態為先
無縫對接南山后期規劃建立長效生態保護機制 處于南部山區生態保護區的玉符河南山段,整治標準自然不同于其他標段。在河道恢復、生態修復的基本標準之上,該標段還有更高的生態要求:既要保持河道的“原生態”風貌,還要融入南部山區整體生態規劃之中,更要在改造過程中確保水源地水質不被破壞。
“整治之初我們就明確了標準:堅持‘自然生態、科學防洪、人水和諧”的理念。并且要與南山后期整體規劃無縫對接,這樣就形成了一次投入長期受益的長效生態機制。”信源公司玉符河南山段項目部經理劉守領說。
污染是河道的根源問題。由于玉符河南山段上游村莊較多,污染就不可避免。“在整治過程中,我們首先解決村莊排污問題,鋪設了3公里污水管道,連接污水處理廠。這樣上游村莊的生活污水就不會直排河道,這也與后期南部山區管委會污水處理規劃無縫對接。”劉守領說,“除此之外,我們目前對河道兩邊的綠化也充分與南部山區景色融合,便于后期綠化提升。”
而在該段河道整治中,還包括臥虎山水庫11公里環庫路改造工程。作為國家一級水源保護地,建設是否影響或污染水質成為該工程必須優先考慮因素,因此信源公司采用了“碎石化”工藝對路面進行提升改造。“工程正式開工前,我們就多次組織專家及相關單位對水庫周邊環庫路改造進行反復論證,在綜合考慮水庫污染、沿線居民及企事業單位道路出行困難、道路承載力等因素的前提下,最終確定環庫北路采取‘碎石化’環保施工工藝。”劉守領說。據悉,“碎石化”工藝就是通過對現狀水泥混凝土路面進行測試,對面積較大且各指標性能滿足要求路段進行保留,對局部破壞已喪失了整體承載能力路段,通過局部挖除、壓漿等處理方式使其滿足功能要求。用特殊的施工機械將舊水泥混凝土板塊破碎成級配的粒徑,經注漿碾壓后作為新路面結構基層或底基層,然后再加鋪新的路面結構。這種工藝不僅實現了砼砌塊零棄置,揚塵控制基本實現零污染,同時有效縮短了建設周期,節約了工程投資。
民生為重
24小時奮戰保障群眾用水“智慧改造”實現水資源循環利用 在玉符河南山段上游整治范圍內,分布著15個村莊,這些村莊村民很多以經營漁場為生,而無論是經營用水還是農耕用水,都源自玉符河。因此在河道整治過程中,如何既保障民生,又不耽誤工程進度,考驗著信源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和仲宮街道的實干能力和責任擔當。
“改造過程中需要截斷村民原有的輸水管道,因此一方面我們臨時修建玉符河導流渠,用于村民魚池、灌溉用水,偏遠的村民用水車供水;另一方面,為了保證工程進度,我們24小時‘連軸轉’不間斷施工,邊鋪設新管道邊回填。這種狀態一直持續了半個月,不僅村民用水沒有受影響,工程也快速推進。”劉守領說。
目前,用于魚池供水的新管道已鋪設到戶。不僅如此,在重建輸水管道的過程中,信源公司還通過“智慧改造”實現了水資源循環利用。
記者看到,在玉符河邊的農田旁有兩排管道。一條用于農田排水,一條用于農田灌溉,而灌溉管道又同魚池相連。“臥虎山水庫的水通過回收管道流到玉符河,之后到達魚池,魚池的水流出后再用于灌溉,實現了水資源的循環利用。而灌溉多余的水從排水溝排出,防止農田過澇。”劉守領說。
在修建農灌管道的同時,信源公司還細心地修建了灌溉閥門,改變了當地居民之前簡單、粗放的灌溉模式。“之前澆地就是把渠道刨個豁口,讓水流進來,水利用率太低了。現在好了,想澆地把閥門擰開,一滴水都不浪費。”一位村民介紹。
河道治理,既要解決當下的問題,還要考慮到治理后可能產生的污染。為此,在解決村民用水問題的同時,信源公司還聯合仲宮街道摘掉了污染河道的“藍帽子”。
仲宮街道成立拆違拆臨工作組,“五一”假期期間對玉符河邊漁場私搭亂建的鋼結構棚子進行拆除。不到3000米的玉符河慢行觀光路沿線,呈現十幾臺大型起重機、切割設備同時作業的壯觀、宏大拆違場面。而伴隨著一頂頂“藍帽子”的消失,宛如玉帶般的玉符河露了出來,綰著曾經被遮住的連綿青山,美不勝收。
鑄造精品
垃圾場變身游步道 點滴處盡顯人性化設計 “天道酬勤、衡信于人”是信源工程項目管理公司始終堅持的經營理念,秉承著“科學管理、追求卓越、誠信為本、顧客至上”質量方針,信源公司各在建項目部以“為參建單位服務、為建設單位負責”為工作出發點,在如何做好服務上做文章,不斷提高服務水平。近幾年,該公司先后參與并管理了東湖輸水工程、玉符河綜合治理工程、南水北調供水工程、海綿城市建設興隆片區工程等數個重點工程項目,項目管理工作取得較好效果。“要做就要做精品”,這是信源工程項目管理公司建設每一個工程的宗旨,玉符河整治也不例外。
沿臥虎山水庫一路向西,進入下游村莊,道路漸漸變窄,平坦的小路穿村而過,路兩側樹木郁郁蔥蔥,兩側景色漸漸改變,由高低錯落的村房變換成清澈的河道和豐收的農田、蒼翠的青山,幾座嶄新的橋梁連接著河道兩岸,為到山坡上耕種的村民提供了方便。河道上面,攔水堰形成的瀑布傳來嘩啦啦的水聲,在炎熱的夏季給路過的人帶來一絲清涼。
這條不足4米寬的小路既滿足了周邊村民生活生產需要,也成為游覽玉符河的最佳途徑,這就
是信源公司在玉符河整治時新“造”出來的慢行觀光路。說是“造”一點也不夸張,因為這里原來根本
稱不上是“路”:堆滿了垃圾,到處都是沼澤地,無論是人還是車都無法通行。如今經過改造,這條路寬
度已經達到3.5米,成為標準的騎行道路。道路兩側已裝上了路燈,曾經雜亂無章的電線桿也被理順,并且電線桿周圍空間被利用成為“會車平臺”,即使道路不寬也可以輕松錯開兩輛汽車。“下一步我們將
在電線桿之間種上樹,樹與樹之間的間隙就形成了天然的‘停車位’,方便開車來游覽的市民停車。”劉守領說。
沿游步道回轉一周,點滴之處盡可透出信源公司打造精品的細致。
記者看到,在觀光路上不僅標注了道路時速,還設置了的景點指示牌,不僅如此,景點指示牌除了明確指示了景點的方向,還標注除了游覽景點的方式:步行;在觀光路的盡頭陡坡初,道路與河道之間的落差高達13米,之前沒有任何防護措施時,很容易發生事故,如今在河道整治過程中,信源公司將該路段安裝上防護欄;在河道的護坡上,該公司坡采用鋼筋混凝土模塊筑坡,并在模塊間隙撒上草種,不僅堅固,而且后期草種長成之后,形成生態護坡的外觀,還原河道原始風貌……
如今的玉符河,仿佛一條“玉帶”綰著青山,使南部山區這個濟南的生態保護區更加名副其實。
轉自:大眾網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