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救命,救命,快救救我的孩子!”一位青年婦女抱著一個嬰兒,沖進了兗礦集團總醫院門診大廳。關鍵時刻,正在服務臺值班的門診護士劉亞琪趕緊迎上去查看,并采取急救措施,使用“背部拍擊法”,一邊搶救一邊抱著孩子往兒科急診狂奔……..這是7月30日發生在兗礦集團總醫院門診大廳的驚險一幕。
當日上午9點20分左右,一位神情緊張、滿頭大汗的青年婦女,抱著一個面色發紫的嬰兒,跑進醫院門診大廳,她著急的呼喊著:“快點,快點,我的孩子嗆著了,不行了,快救救我們!”
一樓總服務臺的分診護士劉亞琪聽到呼救,立即迎上去,發現患兒的臉色發紫,沒有哭聲、四肢軟綿無力。
情況緊急,容不得半點遲疑,護士劉亞琪立即讓嬰兒母親調整抱姿,讓嬰兒頭面朝下,攙扶孩子的媽媽狂奔向兒科急診,在路上劉亞琪一邊清理孩子口腔,一邊使用“背部拍擊法”不停拍打孩子背部。到二樓后,值班的分診護士張文文也立即加入救治,兩位護士不停拍打孩子背部并不斷安撫患兒媽媽,迅速將患兒送達兒科急診。
到達兒科門診時,患兒將異物咳出,是一團黏糊糊的東西,異物咳出后,嬰兒原本發紫的臉色頓時開始變為紅潤,并且發出清脆哭聲,兗礦集團總醫院兒科主任杜京輝又對嬰兒進行了進一步檢查和處理,在確認孩子身體已無大礙后,方讓母子兩人離院。
專家提醒: 學會海姆立克急救法 關鍵時刻能救命
杜京輝介紹,5歲以下兒童最容易發生異物窒息,所以家長不要給孩子吃花生、瓜子、蠶豆、果凍等食物;教育孩子吃食物或口中含有東西時,不要說話、哭笑或玩耍;不要把小的物件放置在嬰幼兒可以接觸到的地方;發現孩子口內有異物后,家長應勸說或誘導其吐出來,切不可急于從其口內挖取或打罵。
如果小孩出現氣道異物時,在第一時間緊急撥打120急救的同時,給予一些緊急處理:
1,3歲以下孩子(拍背法)
救護人應該馬上把孩子抱起來,一只手捏住孩子顴骨兩側,手臂貼著孩子的前胸,另一只手托住孩子后頸部,讓其臉朝下,趴在救護人膝蓋上。在孩子背上拍1-5次,并觀察孩子是否將異物吐出。
2,如果上述操作異物沒出來(推壓腹部法)
可以采取另外一個姿勢,把孩子翻過來,躺在堅硬的地面或床板上,搶救者跪下或立于其足側,或取坐位,并使患兒騎在搶救者的大腿上,面朝前。搶救者以兩手的中指或食指,放在患兒胸廓下和臍上的腹部,快速向上重擊壓迫,但要很輕柔。重復,直至異物排出。
3,應用于急救成人
搶救者站在病人背后,用兩手臂環繞病人的腰部,然后一手握拳,將拳頭的拇指一側放在病人胸廓下河臍上的腹部。再用另一手抓住拳頭、快速向上重擊壓迫病人的腹部。重復以上手法直到異物排出。
4,用于自救
可采用上述用于成人4個步驟的后3個步驟,或稍稍彎下腰去,靠在一固定的水平物體上,以物體邊緣壓迫上腹部,快速向上沖擊。重復之,直到異物排出。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利用沖擊腹部--膈肌下軟組織,被突然的沖擊,產生向上的壓力,壓迫兩肺下部,從而驅使肺部殘留空氣形成一股氣流。這股帶有沖擊性、方向性的長驅直入于氣管的氣流,就能將堵住氣管、喉部的食物硬塊等異物驅除,使人獲救。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