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網8月7日消息 我國是世界上三大結石高發區之一,泌尿系統結石是我國常見病、多發病,據統計,在我國發病率為1%到5%。往往天氣越熱,人們越是不愛動,而結石偏偏就愛找“久坐不動喝水少”的人,另外,青島市民有吃海鮮喝啤酒的習慣,這也導致膽固醇、尿酸、草酸鹽含量高于全國水平,而這些因素都會導致腎結石、膽結石的生成。“青島尿酸和痛風發病率在全國最高,而尿酸高易形成尿酸結石?!笔械诎巳嗣襻t院泌尿外科主任陳潛說,近兩年,青島居民尿酸結石發病率逐年上升,泌尿系統結石發作時,患者常常疼得大汗淋漓,躺在床上輾轉反側,痛不欲生。防病重于治病,結石該如何預防呢?陳潛說,夏季多飲水是預防結石形成的重要手段。
夏季高溫泌尿系統“結石”發病率躥高
陳潛介紹,泌尿系統結石是泌尿外科常見病,現代醫學認為,結石是一種代謝性疾病,和高血脂、糖尿病、痛風類似,是人體對體內鈣鹽代謝產生了障礙。結石可見于腎、膀胱、輸尿管或尿道的任何部位,但以腎結石和輸尿管結石最為常見。從發病幾率看,總體上男性多于女性,但目前女性腎輸尿管結石患者也不少。
“一年中,夏季泌尿系統結石發病率最高,醫院近期收治了不少這樣的患者?!标悵撜f,夏季結石病高發跟“出汗多、喝水少”關系密切。相比其他季節,夏日人體排汗量和蒸發量都有所增加,這時如果水分補充跟不上,尿液會變濃,尿液中的代謝物沉淀形成結晶,就變成了結石。泌尿系統結石成分并不相同,有些結石含鈣,如草酸鈣結石、磷酸鈣結石、碳酸鈣結石等;有些結石不含鈣,比如胱氨酸結石、黃嘌呤結石、尿酸或尿酸鹽結石、磷酸鎂銨結石、纖維素結石等,也可能是兩類結石混合存在。
泌尿系統結石可能長期存在而無癥狀,特別是較大的結石,較小的結石活動范圍大反而容易出現疼痛,當小結石進入腎盂輸尿管連接部或輸尿管時,引起輸尿管劇烈蠕動以促使結石排出,于是出現絞痛和血尿。結石引起的疼痛可分為鈍痛和絞痛,40%到50%的患者都有間歇發作疼痛史。疼痛常位于腰部和腹部,多數呈陣發性,亦可為持續疼痛。有的疼痛可能僅表現為腰部酸脹不適,活動或勞動可促使疼痛發作或加重。有些人會突然發生腰部劇烈疼痛,疼時痛不欲生,但過會兒就好了。這時不要因為不疼了而放松警惕,很有可能已經患上了尿路結石。疼痛是因為結石在尿液沖刷下移動,在通過狹窄部位的時候引起急性梗阻造成。疼痛緩解不代表結石已經排出,應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治療。
結石“偏愛”久坐不動喝水少的人
哪些人易長結石?陳潛介紹,結石“偏愛”久坐不動喝水少的人。出租車司機、上班族等由于工作或其他原因需久坐,水喝少了,尿液得不到稀釋,濃度增高就可能會結晶沉積,形成結石。
飲食不均衡也會導致結石的產生,哪些食物會催生結石呢?
高草酸食物。高草酸食物會導致人體內草酸大量積累,導致產生草酸類結石,含草酸較高的食物有菠菜、豆類、葡萄、橘子、李子、茶葉、可可、番茄、土豆、竹筍、小蔥,醫生提醒,適當補充維生素B6和鈣有利于草酸的排出。
高蛋白質食物。高蛋白質食物會使腎臟和尿中的鈣、尿酸增多,并使其堆積形成結石。因此每天要適量攝入蛋白質,動物性植物性蛋白都要適量攝入,而不要一味講究“高蛋白”。
高糖食物。高糖食物會提高尿鈣排泄,增加罹患結石的風險,尤其是乳糖,它能促進鈣吸收,導致草酸鈣在血液內積存。
高脂肪食物。鈣和草酸在腸道中結合形成不溶于水的草酸鈣,不會被身體吸收,但脂肪會減少腸道中可結合的鈣,增加草酸鹽的吸收,草酸進入血液后在出汗多、喝水少、尿量少時就會增加腎結石的形成風險。
高嘌呤食物。動物內臟、海鮮、啤酒、花生等都含有較多嘌呤成分,嘌呤進入人體最終產物是尿酸,尿酸不但自己會形成結石,還會促進尿中草酸鹽的沉淀。
高鈉飲食。攝入過多的鈉,會增加尿液中鈣的排泄,所有結石成分中均含有鈣。
除此之外,尿路梗阻和感染也是誘發結石產生的主要因素,常見的有尿路梗阻、先天性尿路畸形和老年前列腺增生等。甲狀旁腺機能亢進、甲亢、皮質醇增多等也會導致結石發生。
一早一晚多飲水是預防重要手段
如何防治泌尿結石,幾乎每位醫生都會說,要多喝水。陳潛建議,一般推薦健康成人每天喝水1500到1700毫升(大約是3到4瓶礦泉水),足夠的飲水量可稀釋尿液、減少晶體沉淀、沖洗尿路和排出微小結石。最直觀的衡量標準是“喝水直到尿液呈白色或者淡黃色”。尤其是夜間和早上,結石成分的排泄多在夜間出現高峰,此時結石形成的機會也更大,睡前飲水可稀釋血液中的結石成分。而早上尿液濃度較高,早起兩杯水也能將尿道“沖刷”干凈。因此,遠離結石的最佳方法是養成良好的飲水習慣。
水果和蔬菜中的水分豐富,可適當多吃一些,要少喝可樂、果汁等含糖較高的飲料。以前患過尿路結石的人,如果沒有其他禁忌的話,建議每天喝2000到3000毫升水,對預防結石有一定的幫助。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當結石直徑超過1厘米,甚至引起患者腎積水時,就千萬不能盲目多喝水了。否則,增加的尿量會加重泌尿系統梗阻,加劇腎積水,后果會更嚴重。在這種情況下,患者應及時就醫。肥胖、超重會增加尿路結石的發病風險,陳潛還建議大家要做適當鍛煉并堅持下去。
每年至少應做一次泌尿系統B超檢查
近年來,20到40歲青壯年成為泌尿系統結石的“鐘愛”,這與這個年齡段市民的不良生活習慣密不可分。青壯年多為學生或上班族,這類人群長期在干燥的空調環境中久坐,缺少運動,喜歡用咖啡、飲料代替白開水。再加上飲食中蔬菜水果少,肉類較多,這極易導致尿液濃縮,是泌尿系統結石的重要誘因。
陳潛提醒,每年至少應做一次泌尿系統的B超檢查,常規體檢時別忘了檢查尿常規、腎功能。另外還要及時治療相關疾病,比如前面提到的尿路感染、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等結石原發病。關于治療,根據結石不同的位置和大小,治療方法完全不同。所以需要去正規醫院檢查后,按泌尿外科專科醫生的建議進行個體化針對性的有效治療,包括體外沖擊波碎石、腔道內微創碎石、取石,千萬不要相信“江湖秘方”。
結石排出后必須定期進行復查
陳潛說,泌尿系統結石患者在結石排出后不能放松警惕,須定期復查。泌尿系統結石臨床特征之一是反復地復發,且復發率隨時間推移有所提高,一般多發生在排石等治療后2到3年間,5年累積總復發率達50%,9年復發率超70%。因為對絕大多數泌尿系結石患者來說,排出結石只是“治標未治本”,結石形成的因素并未解決,因此結石取出后,首先要進行成分分析,據結石成分,醫生給患者提出針對性預防方案,從生活習慣等方面預防結石復發。
此外,除了手術時明確結石已取盡外,無論采用什么方法碎石,對大部分患者來說,體內都可能殘存些大小不等的結石碎片。有些碎片X線平片上不一定能顯示出來,如不排盡,這些碎片就可能成為以后結石復發的核心。對于在手術或碎石治療后明確還有結石碎片的患者,更應定期復查。長時間不到醫院檢查,有的患者結石復發,造成嚴重腎積水、腎積膿,重者會失去一個腎臟。有的患者原來的結石并不大,后來結石越長越大,給治療帶來更大的困難。陳潛建議,泌尿系統結石患者應每隔3個月到半年,定期到醫院檢查,如有結石復發,可及時治療。
通訊員 孫鵬飛 記者 孫貼靜
[編輯: 王春雪]
?