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好聲音丨薄濤委員:探索建立以中醫療效價值為導向的醫保付費機制,引導中醫院回歸真正姓“中”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鑫鑫
中醫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十八大以來,國家把中醫藥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但在現代醫學飛速發展的今天,由于中醫藥教育體制西化、傳承創新程度不夠、支持中醫藥發展政策不足、中醫藥治療效果難用數字驗證等因素,中醫藥發展困難重重。如何采取切實措施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中醫藥這一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在青島市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上,青島市政協委員、農工黨青島市委會主委薄濤提案,建議青島市探索建立以中醫療效價值為導向的醫保付費機制,調動中醫醫生選擇中醫優勢技術的積極性,引導中醫院回歸真正姓“中”。
薄濤委員從三方面分析了原因。一方面,他認為,同樣療效下,部分中醫技術有“花費少、預后好”等優勢,可以有效節約醫保基金。具體來看,從治療效果上說,在此次的抗擊新冠疫情中,有數據證明,中醫藥參與救治的患者,在改善發熱、咳嗽、乏力等癥狀,以及在縮短治愈時間、減少轉化為重癥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療效;從醫療費用負擔上說,以中醫骨傷為例,相比于現代西醫的手術治療,其保守治療具有明顯的費用優勢。
第二方面,他表示,目前的醫保支付政策在促進中醫技術發展上有待改進。“中醫院為了更好地生存與發展,不得不引進和選擇使用現代治療手段,把中醫院辦成中西醫結合醫院。”在他看來,同樣療效下,中醫醫生首選收費價格高、醫保付費多的醫療項目技術(例如手術)替代純中醫、收費低、醫保付費低的優勢技術,因此,“同效不同價”的醫保付費導向不利于促進中醫優勢技術的傳承與發展,甚至有摒棄不用的危險。
第三方面,他提到,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和醫保DRGs付費試點,為青島市探討建立以中醫療效價值為導向的醫保支付制度改革提供了良好時機。青島市是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在實施方案中,明確提出要“調整醫保政策,引導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目前正在部分醫療機構試點醫保DRGs付費。
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內容。為此,薄濤委員建議青島市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堅持中西醫并重、打造中醫藥和西醫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的中國特色衛生健康發展模式”要求,充分發揮醫保付費的“牛鼻子”作用,選擇部分中醫優勢技術項目(如橈骨骨折、鎖骨骨折、痔瘡等)進行試點,探索建立體現中醫療效價值的醫保付費機制,即:在篩選病種和嚴格療效評估的基礎上,同樣醫療效果的中西醫不同治療方式給予同等醫保報銷額度,并按照“結余留用”的原則,允許中醫醫生將節約的醫保基金作為薪酬發放,以此調動中醫醫生選擇中醫優勢技術的積極性,同時也避免因追求醫院或科室收益采用西醫手術方法替代中醫手法復位等優勢技術的現象發生,引導中醫院回歸真正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