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今年上半年,山東全國首創的“氣質”考核、生態獎補制度省級財政累計獎補各市8.04億元。8個多億的財政資金投入,放在全省大氣治理攻堅全局看,可謂是“四兩巧撥千斤”。僅以煤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為例,一臺機組改造投資往往超億元;但截至目前,山東已完成241臺單機10萬千瓦及以上燃煤機組超低排放改造。
2013年起,山東啟動實施跨越八年的治霾規劃,制定了清晰的路線圖和時間表,全方位推進大氣污染防治。突出抓好重污染天氣聯防聯控,省會城市群及周邊重點城市全面落實京津冀強化措施各項要求。省委常委會、省政府常務會多次專題研究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省政府先后與17市政府簽訂兩輪大氣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基本建立了黨政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大環保格局。
為貫徹落實國家“大氣十條”,我省2013年印發實施《山東省2013-2020年大氣污染防治規劃》。截至目前,已制定實施一期、二期行動計劃。今年以來,為落實國家下達的更加嚴格的目標任務,我省先后印發《山東省〈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實施細則》和《2017年環境保護突出問題綜合整治攻堅方案》,確保各項任務落實到位。
干部考核、信息公開、生態補償、環保限批、責任追究——山東探索建立5項推動空氣質量改善的監督約束機制。省委組織部將PM2.5濃度現狀及改善率納入對各市的科學發展綜合考核體系,每年考核。17個設區市空氣質量狀況及改善幅度排名、全省涉氣工業企業“雙曬”情況每月公布。2013年以來,省政府先后約談4個設區市主要負責同志,省環保廳先后對9個空氣質量明顯反彈的城市進行約談;自2014年以來,先后35次對空氣質量明顯反彈的區域實行涉氣建設項目限批,全省環境保護工作不斷攻堅克難。
2016年,山東省會城市群及周邊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改善幅度總體高于全省平均、高于京津冀地區;但主要大氣污染物濃度的絕對值仍高于全省平均——要看到改善,堅定信心;更要看到不足,堅決打好治理霧霾、提升“氣質”這場持久戰,步步為營,久久為功,努力實現“氣質”逐步改善并最終達到質變。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